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那麼多錢有沒有那個價值,
有沒有其他花更少錢但更有效的作法?
我不是專家,我看了一下,
54萬噸儲水不是主要目的,還要引導積水排到河川.
但是當河川滿時,還有沒有用,我猜這時也沒用了.
所以它的設計還是只能治水到某程度.
某網友提到
未來東京只要每小時的降雨量不超過50毫米,這條位於地下五十公尺、直徑12.5公尺、長4.5公里的貯水設施,都將可有效舒緩都市型水災..
我們這次水災是急雨時每小時超過100毫米,整天超過1000毫米.有建設這個也是會淹,實在不用太神話它.
當然在某程度的雨量下,看起來是有用的.
補一個
暴雨不斷!東京大淹水 運將逃命
員山子分洪道如果有效,那應該是日本能 台灣也能.
為什麼台灣其他地方不建.
就好像那東西只建設在東京也是出於成本效益的考量,
以及各地適用情形不一樣吧.
我覺得先確實把堤防做好,提高到百年/2百年防洪標準,強化堤防才是基本要務.
這次一堆堤防潰堤,有日本那個也沒用.
respect wrote:
這些結論似乎是知道這是好的,但是,因為經費跟沒這技術而作罷
我覺得......技術方面可以購買的~
主要還是人謀不臧
官員們還是喜歡那種直接去蓋河堤.....
1.蓋好了下水道洩洪系統...(另外一點應該是下水道的衛生還沒辦法控制吧~)
河堤根本就不會塌了~也不會每年蓋河堤的回扣

2.官員們無法去剪綵題字,就算有剪綵題字,人民也看不到

另外類似的系統.....台灣也不是沒規劃過
台灣的中南部地區並不需要市區的下水道洩洪系統,只需要簡單的人工湖來蓄水就可
印象中台灣曾經有水利專家規劃挖人工湖....在雲嘉南的平地挖很多的蓄水用途的人工湖
(之前好像南部要蓋水庫時有討論過,用人工湖的方式比水庫省錢又環保)
但是卻因為土地徵收等等問題,還是沒辦法成行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