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海遗猪 wrote:我覺得還好吧,買電視...(恕刪) 也不能說mic的東西都很不好,只是黑心的實在防不勝防,作為上海人,家里,親戚,朋友從小就有只買上海產和進口貨的言傳身教,像這次三聚x安,基本上沒有上海小孩中招,因為就我所知道,基本上海媽媽沒有買國產嬰兒奶粉的,甚至很多都不在國內買而是去香港,日本,澳洲或是自己去買,或是讓親戚朋友帶回來,有些時候,產品品質關係到自己生命安全
蛤蟆油俠 wrote:不認同,全世界就有兩...(恕刪) 日本不知道,韓國是設置了很多保護措施保護國內的產業,都說韓國人喜歡開韓國車,其實韓國對外國車徵收了嚇死人的關稅,基本除了少數富人,沒幾個人買得起還有韓劇,對其他國家傾銷,但是卻限制其他國家的電視劇進入韓國市場,上次一個韓國教授還發文說韓國應該開放這塊,美美與共牛肉更不用說了,臺灣人的那點抗議很韓國比簡直是毛毛雨
人海遗猪 wrote:日本不知道,韓國是設...(恕刪) 因為韓國主打的市場是國際,如果照我回覆的那個人那樣說的話,他的產品在國際上早就生存不下去,南韓是利用民族性來壯大自己的企業,在拿這些錢去打國際市場
gavriil wrote:也不能說mic的東西...(恕刪) 每次看到您上海人的言論都整個都無語,不用每次都這麼強調吧,好了,我們都是鄉下人,你們上海人是城裡人,用的東西格外高貴些,不要在臺灣的論壇上再討論這個了,行嗎,讓人家看笑話了
上海的光明牛奶和大白兔奶糖不都查出三聚氰胺了嗎?計劃經濟時代上海的產品多,後來產地上海的產品已經很少了,現在的上海感覺除了房地產、銀行和傳統買辦特色的外企中國區總部多點,生産的東西很少,上海汽車和寳鋼也是後來建的。比西歐地价昂貴的多的地方早已經不再適合發展製造業了,上海的第一產業是房地產,全民炒房。當然上海人總是有種莫名奇妙的優越感。説道日韓的保護主義,主要是因爲控制這兩個國家經濟命脈的就幾大財團,整個國家的資源都在幾傢大公司上,所以國内市場佔有率高,但大多數中小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有限,相當多數需要貿易壁壘保護才能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