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

北京與台北的生活品質??

沒錯...老喊著台灣是自己人,兩岸一家親

但是當出現利益關係時,台灣居然被歸為“外國人”了
好比台灣人的身分要在北京申請商業登記,代價就是當地人的數倍金額
因為你被歸為「外企」「外資」,除非你找個大陸人當人頭戶,但你信的過他嗎?

這是現實的問題,畢竟中國是個瘋狂競爭的社會
打不通管道的話,循正常腳步,你根本連起跑點都輸了

簡單來說,中國雖然很大,但人口也多
利益大家都想搶,還輪不到讓你台灣人分一杯羹

多少台商錢被吸乾後、技術被吸收後,就被迫打包回家的
啥祖國親情的呼喚,在利益面前根本都是屁

中國藉由世界各地的外國專家,像吃了大補丸似的強大
翅膀早就硬了,現在已經有開始清算的跡象了
過去台灣人的身分還算吃香,現在哩,早就有人表現出不削得態度了

台灣過去姿態很高,現在你想反過來抱著中國的腿求他們別把我們邊緣化,他們還不見得會甩你呢

素質的問題,時間就能解決,台灣老拿這說嘴真的沒啥意思
盡爭力的問題是我所擔憂的,中國在小孩教育上真的比台灣的父母投入太多太多了

另外我在北京看到的一個美德就是,北京人相當重視守時觀念
朋友在北京讀大學,任課老師居然四年來從未遲到過
因為在北京,遲到算是很嚴重的“教育事件”

台灣所面對的是怪物級的競爭對手,但我看來連「開始準備了沒」都不用問了

尤其中國不是只出產爛貨、黑心貨
過去我鎖在台灣媒體環境下時,以為中國都是爛貨、有毒、會爆炸

但在中國其實只要錢出到位,高性價比的高端產品還是可以拿的出來
這可不是外強內乾,而是真的內外兼修

且別忘了中國不是沒有人才
過去我以為台灣農產品技術最棒、電子產品也很強
但是到了當地比較過同級產品後,發現中國可以用更低的價錢做的更好
或是用同等的價格做的更棒,這讓我很憂心MIT的優勢還剩下什麼?

多少錢辦多少事,低於行情的價格當然別只望會有啥好東西
只有傻子才會去買那些當地人都不削的黑心產品

剩下意事形態?很不幸的事台灣媒體很少告訴國人這個事實

不過台灣目前最美得真的還是「人」
只要在大陸生活一段時間,你一定會被那種失去信賴的消費環境感到無比失望
信賴感的崩潰有多嚴重?中國人自己都會搖頭啊

簡單來說,台灣人常常口頭答應就能辦好事

在中國沒有白紙黑字相當危險,就算有白紙黑字他們還是很愛鑽空子陰你
甚至拿出白紙黑字對方還是抵死不認帳的情形我也遇過

且還要經常打電話追進度、不然對方能拖就會一直拖
所以很多交涉上,真得相當辛苦

中國網路交易會那麼流行
是因為價格透明,店家又有評價壓力,且還有支付寶之類的第三方做監督
所以網購蔚為流行

晚饭吃河马 wrote:
首先,我想说,我是大...(恕刪)


這位朋友不要那麼氣了,
把事實陳述給大家知道就好了,
就我知道什麼把麥當勞說牡丹樓,吃不起茶葉蛋啃樹皮,
沒有幾個台灣人會相信,而且說實在大部分台灣人也不存在這些話題.
除了部分政治狂熱份子,不過也只是自欺欺人罷了.
民主國家管不住他人的嘴巴,除非有實質上的法益侵害,
硬把馮京當馬涼.這說實在是莫可奈何的事,
台灣媒體很亂,比起以前的新聞從業人員,
不敢說所有人都素質低落,
但肯定要再進步自律是事實,

父親的同事安徽人,跟隨KMT來台,
年輕時在戰亂中渡過,之後在台安身立命,
早期是想家也回不去,之後開放了,回去了
泰半也人事已非,他把老鄉的骨灰送回家鄉,
我在他的身上看到人性的光輝,
還有依親來台的小學同學河南人,
他功課好體育也棒,蠻講義氣的,小學也常玩在一塊.
我大學的主任和教授有幾位就是北京來的,
他們很優雅從容,學識好,說話很有條理也很有科學精神.
樂於跟學生分享自己的研究學習和生活經驗,
我想沒有深厚的文化底蘊,不會培養的出這樣的學者.
但整個大中國人口數多,文化教育經濟水平機會環境難免會有
參差不齊的地方,這是可以理解的,台灣何嘗不是如此,
好的人很好,地痞流氓壞蛋一樣存在,

中國的大城市的硬體好過台灣是事實,
氣派華麗機能性也佳,
但不夠具有中國建築文化的特色也是事實,
這點我覺得有點可惜,數千年的文化,
應當能孕育出機能和文化特色兼具的建築,
因為KMT帶不走的就是中國的好山好水,
名勝建築,(寶物雖被帶走了一部分,事實上北京還是藏有許多珍寶)
但總覺得新式建築少了許多東方味,
當然南京還是充滿許多古色古香的歷史建築.

