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不是所謂的黨工
雖然對綠色並無好的印象
但藍色的, 我也不是很喜歡
只單就政策面發表個人看法...
個人覺得近年裁員風大盛
雖然大環境的不景氣占絕大因素
但企業不當濫用裁員(資遣)的手段也是重要原因
加上媒體的大幅鼓催放送
就算是良心企業, 受到董事,股東的壓力後,
為了確保獲利, 提高或確保EPS值(或股價),
明明沒有賠錢, 但也只好跟進
過去裁員成本高, 企業有所顧忌
所以非到緊要關頭, 絕不輕易使用
但解決企業之問題, 只有裁員一條路嗎???
非也, 非也, 錢的問題可融資, 人的問題可教育
資遣只是最容易的一條路
而且政府的政策讓她變的更容易了
企業經營虧損,依法令之規範進行裁員
因企業本身也要生存, 所以本來就無可厚非
但為何"員工不適任"也是可以達到資遣之理由
現在這一條資遣理由最常被拿出來引用
員工不適任, 那當初為何可以錄用??
錄用後發現不適任,有沒有試著進行教育訓練嗎??
教育訓練後未達水準, 有沒有試著轉換跑道安排到他適合的工作嗎??
資遣的門檻過低,才是問題的關鍵
加上員工也樂於被資遣, 才會助長此一裁員風呀
個人淺見...發發牢騷...
spencerk wrote:
而員工的心態也有問題
貪圖小錢, 擺爛, 想盡辦法要被公司資遣
被資遣後, 有資遣費可領, 又有失業補助
何樂而不為!!!
而這些...好像都是花媽的德政呀...
你知道勞退新制的原由嗎? 你對於以前整個就業環境真的了解嗎?
台灣是以中小企業為主, 可是中小企業平均存活大概就12年左右
退休金需要工作滿20年之後才領的到, 請注意, 需要在同一家公司滿20年
在勞退新制之前, 除了國營事業, 公家機關, 以及超大的私人企業
幾乎都是領不到退休金的
以前雖然一年可以領一個月的資遣費, 問題是根本領不到
再者, 你說的員工心態有問題
我想大部分的員工都是兢兢業業的工作, 心態有問題的只有少數
誰願意領那個資遣費然後每天在家沒事甩手?
家中老小不用養? 房貸不用繳?

致股東配息差 但員工福利可沒跳票
A 股東: TMD ... 我震怒 ... CEO 妳績效勒??...

B 股東... CEO 妳沒資格領薪水...

CEO:捐薪水不負責 我有八年計畫 and 十年計畫 ...

嗯...開始裁員了嗎?.....

hanyuan wrote:
有個人講這麼多 一直說勞退新制多爛
這麼差的話 請他把新舊制的優缺點...(恕刪)
在勞退舊制下,雖然只有國營企業和大型私人企業有可能領到退休金,
但是在資遣的部份,企業要付出比較高的成本,所以不會輕易裁員,
所以就算以前中小企業平均壽命十年,但是在這十年內,企業不太裁員的,
現在台灣的中大型企業越來越多,一些科學園區的企業資本額動不動就是幾十億起跳的,
而現在勞退新制下裁員的成本又比較低,
一遇到不景氣的時候,很多企業就優先選擇裁員了,
所以才會造成現在企業無情,員工不忠的情況!
勞退新制基本上是一個向資方妥協比較多的立法,
它將員工原本該有的退休和資遣的保障縮到一個最低的限度,
但是保障讓所有勞工可以拿到退休金(前提是資方願意守法),
我一直在想,為什麼當初立法精神不是要求資方按月提撥,
保障讓勞方可以拿到勞退舊制該有的退休金,
而是要縮減這麼多勞退金後才能立新法呢?
在台灣,勞方永遠都是弱勢團體!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