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

在台灣生活,"好貴"的生活品質

nekonizero wrote:
都什麼時代了網路上...(恕刪)


問題是這樣客觀嗎?你拍的東西夠多的涵蓋嗎?
CPI在台灣項目超過500項,還有不同的權重
這還是基本生活必須的品項,而價格不光CPI
日本我住的時間不長,我也說日本只要不買房、買車,其實生活品質真的不錯的

網路很發達跟每個人得到適合的資訊和知識那是兩回事,前面不也有人說台灣稅收80%來自薪資所得,我說他胡扯,他貼了個連結,他貼的那個是夠客觀的真實?

是他說的80%稅收來自薪資所得正確還是我後來貼的那張表正確呢?

你怎知道你幾個價格的代表性是客觀足夠的呢?
經濟數據要看很多個,不是那幾個,還有那幾個代表的意涵,適當的解讀
PPP有不同單位用不同結構會有不同數字,台灣不會剛好這幾個世界級單位都很差吧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economic wrote:
問題是這樣客觀嗎?...(恕刪)


之前也有人說過相同的話

(這棟被鎖樓了)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7&t=4346095&p=19#55539478


日本薪資高於台灣,生活水平高於台灣,大家都知道!
不過說日本物價比台灣低或跟台灣差不多,請拿出客觀的數據!
(每年都會看到各國PPP比較的報導,日本跟台灣差不多,甚至還差一點)



你提供的數據,叫做客觀的數據嗎?
台灣的所得遠低於日本,但是購買力評價PPP跟日本差不多,很明顯台灣物價低於日本。


除了有位大大一直貼當地的特價照片,當頭棒喝以外
另外這兩則文章,也不是我回的
半套、手工的價格是我貼的 現在半套又降價了


食衣住行育樂 ,前都有人貼了 ,連半套的費用都有了,您還想知道哪一種消費的價位?



我只回物價我略懂一些的地方
這串文
有人對日本人卑躬屈膝了嗎??
有人說日本人姿態卑微了嗎??
更沒人說日本人最好最棒了~對吧??

就當地"消費所得比"來說
日本很多東西物價確實比台灣便宜啊
這是事實沒錯啊
吹捧~拍馬屁
跟陳述事實是不一樣的對吧!!
認清問題才能解決問題
要進步首先得知道自己的不足
這要才會有進步的動力不是嗎??
不然
我們都已經那麼好了
何需進步呢??



結論
如果要談ppp、GDP、ABC狗咬豬
個人相信「眼見為憑」


那些統計數據嘛…和台灣的平均薪資一樣,看起來都很幸福,就像這篇
相信你想看的就是這種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726000032-260202
台灣在2011年已達39,509美元,所得水準之高已超過了韓國、日本及英國。

意思是說2011年在美國用一美元買到的東西,在台灣只要支付15.11元台幣即可買到,以此一方法推計各國民眾所享有的購買力水準,確實有道理。




幸福之島,不待嗎?
economic wrote:
高雄那個房價30K的雙薪家庭買不起?
南部地方的房價我又不是完全不知到,我也南部人,這邊狀況我是大概知道的


你知道高雄30K算高薪嗎?
你知道高雄的房價狂漲嗎?

要住可以,30k只買的起致癌率最高的仁武(台塑)、小港(中鋼)

朋友簽下去之後,靠關係調到天堂單位,簽下去應該是三萬多吧?
就在仁武買一棟不錯的,連同裝璜才350w
比雙北重劃區2000w等級的還舒適
連我都想住了

但你願意罹癌嗎?

nekonizero wrote:
之前也有人說過相同...(恕刪)


你根本沒弄清楚每一個數據該代表的意涵
你可以去日本實際生活過半年看看,記得所有的活動要和一般日本人一樣,這樣你就知道你的薪資購買力到底如何了
我說了很多次每一個國家或地區貴和便宜的東西不一樣,而相對客觀的是用幾百種東西以上,用權重來估算
日本就沒有他們日常生活一般必需品很貴的?肯定有
以CPI當例子,每一個國家的項目和權重不會一樣
亞洲人吃有小魚刺的魚,歐洲國家根本不吃
亞洲有幾個國家以米飯當主食,歐洲很多國家根本不吃米,那價格在兩地會差很多的
計算的方式當然有盲點,我前面也提到過,但每個國家自己統計自己的不會刻意去作假的,一堆台灣人覺得主計處CPI很低,實際生活不是那樣感覺,有幾個實際去看看內容的,有看過那個單位拿出更被大眾接受的CPI指數,看不懂就說數字有錯,到底誰有錯
我不會說那些數字都沒問題,如同我說統計那些數字會有盲點,但還是具備一定的代表性

nekonizero wrote: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726000032-260202
台灣在2011年已達39,509美元,所得水準之高已超過了韓國、日本及英國。
意思是說2011年在美國用一美元買到的東西,在台灣只要支付15.11元台幣即可買到,以此一方法推計各國民眾所享有的購買力水準,確實有道理。