台灣的語言文字節慶文化飲食生活很多都是中國來的,
大多數人不會否認的,
特別跟隨KMT來台的北方老伯伯的牛肉麵就是好吃,
民主和共產只被視為生活方式的選擇,如此而已,
本省和外省的話題幾乎也不再成為茶餘飯後的話題.
而且現況是民主不見得民主,共產也早已不是共產,
當然民主法治有其對百姓很大的保障,或許比較人性化些,有尊嚴些,
但不可否認也存在著許多盲點,諸如知法玩法,說一套做一套,
造神運動等在民主國家也是屢見不鮮.
民主除了重體制,更重要的百姓人人要有真正的民主內涵,
這樣才算得上是真正的民主.不然多半會淪為權貴的工具.

還有台灣人並沒有感到優越感,
父母從小給的教育也是,人只有品格的優劣,學識上的高低,
沒有種族性別語言膚色身高體重的歧見.
早期部份台商在那邊幹的好事,台灣人也多有耳聞,
但就如你所說的,大部分的台灣人跟南京人一樣也都是安分守己的過生活.
不要再說台灣人優越了~
大多數人只有養家餬口的危機感.

人文素養,食的心安,行的安全,
說實在兩邊都該加強,
至於天氣真的就沒什麼好抱怨的,
一氣候一特色,入鄉隨俗,
才是真正的逍遙自在.

LeeMi wrote:
我只能說在上海住了半...(恕刪)

你并不能代表其他人,也不能代表未来台湾人。
20世纪初美国也很糟糕,60年代日本,80年代台湾也一样,经历一个糟糕时代。台湾糟糕在于位于中国边上,经济上必然会经历像跷跷板一样的经历。想让中国大陆和台湾像欧洲的德国瑞士那样相处,暂时有难度。
無聊 在那邊比來比去
就算北京上海比台灣先進十倍我也不會想去旅遊
看到死阿六仔就有莫名的反感
話說既然大陸比台灣先進
那麻煩阿六仔不要來煩台灣這個鄉下地方啦
請別再說台灣是中國的 免的降低中國的水準
2邊的整個政府制度,民間的想法,作法都不同..
在台灣的人民..誰要放棄現有的制度..改成"一個不公不義的制度"??

剛才看到新聞..說中國出新政策..對於「辯護人、訴訟代理人嚴重違反法庭秩序,人民法院可以禁止其在6個月以上、1年以內以辯護人、訴訟代理人身份出庭參與訴訟。」
(http://udn.com/NEWS/BREAKINGNEWS/BREAKINGNEWS4/7335108.shtml)
..請問..所謂"嚴重違反法庭秩序"定義為何?? 說出法官不愛聽的話..就算是"嚴重違反法庭秩序"??
而律師都可以當庭驅逐出去..那誰給當事人辯護呀??

難怪我認識當地法律系畢業的學生..即使考上律師資格..結果還是找不到工作..
真悲哀!!!


台灣人為什麼對提到大陸這塊這麼敏感,在大陸生活那麼久,發現大陸人提起台灣只是覺得他不過是中國遲早回歸的一個省份而已,台灣人也不過是眾多省份裏面的外地人而已啊,沒什麼大不了的。
吳凱凱 wrote:
無聊 在那邊比來比去...(恕刪)
只要錢夠多,無論是在北京還是在台北生活品質都會很好。

henanluoyang wrote:
台灣人為什麼對提到大...(恕刪)


因為沒有任何人希望被“改變現狀”
事情就是那麼簡單

台灣政府再爛,任何人也不希望又來個莫名其妙的人來統治
每一次的政權轉移必定都會有段黑暗期,好比日本人剛來時、好比國民黨剛來時
國民黨為何會被部分族群討厭,因為他們剛來就是霸道無比
為何日本人會被懷念,因為日本後期管理的還算不錯
當一個惡質政權上台,大家當然只會記得日本人最後好的那一面
這就是一種比較心態

