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ffinbay wrote:有個問題, 四川菜普...(恕刪) 跑廁所跟辣有關嗎?我經常吃,還沒遇到過。大陸吃飯都是先上菜,吃完菜再上飯吃飯,難道台灣吃飯是飯和菜一起上?川菜的特點是麻、香、辣,川菜還好了你去吃吃湘菜,那才是真辣那邊吃辣椒跟氣候有關。
呃....這種人我還真沒遇到過...一切隨風去 wrote:有些人根本不吃飯店提...(恕刪) 不是茶舞,叫沙舞。這玩意兒大概流行於90年代和2000年初的成都。說白了其實就是:開一個舞廳,類似跳disco這種,老闆請舞女,男人交納一定的入場費,大家在昏暗的燈光下,貼身摩擦跳舞,那個沙字,是個形容詞,你知道,牆壁粉刷後會拿沙紙去沙牆壁,使其更光滑。那麼在沙的過程中,你就能想像男女之間有貼得多近,摩擦生熱,那不就是乾柴與烈火嗎,後面的事情,你懂的。現在,早不流行這玩意了,大家要談事情,招待客戶,都是到XX會所,XX都類似於夜總會但不會冠夜總會名頭的娛樂場所。媽媽桑領一排小妹,你自己挑選中意的,留下陪酒,陪酒過程中,如果賓主不能盡歡,這些小姐通常都是要坐台的,只要有錢,出台不出台就在於你想不想,你懂的。你網路上搜索香港最新的三級片:一路向西,東莞的場所,是很有代表性的。只是遠遠望著 wrote:樓主.小弟一直有個問...(恕刪) 不想跑廁所,腸胃很適應,吃不吃飯,看各人習慣,我就有時候吃,有時候不吃。其實告訴你吧,覺得辣,通常都是外地人,本地人,因為飲食的原因,早就習慣了。當然,這也不是絕對的。現代人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以前通過吃辣來驅寒抵抗四川盆地的瘴氣,現在用不上了。也會有人的體質並不適合吃辣,所以現在經常看到好多人,因為吃辣上火,臉上長痘痘。而傳統川菜菜系裡面,又分為上、中、下河幫三個菜系,成都恰好吃得相對最清淡的上河幫菜系,現在是新派川菜發源地,所以,如果外地人,連成都的辣都接受不了的話,中、下河幫兩個菜系,那是別想了。coffinbay wrote:有個問題, 四川菜普...(恕刪) 老兄來得比我還勤。四川人不怕辣,湖南人辣不怕,貴州人怕不辣。四川是麻辣,湖南是干辣,只有貴州人的辣,才是糾心糾肺的...一切隨風去 wrote:跑廁所跟辣有關嗎?我...(恕刪)
繼續PO照片沿著春熙路南入口一直走,就到了中山廣場,在中國西南最重要的這個城市,最繁華,最中心,最寸土寸金的地方,留了一大片地方,給了國父中山先生。後面是先生的名言:天下為公,隱隱中似乎也能看到,先生當年一心為國為民,為中華民族勞累積極奔走的身影。中山廣場是外地人來春熙路,必定會留影合照的一個地方。換到側面拍了一張,拿回來在電腦上,不知怎麼的,總覺得雕塑的側面,透露著一股蕭索與孤寂的味道...
卷娘,這個是分場合的,比如,你去吃正式的酒席(婚宴、壽宴)、或者商務宴請,這種,米飯是不可能和酒菜一起上桌的,一定是在要結束的時候,才會上米飯,而且,很多都不會主動給拿上來,還需要你自己叫。而你說的,是我們平常去小飯館,炒兩小菜,吃個便飯,這種就是菜和米飯同時上桌的。你仔細回想一下,是不是這樣的?花捲包子蛋糕醬 wrote:欸我不覺得我們是先吃...(恕刪) 冷茶,看上面啦!冷茶 wrote:當然是一起上,難道你...(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