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國中教學不算資深,目前滿12年
待過3所國中,包含台北跟台南
個人對這件事的"經驗法則"是:
1.
從學生來看:
"絕大部分"都是家庭問題
父母離異不管小孩,隔代教養管不動
或者正常雙親卻忙於工作不管小孩
小孩沒有人關心,在學校家庭沒人認同
為了得到成就感,所以和同樣性質的小孩群聚
獲得藉慰與支持,作怪搗蛋或與長輩衝突換取同儕尊敬
2.
從老師角度看:
過去學校的確還是存在有不適任教師
因為有些老師一路是資優生,或以讀書為重
所以不懂得這些小孩的思考
也不懂得用不同的方式來要求
但以現在來說
這樣的老師是有比較少了
畢竟現在資訊發達,老師交流機會很多
還是有機會自己成長
3.
從專家學者角度看:
這是我最忿忿不平的
這些人本或者大學教授,他們說的"理論"都是對的
但是,都是紙上談兵
沒有一個發言者,是真正待過第一線"國中"老師的
就算有,當初也一定都不是"好的老師"
我說實在一點
當初師範體系畢業,那些班上很會念書的都當教授了
自己很會念書,但是不會教書
因此,現在能說出理論,卻跟社會期待不同,是可以理解的
偏偏這些人在主導政策!!
----------
現在的真實現況就是
老師僅有教導權...沒有處罰權利
處罰不是體罰,而是教會學生對自己行為負責
就像社會上,闖紅燈,喝酒,就是要被罰,不是嗎
我不贊成體罰
但一定有處罰
當然,要讓學生管得動,會聽
不單只能靠這些,還要我上面說的幾項要件
家庭要管,老師要適任,政策也要務實,缺少一樣,都是白說!
教育人の科技生活.http://jimgau.pixne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