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

澳洲打工真的那麼賺嗎?進來看看扣掉繳稅、房租加上三餐吃土司能存多少?新增消費水準對比

youngmth wrote:
澳洲的薪資都是這麼複雜的嗎? A$73K的年底薪最後可以加到A$150K. 另外, 才1/4/2014的薪資單, YTD就能到 150K? 還是因為是adjustment, 所以 YTD 是以2013年底計算?...(恕刪)

澳洲的薪資一般都是很簡單的。這工資的計算方式是我做過最複雜的。我到現在還認為他們巧立名目,卑鄙無恥。

會計年度是從七月一日到六月三十日,同台灣的學年度。所以到四月一日總共過了九個月,到150k,預課稅50k,落袋100k。

這是我找得到最高的了,(經濟學說法:這是勞方能找到最好的工作了,有更好地,一定跳槽,不會再在這裡。反之,除了兄弟之外也沒別人願意接受資方出的這個最低價格,要是有別人願意接受更低的價格,資方也不會雇用兄弟。)不過幹得不很開心。我的同事們也很多美國、菲律賓的外勞。我的上司美國人對下屬的態度就像對奴工。我跟公司人事反應該主管對我大吼大叫,職場霸凌,也是不了了之。(人事也是替公司工作,拿公司薪水)

澳洲還有很多比這個還高的工作,目前澳洲有許多的天然氣廠建廠中。因此,油公司對澳洲居高不下地工資叫苦連天。月前(四月),口袋甚深的國際跨國公司Chevron和BG呼籲澳洲政府對廚師、洗衣工薪資設每年32萬澳元(美元30萬)上限。指出因為廚師,洗衣工年薪325k(美元300k)太高,所以尚在考慮中投資額高達一千八百億(美元一千六百億)的下一個投資案可能喊卡。(代表工人的工會反擊宣稱建廠成本太高,超支乃是管理階層的管理不力。)

最令人周知的是幾年前(2011)澳航機師要求加薪。澳航拒絕、指出某些駕駛A380的機師年薪50萬澳元仍不知足,獅子大開口要求加薪10%(或5萬澳元,是澳洲人平均年薪)。澳航史無前例、悍然停飛,要求聯邦政府介入協調。後來勞委會給工會碰了個一鼻子灰

龍小翼 wrote:
應該是AU citizen+高階管理人員or高專業知識人才吧~(恕刪)

以前曾夢想過成為上述人士。不過包含被大學踢出,兄弟正式被裁4次,今不做此想久矣。

這活學歷最低要求是中學畢業,然近年來文憑掉價,大概需大學畢業才可以。

時薪是一口價,不管正常班、加班一律如老兄所算的$76。

為了這份工,犧牲太多。另版老兄以這(年薪台幣400萬)作為成功標準,實在不以為然。

目前失業中,在家當奶爸。失業的日子難熬,也所以有空上網爬文。跟各位老兄聊聊打發時間。

無案牘勞形的日子其實很好地。每天睡到自然醒,照顧小孩,上上網,一天很快就過了。

不過金錢上就緊得多。

兄弟還是再找份活吧。這種活在澳洲也是很好的收入,排行前1-2%。再幹個幾年,假以時日,貸款付清,投資有成,告老還鄉。

世實危脆、無堅牢者,我今得滅,如除惡病。此是應捨之身,罪惡之物,假名為身,沒在老病生死大海,何有智者,得除滅之,如殺怨賊,而不歡喜。 其變寧唯一紀、二紀,
dukkha wrote:
目前澳洲有許多的天然氣廠建廠中。因此,油公司對澳洲居高不下地工資叫苦連天。月前(四月),口袋甚深的國際跨國公司Chevron和BG呼籲澳洲政府對廚師、洗衣工薪資設每年32萬澳元(美元30萬)上限。指出因為廚師,洗衣工年薪325k(美元300k)太高,所以尚在考慮中投資額高達一千八百億(美元一千六百億)的下一個投資案可能喊卡。(代表工人的工會反擊宣稱建廠成本太高,超支乃是管理階層的管理不力。)

最令人周知的是幾年前(2011)澳航機師要求加薪。澳航拒絕、指出某些駕駛A380的機師年薪50萬澳元仍不知足,獅子大開口要求加薪10%(或5萬澳元,是澳洲人平均年薪)。


連廚師跟洗衣工年薪都有32萬澳元的話,
機師只拿50萬澳元感覺真的很少耶,應該拿200萬澳元才對。
這數字有問題了吧。。。
澳州年薪30萬以上多半是大銀行董事階級了。。。

飛行員我認識的JetStar副機師才七萬上下
或許泰國還是菲律賓也有類似的討論
台灣打工真的那麼賺嗎??

趁年輕出去打工個一年,還不錯!當做是經驗跟人生經歷

如果純粹以賺錢為目的,就像很多台灣人眼中的外勞沒兩樣
跟對岸那些拼命出國打黑工的福州人,浙江人有何區別??




