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密度及資源分配
樓上幾位認為「帶小孩出門」,「禮讓身障者」,
是別人要忍讓,是需要法源規範,
是需要關在家裡,躲開顛峰時間的...
那我換個方式做個比喻,
或許能夠讓大家稍微更將心比心一點。
以下的例子會比較極端,
但是也是為了凸顯上述幾位的論點有多麼極端,
並非要引起紛爭。
將來社會上也不需要為年輕人鋪路,
更不需要瞭解年輕人的任何需求。
反正達不到標準的年輕人/新鮮人,
就是直接革職,就是直接給予低薪,
不需要給予任何同理心,也不需要給予任何機會。
就學時期不用功,出來工作沒能力,沒一技之長,
那就是回去吃自己的,沒必要給予時間與機會磨練。
更不需要花時間,苦口婆心的傳授經驗與教導。
拿22k就是剛好,
反正你能力不足,無法達到上面的需求,
只要有人可以取代你,
社會與政府就不需要為你著想。
沒辦法,『資源分配』啊。
買不到房子?
避開高價地區不就好了?
去鄉下買啊。
找不到高薪工作?
避開高競爭區域啊,
幹嘛留在台北浪費空間與機會?
沒有經驗,工作不順?
那就關在家裡,自己想辦法得到經驗啊,
幹嘛出來浪費別人時間與資源?
沒辦法,『資源分配』啊。
無論你是因為年紀/天份/身障/受傷/愚蠢...
只要你喪失競爭力,無論任何原因,
沒有人需要給予你任何同情/同理/協助。
沒辦法,『資源分配』啊。
這樣的社會,
你們認為合理嗎?
更甚者,
你們能生存下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