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Y224 wrote:
看來你真的沒看過台鐵是怎麼運送汽車的...
汽車的運送並不是只要拉上手煞車就一切ok了好嗎....
如果台鐵現有的做法就代表台鐵永遠只能這樣做, 那就不會有進步這回事了...
另外, 汽車搭火車可以做到甚麼程度, 現在是網路的時代, 別人已經 po 過那麼多次的東西, 就點一點看一下再來對此發表評論不好嗎 ??我就不厭其煩的再 po 一次...
瑞士的汽車坐火車
如果你覺得看影片太麻煩, 有本國人去歐洲旅遊的親身經驗, 寫成中文的也不少:
http://tw.myblog.yahoo.com/jw!0YpAuv6THBJqjgMkjzaX99Fs2XNQClQ-/article?mid=90
http://tw.myblog.yahoo.com/jw!87q8cSOXEhZh1DpFQG8W67lZ/article?mid=175&prev=176&next=174
我貼的這兩個是比較中性的, 其他的多少有鼓吹以此代替蘇花高的意味在, 怕有人看了更會受不了, youtube 上類似的影片還有很多...
FLY224 wrote:
等個10-15分就有貨物列車讓你開車上去喔!?
這樣的話班距密度跟高捷有拚了咧...
對啦~我說的話最不切實際,你最厲害!行吧!?
你說的方式當然非常好,非常理想
只是我要告訴你.......理想和現實是有差距的!
你那種超理想模式我簡單問你兩個問題就好
1.如果要讓旅客能達到你口中10-15分就有一班貨物列車的大同世界
請問你台鐵一天要發多少班貨物列車?
如果10-15分真的有一班貨物列車
你敢保證每個駕駛人都能在5-10分內把所有的車輛通通開上去板車嗎?
如果無法如期開上去,是否會誤點?
2.以如此密集的班距加上無法預測的誤點因素
你有沒有想過整條北迴線的準點率會如何?
所以說這一切都是政策的問題啊, 既然上千億的蘇花高都要建了, 為什麼這樣的方式不能以政府出資補助的方式來做呢?? 只要錢投資下去, 以蘇花鐵路現有的建設, 您認為做不到嗎?? 我就相信一定可以, 畢竟這個區間的現有運量跟八堵樹林間來比實在小太多了, 一樣的雙軌電化號誌自動化區間哩, 只要運汽車專列只在蘇花區間往返, 密度大幅增加對路線容量來說絕無問題...
既然蘇花公路的行走已經變成 "人道" 問題的等級了, 如果花 30 億能加建月台及添購板車, 每年補貼 5 億能打平鐵路接駁的虧損, 一年內能興建完成, 為什麼不馬上做呢 (這不就是本樓的標題嗎)?? 蘇花高現在立刻動手做, 等完工至少也得 10 年吧, 這 10 年間, 讓花東用路人能有一個安全的選擇, 有甚麼不好呢??
此外, 影片中這條鐵路是比台鐵還窄的米軌 (1000 mm) 哩, 不是標準軌 (1435mm) 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