slyue wrote:
我當這種笨蛋已經當很...(恕刪)
跟大家分享一個可以當比較不那麼笨的笨蛋的方法,是一個學長教我的。
在這種排隊的車陣裡面的時候,只要自己的車頭比前車偏右,那右邊的車就插不進來了。
工人在道路施工。穿著整齊,路面乾淨幾乎沒有發現砂塵
小巷子裡看得出來多次施工的路面,每次施工平整度都維持在很好的水準。
大馬路就不用說了。
日本是早上垃圾車會到路邊收垃圾,員工們盡責的清理殘屑。垃圾車真乾淨!
一直以來,都很關心跟公民意識有關的議題。
也相信有不少朋友跟我一樣。
我們的社會,人口不能說少,
但公民意識的啟迪腳步很慢,對社會的影響也小。
我們個人的力量有限,只能自己寄寄信給相關單位,收些官樣回應,
只能自己當笨蛋多遵守規則,從自己做起!
我也寄過在路旁電線桿貼滿廣告的信給相關單位,
但直到今天那條馬路還是一樣醜。
社會上一直有很多人在各個角落,努力地做好自己能做的部分。
待在日本短短的時間,我的感覺是他們相對比較以人(一般國民)為本。
我相信其他歐美先進國家也是一樣,
產生這樣一個環境的根本是教育與良好的制度建立。
做為一個"人",生活在這裡是受保障的。
以本篇所討論的路權來說,
騎車開車者、步行者、騎腳踏車的、甚至肢體障礙得坐輪椅的國民的路權都是受保障的。
待在東京的幾天,看到許多坐輪椅的人在相當於台北西門町、東區的人擠人繁華鬧區逛街。
老婆最愛逛的松本清藥妝店裡就看過兩三人次的輪椅使用者在購物。
請注意,他們都能單獨行動,不須親友同行!!
在這個城市裡,身障者是自由的,你能想像嗎?
所有的馬路、人行道都是無障礙空間。
雖然他們身體不方便,但他們並不需要被高高低低的騎樓階梯、霸佔走道的商家、
停滿磚道的機車、呼嘯而過的汽車剝奪身為人的基本權利─逛街。
在台灣我們的建築相關法規,出發點是規劃建築物要蓋騎樓給行人通行,
立意不能說不好,但搭配到我們的社會環境與人性,變成一項很有問題的制度。
結果是落得行人與汽機車爭道聞廢氣。
或許台灣比較適合每條大馬路政府直接鋪人行道,不依賴騎樓。
前面網友所提的採購法最低標得標也是一樣。
不知哪一天,公民意識的成長能讓群體的力量大到影響整個社會,
由人民來壓迫政商工程界改變幾十年來的遊戲規則,
(比方像刺激1995主角在獄裡,超過十年的一月一信要求,最後要到了一座圖書館)
馬路問題,
如果每個縣市政府,每一年都收到超以百萬計的信,
還能只是官樣回應嗎?行政方面監督會更認真嗎?
如果不分政治藍綠,每個選民都要求自己支持的政黨,
不好好經營民生法案就沒有票選不上,立法院有guts與能力修改掉不切實際的法案嗎?
(不想提政治,單純以公民力量角度做切入)
由小見大,單由平整的道路開始想像,
從種種的小細節溯源,不難體會身處先進國家這種單單只是"身為人"而被重視的舒服感覺。
而在台灣,小老百姓的我們是否想想為了讓家園更好我們還能多做些什麼?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