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

日本的城市基本上都有電車 台灣這麼小都還做不到…Orz

.展哥. wrote:

台北都會區應該加上桃園都會區,這樣比較客觀一點,畢竟台北和桃園本來就很密切;高雄都會區也是應該加上台南都會區,台南和高雄也很密切...(恕刪)

860萬已經包含北北基與桃園大多數人口了

http://www.citypopulation.de/world/Agglomerations.html

台北都會區最新資料是 895萬

台南(129) + 高雄(277) 約 400萬
各位大大 如果對圖示有興趣,請參考『1977 她的眼睛像月亮』http://www.youtube.com/watch?v=YgCiXDLIj6Q
日本我去過的大城如東京、大阪、名古屋、京都、神戶、橫濱、福岡~等都有地鐵,一些規模比較小的城市廣島、鹿兒島、高知~等都是路面電車。人口規模是發展最大的主因,台灣人口最密集的都會區北北基加起來700萬左右吧?但光是大阪府人口就超過八百萬,福岡人口約150萬,跟高雄市人口差不多,但也只有兩條地鐵線,所以說小弟認為電車發展最主要的原因是"人口數",蓋在多條沒人搭乘也是會虧損。日本上至大型公司,小到便利商店打工族,上下班通勤都依規定有補助交通費,這點也是發展大眾運輸的很大誘因,等於是通勤的錢不用自己出,在台灣只有公務員有這項好康...還有騎機車也補助油錢是哪招XD
政府帶頭做最壞的示範難怪大眾運輸發展不起來...

不用拿日本比了,拿韓國來說吧~
首爾不用比,發展規模比台北完善,簡直接近東京的規模,釜山都會區總人口約400萬,比起北北基桃來的少許多,但去過會發現他們地鐵比起北捷不惶多讓,當地冬天不會下雪,但騎機車的人口卻不多,不會因為不會下雪而每戶每人都騎車,只有外送、快遞才會騎,由此可知發展大眾運輸是要看政府的決心跟執行力。


SongLin4756 wrote:
交通為經濟之...(恕刪)


血染征袍透甲紅, 當陽誰敢與爭鋒! 古來沖陣扶危主, 只有常山趙子龍。 -Keep Walking-
fe1icitas wrote:
拿32年的砍伐總量(...(恕刪)

資料都寫給你了,你自己可以換算成每年的數量吧?
陳儀-臺灣
節錄:
1935年日本在臺灣舉行「始政四十周年紀念台灣博覽會」。曾經留日多年,對日本頗富瞭解的陳儀,奉命到台參觀,對日本統治台灣的高速發展感到驚訝,特別是相對中國大陸多年戰亂下的停滯不前,令陳儀深省與反思。之後陳再派人到台灣考察。
怕熱就不要進廚房,還我ID哥
當你要的捷運造價是世界之最時

能蓋多少條呢
所以我還是認為公車才是目前台灣北高以外最佳的捷運選擇. 我們真的該低頭向大陸學習, 大陸廈門, 蘇洲, 哈爾濱, 杭州等等我去過的二線城市, 其實都沒有像樣的捷運, 都是利用綿密的公車路網去跑. 廣州上海等一線大城地鐵比台北發達, 也是利用大量的公交系統去補足地鐵到不了的地方. 尤其是廣州非常值得我們學習, 公車有專用道, 班次在尖峰時間幾乎像在排隊一樣等著進站載客. 使用的公交車也是低底盤, 高運輸設計的天然氣車, 非常適合在市區裡跑. 反觀我們, 沒有一個地方政府想改善公車系統, 只是想著花大錢蓋捷運. 這是真的為人民著想嗎? 還是妄想在捷運站題上自己的名字? 台灣的政客在我看來遠比不上大陸一線大城官員有遠見.

Kao0911 wrote:
看似如此,但主因還是...(恕刪)

人口不密集的地方我覺得可以用小巴,不要硬要用大巴來跑。
用大巴,為了累積到一定乘載量勢必要拉長班距。
用小巴,就可以可以縮短班距。
但我看中南部都習慣收購北部二手大巴,
然後再來哭么油料維修成本高.........
日本很多地方值得台灣學習
但拿來批評台灣就很好笑
你們是有為台灣貢獻什麼嗎?
網上很多言論真的就是只會吵著要糖吃
台灣要進步都是別人和政府的責任
只會吵著要糖吃還美其名叫比好不比壞
這些人即使出生在日本
大概也會說
機車這麼方便
台灣的城市甚至小鎮都有很多機車
日本這麼大卻做不到
政府還補助大眾運輪
真是帶頭作最壞示範
機車方便可以到捷運公車難以到達的地方
日本只會蓋電車
大陸只會發展公車網
我看日本和大陸的政客都不如台灣小鎮的官員
我覺得公車專用道真的很重要~~也可以多少避免機汽車一直和公車搶路發生的意外
jason_cas wrote:
台灣的政客在我看來遠比不上大陸一線大城官員有遠見.


政治體系不一樣
大陸的政治體系類似菁英政治,台灣是民主政治
選出來的政府官員及想法當然不一樣
同樣是華人的新加坡也是菁英政治
不要跟其它國家比,跟其它國家比連民族性都不一樣
  • 1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