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

lativ現在發表聲明了,不出大家的預料!


richard012.tw wrote:
早知如此何必當初呢?...(恕刪)

只有四個字對他們說
莫忘中出...

阿不是
是莫忘初衷!!
金雞哥 wrote:
看來真的是蠻糟的.....(恕刪)


抱歉啦,整篇讓你覺得心情很差。
其實我才十九歲而已,讓您這樣動怒真的讓我感到我的不是。

我只是想進來聊個天,不好意思踏進去很嚴肅的地方。
主人沒請我進來我就先開口說話,是我的錯,我願意道歉。

金雞哥 wrote:
這種10句話裡面有9句話是毫無意義的敘述方式..
版面上至少有9成以上的人會直接跳過。


就因為我講的話實在是毫無意義而且空洞無知,
所以我也很感諸位不嫌棄我幼稚文字並參予討論的大大們,
我真的很感謝他們不在乎我的無知和幼稚,
又不因為我年紀小就忽略我微小的看法。

或許我只是想提出另外一種看法而已。

讓您這麼生氣真的讓我很意外,在這裡跟您深深一鞠躬。
此外,我之前有統計了一下我失禮的地方,
...其實我才用了六個。

我最主要想講的只是用民族主義思考操作的行銷手法往往結果都是失敗的,
失敗的原因是企業本身並不可能做到像政府般控制產業和使行業轉型。

大部分就是賺飽了錢就跑,
所以這也是我一在提醒這種行銷方式本身就是種陷阱。

我想講的只是這樣,如果繞了一大圈解釋前因後果而造成您的閱讀不舒服,
我在這裡在跟您再次道歉。


很多實際上根本就『沒有那個價值的東西』...
因為台灣人的『蛋塔一窩瘋效應』,好像不用不看不吃就會很落伍一樣。


我覺得這句話很有道理,所以我想寫給自己看一下。
不曉得拿來註解MIT現象,您也同意嗎?

只是怕落伍、跟人沒有交集所以才去做,根本就不是自己本身就喜歡..
說穿了只是證明了現在人的內涵越來越少,只好靠著這些東西來彌補一點什麼。
因為不夠了解、一窩蜂的加入,然後又一窩蜂的退潮..
這就是一窩蜂蛋塔效應。

visit1992 wrote:
其實我不覺得強硬的點...(恕刪)


這跟民族意識有何關聯???

純粹就是一個違背當初承諾,
欺騙消費者感情,說話顛三倒四,
一個不誠信的公司罷了!

結論就是不爽不要買而已!

接受他說法的繼續買,
不接受他說法的不要買!
jerrycfs wrote:
跟民族意識有何關聯???

純粹就是一個違背當初承諾,
欺騙消費者感情,說話顛三倒四,
一個不誠信的公司罷了!

結論就是不爽不要買而已!

接受他說法的繼續買,
不接受他說法的不要買!(恕刪)


哦,因為牽扯到了MIT,前文有人提到欺騙台灣人的感情。

為什麼跟民族意識有關呢?
因為最初Lativ打著救台灣夕陽產業的行銷口號,
目的是為了激起台灣民族意識和購買慾望。

為什麼我這裡會強調民族意識,
因為Made in Taiwan。

結論就是不爽不要買而已!

我很欣賞您的看法。
最後,結果不也是如此嗎?


另外,我還是想重申一句核心的話,
也是當初大家最感冒的這段話。

若您非『台灣製造』不買,我們誠懇地建議,請您不要下單。」
我再度引言#49樓"我愛炸海苔"版友的意見,

關於上面這句話
其實我也有很大不一樣的感觸
我姐之前也是在賣衣服
我覺得大家可以反過來設想一下
如果今天你是服飾店老闆
一個客人進來衣服翻一翻
然後問你這衣服產地是哪邊?我不買中國製的。
各位看倌會怎麼回答呢?
講真的,很多客人講話就這麼直接
不然就衣服翻一翻
你們這衣服怎麼都大陸做的
我們家不穿大陸做的
今天進到一間店
衣服價位都在二百到一千元
這種價位的衣服只有中國製成本較划得來
如果你要買非大陸製造
我真的建議你去百貨公司買一件三、四千的
但我敢保證三、四千也一堆中國製
所以這種問題你被問到最後
賣東西的人真的很難堪
連我自己也覺得
如果你真的一直認為中國製就是有問題
那我也是講真心話
不要下單
是真心建議的
不是說要耍大牌
因為客人有這種主觀看法
你很難去改變他的認知
那倒不如建議你錢拿著直接去找台灣做的
大陸目前是全球最大代工國
你要跟他切開關係太難
也太不合一個企業成本

這種事只要正常人都很容易了解
結果客人進來還是一直問這種問題
就像一個客人進到一個汽車展示間
說要買一台可以在水裡開的車
你要怎麼跟他解釋?(正常人都知道沒有一般車子能開進水裡)
當然是請他另尋高明


