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ng246 wrote:
那一年,我們一起吃...(恕刪)
每次看到懷舊文章,嘴裡就直念『唏噓 唏噓 唏噓 . . . . . 』不勝唏噓!
小時候沒吃過陽春麵,念大學以前沒在外吃過飯,民國 56 年念師大起,中午才在外面吃。
現在師大旁邊的師大路,那時候叫做龍泉街,龍泉街路邊有一堆牛肉麵攤,我們都是吃湯麵 (牛肉湯麵簡稱湯麵),小碗一塊半。中碗兩塊半。牛肉麵吃不起,小碗三塊半,中碗四塊半。這些麵有分不辣,半辣和全辣,不影響價格。著名的牛肉麵攤有傅胖子和四川老頭等。
年代久遠,記憶模糊了。
吳不可 wrote:
那你還年輕,你有看過市集用秤錘稱重量,
買塊肉用竹葉包裏,用藺草條繫住提著,
豬肉上蓋滿了屠宰稅的章,
菜藍是藺草編成的提袋.
煮飯是用手量多少水量,用灶生火煮.
而乾飯炒醬油後淋上豬油是最懷念可口的午餐.
汽車還另有一個動字的車牌號碼.供動員時使用.
順便讓鄉民猜猜那大概民國幾年的事.
(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