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的地方不說,近的像香港,他們的輕軌也施行一段時間了(港島的叮叮),相信多少會有些東西值得我們去學習的,目前所看到的一些問題(使用者習慣、風俗..等),你不去做,永遠都不知道答案是什麼。
我本人也是在外打拼的高雄子弟,每次回去搭高雄捷運時,真的感覺到「強大」的南北差異(晚上七點,文化中心站沒幾隻小貓),或許南部的用車習慣就跟北部不一樣,但以長遠來說,地方政府在這些上面是可以做階段性的規劃,只要使用者認為甲地到乙地搭大眾運輸或捷運的成本低於開車或騎車,使用率當然也會提高。
以輕軌來說,或許可以先考量先做短程、以精華區為主的規劃,之後再慢慢擴大運行路線...習慣的養成,總是需要一段時間的...
而且 高雄這幾年改變很多 也變漂亮了
又有捷運 把各景點 串聯起來 方便多了
5 6 年前 出去玩 高雄都不在選項之中 現在 1年 最少要去2次
因為 景點 愈變越多 每次都玩的好累 都沒時間休息
至於 輕軌 電車 還滿期待的
去義大利時 看到別人的 輕軌 電車 就很羨慕
因為 電車 看起來就很 漂亮 外型又亮眼 心情也輕鬆多了 ( 因 本人很討厭公車 煙多 噪音大 還會大 欺小 )
整團 的人 都站在路邊拍電車
另外 電車大小 也會 依 路線 而改變
在米蘭 大教堂 旁的電車 就很長 若是只有2線道的路 就比較小台
還有在義大利 電車跟 一般車輛都是跑在一起的 沒分開
結論 台灣不是一直說 要發展 觀光 那位甚麼 不跟義大利學呢
每年去 義大利 觀光的人 超過 兩千萬人
那他們在 大眾運輸 系統 所下的功夫 難道不值得我們學嗎
何時要用高鐵 何時 要用 捷運 何時 要用 輕軌電車 去問就知道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