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

不好意思已刪文


Miky23 wrote:
之前有位當過社工的網友,他的言論非常命中要點,『一個有問題的子女,背後一定有一對有問題的父母』。
看了妳前前後後的發言,妳就是造成妳女兒憂鬱症的元凶,卻還不自知,還埋怨他是廢物。想要治療妳女兒,就該先治療妳,否則根本就是毀了她,為妳女兒感到心痛。


這話其實說對一半

但是沒有正確理解,反而會造成家屬的心理負擔

從客體關係學派來看
嬰兒的確會內攝母親的回應
或者投射並吸收好的與壞的客體在母親身上

其實我上一篇沒講到,如果願意諮商,也可以試著找找家族治療。
托斯卡尼艷陽下 wrote:
她鍾情於畫畫,喜歡動漫,老師說他的電繪功力是國手級(恕刪)


草包鄉民來提供意見
喜歡動漫~喜歡畫動漫,可以以這一方面當切入點。
日本有個極度暢銷的同人誌漫畫女作者在成名前和樓主女兒一樣類似的過程,一個不懷好心的男友來把她解救開導。
知道東京 秋葉原這個地方嗎?
帶妳女兒玩一趟,短暫離開她認為的是非之地。
秋葉原一整個地區 大樓廣告看板~動漫專門店~路上發傳單的女僕,一整個動漫王國
當作是女孩最好的朋友陪伴好好去玩一玩,慢慢誘導開闊心胸,這世界就是這麼魔幻。
自認妳女兒是高挑秀麗,去打擊一下矮小靠化妝的日本妹。自信心要靠自己崛起。
她所遭遇的不愉快都只是小丑。

做長輩的不要認為畫漫畫是最差勁的人生選項,而強迫她不想去做的事。
如果 "一直藉口 忙於工作一再而再地忽視子女",再看多少優秀的心理醫生只是徒增妳女兒的恐懼與排斥。
15151515151515515151551
151515151515151551

Peter S Y Hsu wrote:
那我就簡單隨便說說...(恕刪)


其實你沒有講的很簡單隨便,很像在看心理學教科書,
連 schemas 都來了,有練過的就是不一樣,
簡單扼要破解很多以訛傳訛的論點,提出很好的建議。
我代以後搜索到你文章受益的人向你表達感謝。







托斯卡尼艷陽下 wrote:
我真的想不透,我的...(恕刪)


你女兒並沒憂鬱症,
這是本身性格適應不良於學校
以她目前的學校包括同學間環境算是非常糟糕

孟母三遷,換過合適的學校環境吧

flyingf wrote:
我代以後搜索到你文章受益的人向你表達感謝。


謝謝

我只是覺得在01有時討論精神疾病,講有被研究證實的話好像不太受歡迎,久而久之就懶得講了。只是依然很無奈,每次討論到憂鬱症,大家在電腦前偏方講得很輕鬆,但卻不知道憂鬱症與自殺的相關,我們永遠不知道在網路上因憂鬱症困擾而尋求幫助的網友什麼時候會自殺,但當因為錯誤的討論延誤就醫而導致自殺,電腦後面的大家誰會負責?

在電腦後面,我只能用我淺薄的專業引導家屬或病友尋求正當管道
難道都沒人和我一樣感覺,

母女間的互動模式和林奕含母女互動模式很像

尤其又是跟阿罵住,國高中有去上補習班嗎?

狼師如果知道平常只跟阿嬤住,長得白白淨淨,又高瘦優質....

再加上病發後,一直覺得自己醜 ,跟林奕含一樣,被狼師始亂終棄之後,就開始質疑否定自己,狼師也確實對林小姐說過你變醜了

說是同學說她醜,我有點懷疑其實是狼師說的,她只是不想讓家人知道所以假藉同學之名

再來,寫給母親的卡片讓我看的莫明害怕,明明是內心很缺乏母愛的女孩,確寫出如此令人感動的文筆,實在很...很擔心是一種預告,

預告將來的某天,她會悄悄的離開母親離開這世界
sendakgg wrote:
奧修說:所有心理病...(恕刪)

母親可以做的,勿以惡小而為之,盡量做到「不惡口」,多稱讚女兒的優點,忽視缺點。
女兒可以做的,面對長輩的偏心,盡量做到「不著相」,不要把他人的惡言惡語放心上。
我也有憂鬱症
可是從國中開始跟別人說都沒有人信
假開心,真憂鬱
  • 2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