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這則新聞http://tw.news.yahoo.com/060210/15/2ucbx.html高速公路電子收費系統(ETC)今天上路,但多數國道客運業者不滿電子收費後,成本不減反增,發起抵制,不安裝車上機;或安裝後不使用。遠通電收對外宣稱的已有二千多輛大型車安裝,實際上只有八百多輛大型車安裝車上機,業者並揚言,若交通部硬要業者安裝使用,「今後只好不再打折優待乘客了」。高公局長陳建宇則希望業者響應政府政策,不要斤斤計較過一個收費站多出2.4元的成本,讓台灣變得更好。遠通電收總經理張永昌則坦承,國道客運業者目前確實為了成本增加而裹足不前。高公局正在與業者協商中,相信問題很快就會解決。且不是所有國道客運都不安裝,和欣客運下午就有261輛大客車安裝並上路。高速公路電子收費系統今天下午2時起,在國道一、三號各一小車道、大車道上實施。除和欣客運外,其餘多數國道客運業者並未響應。統聯客運日前已拿到遠通電收贈送的車上機,但不安裝,阿羅哈也一樣,日統客運則是安裝了,但下午不會使用電子收費車道。至於國光、尊龍等客運則在觀望,國光更要遠通電收先不要贈送車上機,等工本費爭議解決後再說。統聯客運表示,國道客運車輛以前通過收費站,政府補貼49元,業者只要付一元工本費即可。但ETC案實施後,政府竟只補貼46.6元,其餘3.4元要業者出。每過一個收費站,業者要多付2.4元,十個站就要多付24元,累計增加成本相當可觀。國光客運估計,該公司若配合安裝車上機並上路的話,一年會增加七、八百萬元的成本。統聯客運則是多出一千多萬元。業者指出,以前因為政府有補助,所以可在票價打折優惠,如今為了電子收費系統,成本增加,怎麼有能力再打折優惠乘客呢!業者並抨擊,機器收費比人工收費還貴,天底下怎有這種事。
今天(2/11)禮拜六到公司加班,經過楊梅收費站....一如往常在收費站很遠前就塞車了.這時小弟腦海出閃出一個問題:就是以楊梅收費站為例,我們的收費站小車可能有五個收費匝道口,那高速公路可能只有三線,扣掉一個外側都是大車載走比較多,那小車剩下兩個車道,又因為沒有裝"會塞死"(ETC)系統的電子收費機,所以都往其他收費口擠,所以就塞住了.但是塞車一往後延伸,就一路塞回去,那有裝電子收費系統的車子也必須想法子擠到收費站前才可以以較快一些的速度通過,那..........真的會差很多嗎??對於樓上轉貼的新聞,我覺得那位官員真的不知道人民的錢不好賺,如果如他所說,要客運業者不要斤斤計較,他政府也不是應該不要斤斤計較,繼續補貼何必漲2.4呢?政府也不要斤斤計較,補貼裝電子收費系統的車子2元以上,這樣跟買100張回數票一樣應該會更有吸引力.那政府可不可以不要斤斤計較,取消高速公路的收費機制,全線免費呢?(抱歉有點衝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