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蘇福男/專題報導
「六班長」壯丁當年遭到日軍大屠殺,整個村莊面臨幾近絕子絕孫的滅種危機,因此事件發生後,六班長曾興起一股招贅熱潮。
三德里長柯明泉說:「六班長住民原來幾乎都姓劉,十五歲以上男丁遭日軍斬草除根後,香火立即面臨滅絕危機,由女人當家的劉姓各家族,被迫展開一股招贅尪婿風潮。」
據地方耆老回憶口述:當時凡入贅到六班長劉姓家族的男人,女方都會約法三章:生育的頭一胎男嬰,一定要隨母親姓劉,第二胎才可隨父姓,第三胎再隨母姓;但也有家族言明,所有的子嗣都歸劉家香火,因此必須全部姓劉。
三德里許多同一家庭的兄弟姊妹,因此出現從母姓和從父姓的特殊現象,不明就裡的外人,雖時常為此現象心生納悶,但怕追問又對人失禮,如今劉姓仍是三德里的大姓,另有陳、柯、張、鄭等姓氏居民。
謊報年齡?逃過一劫
值得一提的是,當年大屠殺,村中有一個名叫劉犇的青少年逃過一劫,地方傳說,劉犇當時已年滿十五歲,但他向日軍謊報自己未滿十五歲,而保住一命;但也有一說,劉犇差幾天就滿十五歲,沒遇害算他命大,成為清庄事件另一插曲。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