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程怪怪的...e-tag有沒有類似ETC的測試使用時間?當初因為國人抵制.所以ETC的推行並不順利這次改e-tag上場表面看來是配合全面計程收費其實是變相強迫國人去裝設使用e-tag系統幫遠通的罰金解套..因為到時候使用率一定會被迫達到標準(不裝就不能上高速公路)一但達到標準..3億就不罰了..這很明顯的是幫遠通護航...既然改系統..那就要依照當時ETC的標準..看國人願不願裝機.來給遠通一個時限達到使用率.達到使用率.才全面計程上路.而不是現在這種做法...遠通改系統.交通部馬上訂定實施全面計程..用路人被迫一定要接受這個系統等於是大家幫遠通解套大家幫遠通免罰因為大家這次無法用拒絕裝機來抵制..這種官商勾結太明顯了
hy.chang0820 wrote:以遠通ETC為指標讓...(恕刪) 小股民也看出端倪,馬總統跟馬友友很麻吉,業內戲稱馬總統的好朋友股票,就叫做「馬友友概念股」。好朋友一嚴凱泰,中華車、嘉裕強攻漲停,好朋友二,徐旭東的亞泥、遠百亮起紅燈,好朋友三,郭台銘的鴻準也是紅燈高高掛。股民:「當然大家都開心啊。好友 就可以亂搞嗎??
請問,新聞有說e-tag出來後不裝也能上路而且可以補繳,只要不超過期限也不用多繳錢。如果真的是這樣的話,到時候不裝e-Tag是否可以當作是有效的抵制行為。如果大多數的車都沒有裝e-Tag,電子收費站感應不到只能用影像辨識輔助補寄帳單(遠通自己也說過成本很高),增加的成本是誰買單? 該不會是政府買單吧?希望是我多慮了,不然沒有始用率的違約條款,還真的像是被遠通給強姦一樣。
westjeffho wrote:請問,新聞有說e-tag出來後不裝也能上路而且可以補繳,只要不超過期限也不用多繳錢。...(恕刪) 分計次跟計程有 2 階段, 使用率在計次階段被當違約條款是為減少進入計程階段的障礙.障礙指: 後續人工處理帳單與呆帳, 及民意反彈的情緒.如果不使用率大於使用率, 則民意反彈大於支持, 那補繳可以, 不用多繳錢可以, 通通可以, 人工處理帳單與呆帳放一邊,全民體驗就是這個情況, 叫推廣政策.如果相反, 那挾多數民意處理少數容易多了, 那補繳可以, 人工處理帳單成本高, 收手續費罰款, 叫回歸機制.新聞說的政策是會變的, 隨使用率而變, 話隨人講.在計次階段, e-Tag 被拿來算使用率, 安裝不能當作是抵制. 在計程階段, 不用算使用率, e-Tag 裝不裝到時視政策而定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