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sheries wrote:
1.以sci為基礎定...(恕刪)
1.又回到原點,你的論證說明應該輔助5年500億,對sci非常推崇,認為沒有進入sci的學校就需要加強,並且也認為沒進入的學校也有不錯的,如政大,北大.
2.你的想法應該很清楚,我的看法是要輔助可以,但要做出成果,不是只有sci,最重要的是可以產業化,創造出就業率,否則這些東西都是屁,站在納稅人的觀點,就是這些東西要成為有價值的東西,雖然不能100%,但至少投資效益不能太低,應該有個評鑑標準,而不是只有sci.
3.台灣的公立大學太多,造成教育資源浪費,要整併先從公立大學開始,就如你所說,投資設備如何如何,問題是為何投資如此多的設備,造成資源的龐大浪費?使用率及效益如何?有沒評估?除了創造出不少sci外,還帶給投資人多少好處.
4.經營學校雖不能完全用經營企業的觀點,但至少不能差異太大,若要讀好的設備的學校,就要自付高學費,這很正常,台灣的大學教育若是義務教育,那每個人都受惠,但並非如此,而是台灣的教育完全不符合市場需求的教育制度,應該有所改變.
5.要接受出資人對你的投資,至少要做出成果,這成果不能只是sci,而是應該造福多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