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

台灣的教育制度,你贊成恢復能力分班嗎?

能力分班或者常態分班 好像都沒什麼差別
現在都是用能力分校
這跟能力分班好像沒什麼差別.

所以現在這樣算不算是兼顧到了XD~
先給你能力分校 再來常態分班..
不追求十分的完美~只擁有八分的適度 並追求兩分的悠閒~就用這兩分悠閒~ 來享受天命
升學率
攸關到學生招生
再來就是上頭預算核發
以上是現實面
錢啦

在民間企業
叫做績效或是業績

辦校升學率好--好校長
班上公立高中多---好老師
考上公立高中學生--好學生
家中有公立高中學生的家長
不就是好爸媽

沒想到
辦國民教育變成這樣
真是悲哀




不管是能力分班
或是常態分班
反正最後 出社會了 沒有偏差的價值觀
可以照顧好一家大小
吃飽喝足 無憂無慮 就算小有成功了

能在能力分班 或是常態分班中 一樣可以達到這樣 都是好的

沒有完美的分班方式
各有優缺點

有能力的人 總是會在這當中 脫穎而出
學校沒辦法.出社會了 自己要活 也要想辦法
有一個小窩可以睡覺 還是在馬路乞討 都是自己選的
有分班沒有分班 都會有以上這2種人出現

不用去擔心
適者生存
怎我周邊的壞學生 都當了老闆 而也請了很多國外留學或者台大生

請問各位看不起人的資優生為什麼?

首先 我先說一下我對台灣教育制度的看法
台灣的教預製度也許培養初一些人才
不過在這樣刻板+填鴨的方式下
學生的選擇性幾乎都是圍繞在“成績“上面
簡單說就是糟蹋一個人的天賦
打個比方 有得人對電機方面很有興趣
有在一些比賽有不錯的成績 不過成績就是很不理想
這樣子她永遠也上不了台大阿
不管是不是台大 要不然台科大 阿不都要成績好.
這就是之所以台灣很多學生上大學不是為了興趣 只是為了文憑
這樣我們為了甚麼要上大學 難不成只為了一張學士的證書?
難道都沒有人想過我們為甚麼要念書 不就是為了興趣嗎

再來是有關壞學生 大家對壞學生的定義是甚麼勒
成績不好? 常常搗蛋?不合群?
很對壞學生都是不知道該怎麼樣應付一些狀況
台灣需要的是對學生更多的輔導
不是單方面的打學生分開 或是單方面的則責備

這些是小弟我在國外念書的有感而發
不知個位的意見如何
還請多多指教
最詭異的問題在,從小到大幾乎都是被學校指派老師,學生選擇的機會很少

到了大學也遇到類似的問題,

一門課有兩個老師,系上就規定一定要很平均的分配學生,應屆的大概就沒啥漏洞可以鑽

說穿了也是為了老師的面子



老師做不到因材施教的話,讓學生自己去找適合的學生難道不可以嗎
分班是指學生吧?


那麼老師能先換掉嘛?
因材施教,並不覺得有什麼不好~
會讀書的就是會讀
愛玩的就是愛玩,但還有一種是中間易受影響的
通常影響這種學生的都偏向玩樂,這的確比較吸引人
能力分班比較可以去蕪存菁
再給程度比較差的同學其他方向的學習

但以前印象中的B段班,似乎都沒在管的...
其實可以比照考駕照, 考國考的方式: 由教育部針對各年級各科目製作出五萬~二十萬題的題庫, 然後每個月月中以電腦連線的方式隨機抽出五百到一千題. 考過就過, 這次沒過下個月再來.
贊成+1!
是因為個人資質不同,方便老師授課!
但不能因為如此,就把放牛班的小孩當廢人來教!!
我朋友以前就是高雄某國中的放牛班,他跟我說在國三畢業的時候他都還不太清楚班上到底有多少人!
有些人根本都沒來學校!老師也不去管,上課也上的很唬爛!
(PS:我朋友是國立大學博士,現在是國家駐外的農技大使團!)
  • 2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