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這段有空的時間就把光電業的東西再弄更專一點吧.
面板若是您每個製程和材料都很專的話,那未來根本就不用怕找不到工作了.
若有空再多唸點其他光電的東西..
民間有些課程很不錯, 投資自己永遠是最穩又賺錢的投資了.
Nelson5 wrote:
我最近聽到最慘的是, 在一個產品業務會議裡面, 很久沒出現的冷凍庫前研發副總出現了, 一陣寒暄後, 才知道他被董事會要求優退, 在離職之前, 天天都很閒, 所以就每個會議都來參加, 順便把之前的人脈重新拾回, 這家公司是他離開工研院後的第一份工作, 已經在這公司上超過18年以上, 沒想到經濟不景氣先被優退的居然會是他,老婆沒工作, 兩個小孩都在美國念大學, 他輕描淡寫的描述著, 原本熱絡的氣氛瞬間冷卻下來...
裁到 [研發副總] 應該還好, 能爬到研發副總的應該手上都有一點真功夫. 認識的人脈(過去的同事, 屬下)更是多. 所以被裁其實是給個重新思考人生目標的機會. 看看別人背水一戰, 鹹魚翻身成功的故事吧!
********************************************************
<Garmin>
發跡歷史與創辦人
公司創辦之初稱為「ProNav」,有「專業的導航器」之圖,兩名主要創辦人皆為電機長才。
Gary Burrell,生於1937年。自威奇塔州立大學 (Wichita State University) 修得學位後轉往壬色列理工學院 (Rensselaer Polytechnic Institute) 畢業後,1963年服務於製造航空無線電的公司,主要供應客戶為波音等企業,該公司輾轉於1999年之後成為Honeywell公司的一部分。
高民環,生於1949年。中華民國海軍服役後,自國立台灣大學前往美國田納西大學專攻電機,研究生時期替航太總署NASA以及美國陸軍研究,之後為美國國防工業效力,直到1983年。
Gary Burrell在1983年請來高民環為公司效力,當時高正在研發應用NAVSTAR衛星群的軍用GPS導航器,「NAVSTAR-GPS」即現在廣泛使用的GPS全稱,由美國所有。高與Burrell同事之後,推出飛行器用的GPS導航器,是第一個被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所認可的。
在公司高層拒絕Gary Burrell加碼投資GPS應用技術的意見之後,Burrell在1989年離開原來的公司。之後,高民環來詢問Burrell是否有意成立自己的公司,回答是沒有想過,但Burrell繼續說,若是真的成立公司,只與高合夥。兩人都同意導航器與GPS科技是越來越緊密。而當年,美國的GPS衛星群「NAVSTAR」還在發展中。直到1989年四月啟動GPS系統,並在1991年正式在波斯灣戰爭中被美國的聯軍使用。
高民環認真思考創辦公司的事業,回到台灣尋找老朋友的支援,在台灣集資之後,正式於堪薩斯州Lenexa成立辦公室。「ProNav」是個貼切公司事業的名字,但是在牽涉到侵犯競爭品牌的商標權後,於1991年改名。Gar-min是兩位創辦人的名取頭字接合,Gary Burrell,高民環(Min Kao)。
1990年發表GPS 100,針對水上船隻所設計的駕駛面板裝備型GPS接收器,以2500USD定價賣出5000具。緊接著高民環旋即回台發展生產基地,1991年在台北縣成立工廠。在伊拉克服役的軍人間,Garmin早期的隨身型GPS接收器相當的受到歡迎。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機不在貴要拍才行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