這種歷史,我想沒有人希望再重演一次
當然論歷史,台灣本來就是換過不少統治者
走了日本人又換來國民黨統治

而台灣大多數的居民,也是民清兩代+隨國民黨而來的移民
要說自己不是中國人也太矯情,說自己不是中國共產黨人還比較說得過去
沒人想變成共產黨統治,事情就是那麼簡單

但是台灣政府也很愛搞中共那套洗腦論
大肆的播報中國黑暗面,與大陸三不五時挑起抗日情節是一樣的

中國人有那麼糟嗎?那麼大的地方當然什麼人都有
小小的台灣都可以戰南北了,所以也不意外啦

但要歧視大陸人的話我想不必了,只要去接觸
你會發現除了觀念、口音不同外,兩岸人民並沒有差多少的
文化差異的摩擦絕對會有,這點連大陸內地各省之間一樣會有矛盾的
更不用說兩岸人民的摩擦,可是當你願意放下心結的話,其實真的沒差多少

素質的問題遲早會提升上去的,這真的除了靠時間以外,也別無他法了

左岸之 wrote:
你并不能代表其他人,...(恕刪)


這就是自由的可貴,你可以大聲宣告自己的想法,做自己想做的事,過自己想過的生活。
每個發言的人不就代表自己的想法而已嗎?難道你的發言代表了誰?
各自表達觀念經驗想法,認同的可以延伸探討,不認同的把道理說明白,真理越辯越明就是健康的討論。

每個人觀點角度都不同,生命生活的價值對每個人的注解也都不一樣,平民百姓說政治大道理我想也可以不必了。投票選舉就是自由國家的珍貴制度,國家的未來在每個公民手上,是好是壞誰也怨不了誰。

言論自由也是自由國家的珍貴制度,就是任何人也不能剝奪個人的言論發言權,這是對公民的基本尊重。

台灣有什麼存在問題我想多數台灣人也都明白,老百姓也在兩次政黨輪替後慢慢學習怎麼投下一票讓“生活”導向更符合自己的期待。

大陸有什麼潛在危機,我想只要在那生活的"當地人"都應該略知一二,尤其是上了利益圈的分子可能更了解其中奧妙,否則不會以那麼多人使勁了力把下一代送出國。
建設是一定要有的,否則不會有功績也不會也財源,這是正常人都不難理解的。”讓少數人先富起來“期待帶動國內經濟不見的行得通,最後可能那些少數人的第二代帶動了國外的經濟起飛,對國內起不了指標性作用。

社會福利在哪?上位者整天腦子轉的是要捧哪一把手嗎?連把手系統都進不去的就乖過苦日子吧!
再好的建設生活環境都只是讓你喊高興的,期待將來會輪到你嗎?應該回歸純共產制度比較有可能,至少削海的上位者還不像現在官商一線那麼大集團。

有點離題了,我認為自己追求的生活指標就是自由自在的在公平社會過自己想過的日子,至於硬體生活條件來說全建立在自己能創造的財富,財富到了一個水平住哪個自由城市不都一樣。
應該就是你講的這樣,也就是中國民主化的問題。
共產黨的問題又大又廣,也是利益圈與非利益圈的矛盾。
利益圈(共產黨相關)從個人職位安排、土地持有利用權、教育選擇權、賺錢事業的經營權、
油電汽車住房市政利潤的配發等等,朝中沒人(在地且共產黨),都吃不到。
共產黨革命,土地相關的利益從土豪劣紳變成共產黨統治集團,而社會建設進步亙多的利益湧入共產黨集團

在台灣沒有118學生證就是loser,在中國沒有黨政就是屎
在大陸靠自己(沒有利用黨國體制)而擁有很多財富,可以說是不可能

台灣看起來像是財團有錢人壟斷財富(香港、新加坡、日本、韓國亦同)
但台灣土地及海洋資源(根本的生存條件),除了都市外,鄉間、鄉林多數都握在農民、原住民等弱勢者身上
也就是擁有最終所有權,當經濟大蕭條;都市都是22K工作,都市人可以回去種菜(而且土地相對肥沃)

在台灣利益集團握有都市(請參考台北市極大化)、但農民擁有鄉間
而可憐的是香港(所有的土地都是大財團)與中國(所有的土地是國有、而國有由中國共產黨領導、而共產黨相關擁有土地處分權)

中國要民主化比台灣困難非常多

台灣土地是私有、鄉村建設與都市建設落差小(因相對距離短)、
普遍民眾有自己的利基點(農民土地所有權連接)、勞工有健保、合理的生存條件

中國農民沒有土地所有權、都市勞工沒有住房沒有保險,當民主化時,看到共產黨相關擁有一切,
革命是一個不得不的選項。如果鄧或是蔣經國在世,也許可能有辦法善後,但當初蔣經國上海打老虎失敗
台灣土地改革成功,因為沒有人會革自己人的命,所以不要小看民運人士~~~~共產黨很怕
如果你是共產黨相關,你的小孩還要在中國嗎???

  • 1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