我打了這麼多,的確就只是想解釋這一段話而已。
金雞哥說的沒錯,如果這是篇作文,我的確該得零分。


我剛剛又回去翻了第一頁關於Lativ的聲明,
事實上,並不是所有台灣的成衣廠都和Lativ合作,
然而,目前也還有220萬衣服是由台灣成衣廠製作的,

當然啦,我也只是看聲明解釋而已,
如果知道內幕的朋友(caman)不彷出來跳出來幫我們解釋一下最新的情形。

...星海的天梯關了。

基本上,從你的第一篇到目前為止最後一篇,九成以上我都是很認同的..
只是你歪樓歪太大,模糊了焦點、扯遠了。

visit1992 wrote:
我最主要想講的只是用民族主義思考操作的行銷手法往往結果都是失敗的,
失敗的原因是企業本身並不可能做到像政府般控制產業和使行業轉型。

大部分就是賺飽了錢就跑,
所以這也是我一在提醒這種行銷方式本身就是種陷阱。

我想講的只是這樣,如果繞了一大圈解釋前因後果而造成您的閱讀不舒服,
我在這裡在跟您再次道歉。

這就是你一直搞不清楚、且持續歪樓的文章,直到這一篇還是一樣..
這麼有深度的東西不適合放在這個話題裡面討論,而且也根本不是同一件事情。

你說的這些都是相當正確的,但這些並不是這棟樓或討論的東西

民族主義、民粹,操作的行銷手法,或是企業跟政府的差別,這些根本不是大家在氣貨討論的事,
而是L牌當初的說法、作法、初衷、品牌精神..等等是什麼?然後賺到了錢之後又是怎麼一回事?

所以大家很生氣拒買

金雞哥 wrote:
很多實際上根本就『沒有那個價值的東西』...
因為台灣人的『蛋塔一窩瘋效應』,好像不用不看不吃就會很落伍一樣。

只是怕落伍、跟人沒有交集所以才去做,根本就不是自己本身就喜歡..
說穿了只是證明了現在人的內涵越來越少,只好靠著這些東西來彌補一點什麼。
因為不夠了解、一窩蜂的加入,然後又一窩蜂的退潮..
這就是一窩蜂蛋塔效應。...(恕刪)

visit1992 wrote:
我覺得這句話很有道理,所以我想寫給自己看一下。
不曉得拿來註解MIT現象,您也同意嗎?

想不到我的爛舊文也有人看,真是有趣花哈哈..

問我的話,若要套用在MIT,就算沒有100%同意我至少也認同九成..
就是差不多這一回事。

不過還是跟上面說過的一樣,這些都不是這棟樓在討論的東西,歪了。

還有,說如果放在作文上是零分這並無貶意,只是因為文不對題、當然零分..
如果把題目改成和你的內容呼應,那絕對是高分。

這棟樓雖然大多人都表達了拒買,但其實我跟你算是比較像的..
至少我個人是會繼續買,因為我也是看品質/價格,簡單點說就是CP值而定、而不是哪裡製造。

雖然我自己是這樣,卻不能抹滅還是有很多愛台灣的想法,
甚至我還非常佩服這群單純為了MIT而買的人,非常的了不起。

但現在的L牌卻大大的傷害了這些人的心,真的很該死。
幾個垃圾加在一起不過是一堆垃圾,不會變成一塊寶。
visit1992 wrote:
visit1992動態:啪啦啪啦啪啦...十萬戰鬥力華麗文字攻擊!!

這邊必須先跟你誠實的說...你的文章我看的頭好痛。
不夠簡潔的核心論點 + 不斷冒出的新論證 = 華而不實
有時候,數大=\=美...

你那麼愛攝影,一定懂得:攝影就是種減法。
怎麼在這時候都不會想到這個觀念呢?

visit1992 wrote:
對了,不好意思,我這裡舉的蘋果,是指美商 Apple Inc.
我舉的是iPhone和iPod相繼在大陸生產,意思是勞力分布的轉移不只有台灣,美國亦是。
我覺得您會錯意了,不過我還是舉一個跟農產品有關的例子。

本想當繼續看熱鬧的鄉民,但我看到這段藏文...我笑了。

如果,你連這點基本的幽默感都沒有。
那真的誠心建議你 ^^ 還是先培養一些會對你有幫助的。
如果,你連這一點點的嘲諷都看不出來...
那你果真只適合那種直白、易引起誤會的藏白文。

《很簡單,他不是用『一天一蘋果,醫生遠離我。』Or『買蘋果救農夫。』這類口號來吸引你購買》

重點,幫你畫上了...

