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吃、路邊攤販這些因為都在體制外不受管理也不繳稅,一般都被當作是地下經濟的範圍....而台灣的地下經濟規模總額約佔總體經濟的三分之一...相當的離譜...這意思就是這些工作者享受了因為繳稅所帶來的公共建設與福利,卻沒有施行同等的義務...這原因當然非常複雜,我不是在責怪誰...有很大一部份的原因是,政府自己不願負起管理監督的責任...還有一部份原因來自於,政府把這類行業當作是失業人口的緩衝區...也因此造成上述的選擇性的漠視...如果這個國家失業情況越嚴重,從事地下經濟的人就會越多....如果哪一天連從事地下經濟的人也不足以維持生計,那這國家大概有得瞧了....
夜市小吃漲價真的沒有後遺症嗎? 我想這個問題只是現在還沒有發酵, 要是國民所得一直沒有增加, 而消費價格一直上揚, 就會讓大家都不敢消費, 接下來就是一連串的經濟蕭條反撲.不要看現在夜市漲價短期內看起來好像多賺許多, 要是真的演變成經濟蕭條那受傷最深的就是直接面對消費者的這一群~~
我也不知該說啥 wrote:那請問你們有繳...(恕刪) Bruce Lee wrote:這幾波麵粉是真的漲的...(恕刪) 看到這兒~~~突然有所感觸家裡也是做吃的~~在很偏僻的小地方 賣中式早餐從包子到饅頭 都是買原料自己做 不買現成產品的早餐店今年三月回家的時候跟家人聊天~~~也聊到麵粉、黃豆漲價的事情家人說~~~"其實 每樣東西漲各兩塊錢 就可以回本了但是 多數的商家 為了找錢方便 才漲五元"當時貴的是麵粉跟黃豆~~~~包子 跟 豆漿的主要原料所以 家裡是讓麵粉類的製品 像是包子 跟饅頭 漲各兩元而以米為原料的肉粽 跟飯糰 不漲雖然 黃豆 也貴~~~但是 豆漿仍不漲問了原因~~~1. 還是有賺 只是少賺 不至於虧2. 莊稼人賺血汗錢 很辛苦(家鄉 都是莊稼人居多)
快樂小蜜蜂 wrote:不要看現在夜市漲價短期內看起來好像多賺許多, 要是真的演變成經濟蕭條那受傷最深的就是直接面對消費者的這一群~~ 沒錯!現在都不太敢去外面吃,寧可自己煮,再這樣下去夜市的店就會一間一間關囉~
今天看到報紙更好玩將美國,日本,南韓,德國,英國,加拿大的油價跟所得相比政府的官員說 我們還是亞洲最便宜的耶!!!!!但是看到所得...再拿油價跟所得的比例一比就知道...為啥這幾年漲不停會這麼多人反感從以上討論我是覺得都是基層民眾跟小商家在鬥然後沒作為的政府高官跟財團都坐領高薪...
這都要怪一元硬幣流通性太少嗎?其實就算成本增加,平均分擔下來每樣東西或許漲幅都在一元、兩元而已,但是商家就是直接抓整數...5元、10元的漲。而且更可以發現的是,很多不漲價的店是因為生意原本就不怎麼好,所以不敢漲,反倒一些生意好的知名小吃店,可是漲第一的。畢竟生意做的越大,想要抓的淨利應該也越多,況且名氣也有了,不怕沒人來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