你有弄清楚這真正該代表的意涵嗎?
那是平均薪資的PPP,且知道台灣排名多少嗎?
美國的PPP比台灣高,而一些歐洲國家比台灣低,那是人家物價高,薪資增長比台灣更追不上CPI價格

nekonizero wrote:
你知道高雄30K算高薪嗎?


不算高薪,只要加班是不難拿到,甚至管理工作不太用加班也可以拿到,問題是你會嗎?
高雄問題是把一些產業趕走了,新的產業你不見得可以做

nekonizero wrote:
你知道高雄的房價狂漲嗎?


那我認識那一些住高雄而房價20年沒漲價的難道不是高雄?
還一堆房子沒漲過價

還有單位只有你說的那幾個?高雄的螺絲廠也很有名,裡面OP不用加班超過三萬的也不少,還找不太到人,港口的船舶加工薪資也是不用加班超過三萬,也是找不太到人,那些不會罹患癌症的,大家不願意去做而已

高雄店面賣手機的店面銷售人員,薪資也快接近三萬(含銷售獎金),願意多一點時間在店面吹冷氣銷售,要破三萬也不是多難

我一直認為的是要抱怨台灣怎樣都不好的人,去到那邊都差距不會太大的,抱怨不會解決問題,抒解一下情緒當然沒問題,但只會抱怨而不拿時間去解決問題,對實質沒有幫助,而這樣的人出了國會賺到很多錢過好的生活?我是保留看法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economic wrote:
計算的方式當然有盲點,我前面也提到過,但每個國家自己統計自己的不會刻意去作假的,一堆台灣人覺得主計處CPI很低,實際生活不是那樣感覺

CPI已毫無公信力可言

不管是香港、台灣、中國…
都被罵到臭頭,沒人肯信

CPI權重調整 港專家質疑公信力
http://www.ntdtv.com.tw/b5/20110217/video/51700.html

香港金融專家劉夢熊:現在菜籃子裏面的東西普遍漲一成、二成、三成以上,所以國家統計局的所謂CP1只漲4.9%,這些統計數據的公信力如何,不言而喻。

CPI新計算方法下調食品權重,而上調住房權重,劉夢熊質疑新的調整更加背離中國的現實,令老百姓對數據完全不信任。

他呼籲中共當局不要在統計數據上造假,以影響日後政策的制定。

香港媒體則質疑,官方作此改變,是否想通過障眼法“打造形象”,為明年中共十八大爭權奪位做準備。


這篇也是被罵到翻
http://www.chinavalue.net/General/Article/2009-8-13/187307.html

所以才說,與其相信政府粉飾太平
不如自已去看實際的物價最準

economic wrote:
有幾個實際去看看內容的,有看過那個單位拿出更被大眾接受的CPI指數,看不懂就說數字有錯,到底誰有錯
我不會說那些數字都沒問題,如同我說統計那些數字會有盲點,但還是具備一定的代表性


正在看主計處的統計
看到的都是權重、幅度

請問
有公開原始數字(售價)嗎?
economic wrote:
那我認識那一些住高雄而房價20年沒漲價的難道不是高雄?
還一堆房子沒漲過價

我剛才有提到小港和仁武,請問你有看到嗎?

更正,請問你有聽過小港和仁武嗎?
還是你只知道中永和板橋而已?
你可以抽個空,買張高鐵票,委屈一下,下鄉視察嗎?

economic wrote:
那些不會罹患癌症的,大家不願意去做而已

我說的罹癌,指的是房屋的地點,不是3K工作

economic wrote:
高雄店面賣手機的店面銷售人員,薪資也快接近三萬(含銷售獎金),願意多一點時間在店面吹冷氣銷售,要破三萬也不是多難

光是看到這句就可以整段無視了

華航董座薪資都破十萬,我一直很有興趣,請問什麼時候可以去面試?什麼時候方便報到?
總統位高權大,薪水也不少,請問要怎麼應徵?