說了N次的論點:Lativ當初是以『幫助台灣夕陽產業、給他一個機會』為號召。

==題外話==

BTW
其實挺好奇為什麼很多人都要用Apple Inc.來舉例?
比較高尚?比較潮?
就這棟樓而言,蘋果真的不是個好例子。
是我,就會選用日本品牌當譬喻,

畢竟日本製 = 堅固耐用品質好的刻板映像還是深植大部分台灣人心。
但現今的日本品牌,已經很少是純正血統的日本製品!!
用這個來探討『產地與品質』關係應該會比較有說服力吧..
(而不是用一堆華而不實的文字意圖使人頭昏腦脹進而達到目的啊 )

Apple 從來就不曾屬於品質好的範圍......這是不爭的事實。
Apple 從來就是血汗工廠的最大宗之一...這也是不爭的事實。

會買Apple的人正面:人性化、好的設計感(好不好用見仁見智,但人性化、設計感是不爭的事實)
會買Apple的人負面:炫富(屁小孩專用炫富工具)、裝潮(假文青專用裝潮、自以為了不起技能LV.UP工具)
(果粉們看到別生氣,這純屬個人感受)

你說你19歲,那麼我想告訴你:19歲很好,但世界很大。

PS.
如果當年我告訴在西班牙留學的同學『幫我帶兩顆芒果!!』
然後,他若真的不知去哪裡弄了兩箱農產品給我...那我可能會跟他翻臉吧

PPS.
Mango是西班牙品牌,若用西文來發音就是"芒果",目前台灣某些百貨公司有設專櫃。

ethanp wrote:
我覺得lativ一開始的聲明態度太強硬了,其實它假如好好講,很多人會買帳的...(恕刪)

他怎麼會好好講呢?!現在不一樣了.長大了!翅膀硬了!!參考前面有人提出他跟介強成衣廠以及聚陽現在的關係.這應該都是熟知內情的人說出來的.前面用廣告手法民粹的方式.感動大家支持.現在還是出走.......
真是......不爽不要買啦!!
gacia_wang wrote:
他怎麼會好好講呢?!...(恕刪)


已經從我的書籤上移除了,以前會買是看他主打MIT價格也夠漂亮,

現在移至MIC就算價格更漂亮,還是吸引不了我,

因為差個幾十塊老子不是花不起,寧願買MIT也不買MIC

現在他跟原成衣廠鬧翻了,我想LATIV也沒辦法走回頭路,


Artista wrote:
本想當繼續看熱鬧的鄉...(恕刪)


其實我原本也是這樣想,
只是看到救"農夫"...?

所以我真的以為你是在講農產品,
所以我才把字藏起來。

我沒有舉Sony或是日本公司的例子在於我沒有研究過這個牌子,
所以我也不太懂它的行銷策略。

個人是果粉。
我有稍微研究一下蘋果成立的歷史和核心概念,
所以我就舉了蘋果的例子。

不過,您的個人感受我其實也能認同一些,
但是呢,我覺得有時候留點餘地比較好。
我藏字是比較顧慮對方感受,
那有時候遇到比較耿直的人倒也就意義不大。

Mango是西班牙品牌,長知識了,
我對西班牙的潮牌概念大概只有Zera。

至於您說攝影是種減法,我同意。
但是也不完全就是了。

至於我繞了這麼一大圈,
事實上我只是不想直接說

"台灣人就是理盲無知又太天真,沒有獨立思考的腦袋嗎?"
我當然不會這樣說,這樣很不禮貌。

回文可以激動,可以謾罵,
但是我覺得還是要留點面子給自己,
畢竟我也是台灣人,何必這樣唱衰自己國家呢?

但是屢見不鮮的情況一直出現,
你不覺得台灣人一直被騙,一直很熱血傻傻的支持很多事情嗎?
最後不是主事者捲款外逃、產業惡性倒閉、不然就是被國外企業鬥垮。

還學不夠嗎?

其實我當初只是覺得,大家罵完之後,接下來呢?
如果沒人體悟到台灣本來就已經沒有這個環境,繼續挽留也不是辦法。
下一個還會不會有下個成衣廠用MIT來號召大家?

我覺得會。

所以下一次你還是能看到一群受傷的台灣人在這裡互舔傷口。
舔夠了,傷好了。
然後下下次再來一次。

如果大家都能知道為什麼,
那何苦把自己一直輪迴在這種情緒裡面呢?

visit1992 wrote:
我最主要想講的只是用民族主義思考操作的行銷手法往往結果都是失敗的,
失敗的原因是企業本身並不可能做到像政府般控制產業和使行業轉型。


失敗?
看看南韓的許多大企業,真的是失敗嗎?
初期用保護主義跟民族主義來玩是絕對 ok 的
只是企業夠長進,現在誰對三爽lg等南韓廠商有意見?
當初他們靠的就是民族主義跟保護主義起家的啊!
(現在的南韓還是有不少的保護,例如限制外國影集等...)

啦牌起初也是靠『民族主義』起來的
可是那封去除產地聲明還有老闆在媒體上的『台灣已經沒那個環境』
卻讓人覺得他們還是沒長進~
感覺上還是只能以『我只能做網路上的便宜服飾』自居?
  • 2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