劉肯尼 wrote:
這數字有問題了吧。。...(恕刪)

這數字是澳航說的,也不見澳航機師有異議,應該沒錯。見:12

老兄朋友是jetstar 副機師,不是澳航A380機師。不能一概而論。澳航便是為了控制人事成本才另開jetstar廉價航空公司。

這人事成本問題與臺灣正式教師相似。政府也知道這問題。不好以財政困難為由裁退正式老師、也不好不予續聘。只好管控出缺,以其他約僱老師代替。


Izac wrote:
連廚師跟洗衣工年薪都...(恕刪)

油公司抱怨的是廚師、洗衣工年薪太高。可少提了地點是在鳥不生蛋的遠洋離岸油井。老兄得離鄉背景,數個月才能上岸回家一次。所以年薪少於32萬澳元便找不到人也。(臺灣的看法可能相當於到釣魚臺附近油井洗衣燒飯,大半年才回家一次。少此重賞便無勇夫。)
世實危脆、無堅牢者,我今得滅,如除惡病。此是應捨之身,罪惡之物,假名為身,沒在老病生死大海,何有智者,得除滅之,如殺怨賊,而不歡喜。 其變寧唯一紀、二紀,

笨蛋最愛亂七八糟 wrote:
說實在的如果不想去澳...(恕刪)


好險沒去運
1趟2000
裡面是毒品 違禁物~ 保證你就不用回台了
v0937967565 wrote:
這邊數據給你們看,...(恕刪)

這篇兩年後來看還是很讽刺,主角房東澳洲人鐵路公司員工一月賺60萬,結果台灣最有生產力,學習習能力最強的精華時期
拿去那做加油站一個月扣扣拿4萬多台幣。有時真的覺得為黃種人不值,白人隨便做做就拿十幾借薪水,且還不是當地的精英白人
隨便開放個"打工移民"名額,黃種年輕人前撲後繼去為他們做奴工。誰說18世界的黑奴或印治時期過去了,其實現在還是在上演啊
最近看了一本書,叫"停滯的帝國"主要敍述乾隆時期亞嗄爾尼來華晉見要求開放口岸的前後因果及造成影響。以前讀書時歷史課本只
在幾行交代過去說洋人看到中國的茖後'雖然畏懼中國那時的2億人口,但見到清還在用土製小炮,他們就放心的予取予求,雖然沒後來的不講理,但回國後也間接的造成了後來義律的鴉片戰爭的敢於開戰。以至於到現今長達2世紀的奴役亞洲歷史。難道APPLE現在賺了70%的毛利,20%給日韓,其中大陸鴻海的代工只份到了2~10%,而且還是大陸人賺的喔,台灣人分到的少之又少,就業機會及週邊的零組件代工廠也都在大陸,台灣"本土人"賺的拆解後其實微乎其微! 同樣的傳統產業寶成為nike代工也是,別再說他們是台灣之光了,說它們是大陸之光,廣東之光還比較貼切,沒的辱没了這4個字,反之,堅持用台灣人,堅持給台灣人機會的台積電及豐泰小弟就佩服之至。
說遠了,總之,歷史可以為鏡,80年代的台灣欣欣向榮是因為工作及資金都在台投資造成的,現在雖沒有這樣好的客觀條件,但其實愚認為,留下資金投資台灣,甚或是現在的陸資投台,都可塑造假性的工作機會。其實核心的是有了工作收入及資金在台灣滾,就能創造更多的貨幣乘數效果,但如何不讓貨幣重演前幾年遺稅減%流到土地及房的投機炒做就是政府的工作了!但有資金流入幾是好的,不論資本籌資可為創新研發亦或是創投鼓勵創業,增加就業都對台灣是好事。但其實最重要的是心態,墨守成本導向的台灣慣老闆,因循不做不錯的政府"精英考員"們,和想賺一筒金再回台的小確幸青年們,都是台灣在這十字路口能否不被7%成長的泰國及菲律賓追過去的重要關口!
希望這停滯的十五年到這為止,身為台灣人的我很希望不會看到15年後去泰國或菲律打工的"小台台"們。雖然我們做不了總統影響政策,但我們可以從自己做起,改變觀念,接受新技術,影響週遭的人,讓企業研發留在台灣,讓尖端研發不再用5倍薪賣給大陸,甚或是
找回充滿生機及創業機會的台灣!

這樣就對了 wrote:
怎樣算都比台灣22K...(恕刪)
簽到..............................................................




總結是~
台灣的魚肉被上一代佔光了
不是有錢的下一代只能喝湯~

zerokiller wrote:
總結是~台灣的魚肉...(恕刪)


薪水有五萬以上還跑澳洲去做WH..我覺得還蠻奇怪的

去做勞力工作到底可以有什麼收穫

去做WH的英文能力有進步多少我都很懷疑.少在那邊自high

真正有英文能力的人就算去澳洲是不會去殺肉的

至少也是做個office job .....

以上
  • 1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