你知道絕大多數人,連手機店都進不去嗎?
你知道那些店員,都是高雄沒落之前,就在裡面工作的老屁股嗎?
你知道高雄要進你口中的手機店,難度不亞於選總統嗎?


本來可以一直和你好好討論的
但這部份是我的雷、最在意的部份

更何況這裡一堆被逼到雙北求生的高雄人
對這方面的體會,比誰都深
nekonizero wrote:
CPI已毫無公信力...(恕刪)


所有的數字都有可以去真的查,不然數字哪來的
至於你自己的判斷,那我只能說那是你的問題
你拿的都是片面的數字,然後貼了一些報導說自己國內不信自己的數字,那有疑問的人有拿出可以讓人評價的東西出來嗎?
台灣CPI不也如此,菜籃裡面東西是貴了,知道光吃的統計多少項目嗎?
台灣CPI單一權重比例最大的是租金,菜籃裡面20%項目增長30%還比不上租金增長5%,更何況還會有跌的

統計盲點我說過了,這當然使得數字不是絕對正確,但不管換誰來統計都會有類似的盲點
你只是一直覺得貴而已,真的去你一直說的日本住半年,然後你要跟當地人一樣的生活習慣,你就知道日本比台灣便宜不了你想像的多(我沒覺得日本不買房、車會比台灣負擔大)

手機店我不知你抱怨啥東西,老闆要負責風險,聘僱的銷售人員薪資算不上高,那工作時間相當長的,還得賣的不差,光靠底薪也生活不是多好,而想賺獎金本來就得有點能耐

找適合自己的,我也不是每個工作都可以做好,我在南部應徵過業務失敗過,學歷不拘、基本英文直接溝通能力、基本機械觀念能力、耐心、溝通能力、客戶由公司提供名單、……等等除語言外一般人可以大概可以具備的能力(後來我才知道那英文是要相當程度的,主要賣印度人,英文根本聽不懂外,印度客人超難搞)

底薪5萬5外加高額獎金,交際和交通可以報

去面試一開始也很順利,到經理面試時拿兩瓶紹興出來,說喝完就開始面試.............我自己就投降
這種不適合我不代表其他人不行,我沒能力賺這個不代表別人不行

高雄住得久和深入瞭解是兩回事,你熟的是表面還是夠深入?起碼你不清楚高雄衰退的幾個主要真實原因,你只看到片面狀況而已,而沒有真的花時間和精神去深入分析瞭解,當然這也得有相關的知識能力才做得到,不然就跟一般人老說CPI有問題一樣,那是感覺,不是真實去看看到底是那邊有盲點(當然有,CPI沒有那樣低,但盲點不是一般人說的那些)

覺得台灣貴?那是感覺,以台灣人這種觀念對待經濟,上漲的算很低的了(跟台灣金融設計有關,沒這個包含CPI的價格沒這樣低的)
nekonizero wrote:
好便宜丫..日元還...(恕刪)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economic wrote:
手機店我不知你抱怨啥東西,老闆要負責風險,聘僱的銷售人員薪資算不上高,那工作時間相當長的,還得賣的不差,光靠底薪也生活不是多好,而想賺獎金本來就得有點能耐


我都講這麼清楚了還看不懂?
economic wrote:
所有的數字都有可以去真的查,不然數字哪來的
至於你自己的判斷,那我只能說那是你的問題
你拿的都是片面的數字,然後貼了一些報導說自己國內不信自己的數字,那有疑問的人有拿出可以讓人評價的東西出來嗎?
台灣CPI不也如此,菜籃裡面東西是貴了,知道光吃的統計多少項目嗎?
台灣CPI單一權重比例最大的是租金,菜籃裡面20%項目增長30%還比不上租金增長5%,更何況還會有跌的


問題出在「要用什麼方法去統計」
這段是ok的

若一開租金就不計入,會好很多
是這個意思嗎?

nekonizero wrote:
日幣

好了
http://i.imgur.com/m4Wlgrm.png


對了,日、韓不算公設喔


我日本人朋友,在機械公司當業務10幾年,還外派到美國過。

年薪應超過5萬美金。

住在離東京約4、50分鐘車程,原因是買不起房子。

打算退休搬到泰國,可能是開玩笑的。

4.39坪。

嗯,你不是要活的有尊嚴一點嗎?
  • 2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