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paoying wrote:
為什麼現在很多產品都要強調一個標籤? mit
腳踏車訂單 , 我沒問題 , 就 giant , 台灣品牌.
有問題是 , 之前新聞說 雨傘業 求生存 , 客製雨傘改善公司營運. 一般雨傘台灣生產很少?
毛巾業就說要mit , 市面毛巾生產地是台灣佔幾成? 是變很少嗎?
加工與代工之區別我想知道 , 是因為怕我的認知與他人認知不同 , 容易造成誤會.
...(恕刪)
我開始在貿易公司上班是65年,外銷產品上都印或貼made in china,
或貼made in taiwan R.O.C./made in taiwan Republic Of China,
之後開始有國家要求產地証明不能加 Republic Of China,只可用R.O.C.
再一段時間(美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
開始有國家要求產地証明只可以印/貼made in taiwan
這是去 中華民國 化,戰場上無法滅 中華民國 ,
中華民國 不亡, 中華人民共和國 永遠無法正統,
歷史將記上一筆 竊據.
過去一般雨傘台灣生產非常多,傘布套上傘骨要人工縫,
送家庭代工的不少,許多這類產品有區域性,多在中部一帶.
毛巾我沒碰外銷過,只知是機器生產,大慨都移到大陸人工便宜地方去了,
許多是靠機器生產的無所謂那裡生產,品質差不大,會差是原物料,織法...,
現在日本產品在全世界來說是不是一流,但是二次大戰後的日本產品外銷是一塌糊塗
日本人英文差,美國下訂單要筷子可以出牙籤,都竹子做的

笑話一蘿框,國家打垮了,被管了,只要能賣錢就賣,先填肚子要緊.
日本要是把他瓜分成殖民地多好,本州關西、四國與九州歸中國,關東歸美國,北海道歸蘇俄,
天下太平.
走路就到美國,搭渡輪到蘇俄,歌舞伎町,烏克蘭妹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