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的故事比較令人感動,但是廣告翻拍的有點太煽情海關遇到語言不通的狀況時,都會找到翻譯來問訊的我同學嫁到法國南部去,他媽媽也是得轉兩次飛機第一段航程有講中文的空姐協助但在曼谷轉機的時候,沒人可以幫忙,就在機場裡迷路他媽媽一心急就大喊:有誰會中文?還好當下有一個華僑去幫她現在巴黎又有直航,他媽媽去看他就方便多了
Surhoff wrote:還好啦~ 我又不是拍...(恕刪) 對這支片子的感動,遠不如你捍衛這支片子的堅持更令我感動,無論大家對這支片子的觀感說明得如何清楚,分析得如何入情入理,你仍然「台灣人好冷漠」的大帽子一頂一頂扣下來,我幾乎快相信你是這支廣告的發想者了.....「真實故事改編」──如果就是把真的改成假的,而且假得要命,硬是「製造」一個真實事件沒有的「違禁品劇情」,把這麼陽光、感人的故事,搞這麼狗血,把一個勇敢可愛的媽媽拍得像個歇斯底里的難民,但是不許別人不感動?http://www.wretch.cc/blog/clairehsiao/9736795看來灑狗血是不夠的,見鬼要灑黑狗血
我也覺得原文比較合情合理,照實拍攝反而比較能讓人覺得感動,感覺也會比較正向。至少不會讓人覺得阿嬤好辛苦,女兒不孝,怎麼捨得讓母親獨自面對一堆外國人怎樣的……這種實事翻拍的東西如果只是拼命灑狗血,硬要把好好一件事講得很悲情的話也太無趣了,一定要把海關人員醜化成反派才能吸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