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

台灣教育部對大學的分贓出來了,今天100億被12家大學分掉

imhung wrote:
五年五百億這東東是玩假的,大學知道,大眾知道,就只有教育部不知道?

話說台灣的野雞大學十年內能不能先倒一半啊!不然至少野雞科系先倒一半吧,省得來瓜分教育資源....(恕刪)


500億分贓是真的,不是假的,但真正用在研究可能就玩假的,美其名說讓台灣的學校重視行銷經費增加,產出論文輸出變多,增加教育市場能見度,但可能也是遏制大學法人化獨立自主的能力.

如龍華科大,在東南亞可是非常知名的學校,招生還創下當國前幾志願,你所說的野雞大學裡面還是有一些很有特色的學校,經營得也不錯,

教學卓越大學,也不會是假的,至少在經營上有點成就,普大32家,科大34家,如你所說又非卓越也非頂大的公立大學也不少,一堆教大,台北大學.....,這些學校是否也是你所謂的野雞大學?若是是否應該被整併,畢竟是拿納稅人的錢,又辦不好才真的浪費教育資源

大學可以是市場決定,私立大學沒學生自然倒閉,那不行的公立大學也該讓他消失,免得真正浪費教育資源
bobbycomboy wrote:
500億分贓是真的,不是假的,但真正用在研究可能就玩假的,美其名說讓台灣的學校重視行銷經費增加,產出論文輸出變多,增加教育市場能見度,但可能也是遏制大學法人化獨立自主的能力.

如龍華科大,在東南亞可是非常知名的學校,招生還創下當國前幾志願,你所說的野雞大學裡面還是有一些很有特色的學校,經營得也不錯,

教學卓越大學,也不會是假的,至少在經營上有點成就,普大32家,科大34家,如你所說又非卓越也非頂大的公立大學也不少,一堆教大,台北大學.....,這些學校是否也是你所謂的野雞大學?若是是否應該被整併,畢竟是拿納稅人的錢,又辦不好才真的浪費教育資源

大學可以是市場決定,私立大學沒學生自然倒閉,那不行的公立大學也該讓他消失,免得真正浪費教育資源...(恕刪)


1."台灣的學校重視行銷經費增加,產出論文輸出變多,增加教育市場能見度"何以見得跟"遏制大學法人化獨立自主的能力"有關? 大學得一定要法人化才行嗎?
2."龍華科大,在東南亞可是非常知名的學校"??? 第一次聽到!!! "招生還創下當國前幾志願"那就誇張地過份了囉. 請問您說法的可查證資料來源為何? 該不會真把今年初某小報引述吳姓部長的那篇報導當一回事吧? 基本上東南亞絕多數國家不承認台灣的學位, 大老遠花大錢跑來唸在台灣跟本排不到名且回母國亦不承認學位的私校? 動機何在? 來台打工嗎?
3.教學卓越大學若不會是假的,那5年500億計劃又何以為假? 若以你的認知角度來看,兩者應皆只是門檻不同的分贓品目罷了.
4.他根本沒提到哪些學校是野雞大學. 用不著自己亂想.
5."你所說的野雞大學裡面還是有一些很有特色的學校,經營得也不錯"???不知道以你的認知哪些算是野雞大學?你說的有特色且經營不錯的野雞大學說幾間來聽聽好嗎?
6.您又小看台北大學囉, 北大與政大頗為類似. 但規模範圍領域更小一號. 因承襲自中興法商(全國公認僅次於台,政)的根基, 雖脫離中興獨立(法商學院向來都有自視高校本部一等的不可明說的情結,此部份可去看一下法商校友佔中興傑出校友絕勝校本部的比重即可知一二), 且校本部遷出台北市,整體聲勢不如法商時代, 但在法商領域(不管是學界還是業界)至今地位穩固程度可能遠超過您的想像.
7.公立大學因為學費優勢,即使各項數據指標皆弱的學校(如師範系統)還是不會有招生問題,雖教育部再想讓它們想消失至今仍搞不定,雖然想出併入一般普大的爛點子,但是稍有實力的大學如台,清,興等,表面上講地好聽, 到後來還不是讓它難產.哪間老普大願意背這種爛攤子,讓體質搞差(沒議價能力的東華就是個血淋淋的例子, 嘉大也毫不遜色)?要真想搞併校就得學中國那一套. 不硬著來哪會成? 問題在台灣就是硬不來, 哪個官會拿自己的烏紗帽冒險? 哪個政客會想得罪地方勢力? 連各項指標根本不能看的金門技院都有辦法升成金門大學.還有啥好講的? 困局已定, 菲律賓化早已成形.

fisheries wrote:
1."台灣的學校重視行銷經費增加,產出論文輸出變多,增加教育市場能見度"何以見得跟"遏制大學法人化獨立自主的能力"有關? 大學得一定要法人化才行嗎?
2."龍華科大,在東南亞可是非常知名的學校"??? 第一次聽到!!! "招生還創下當國前幾志願"那就誇張地過份了囉. 請問您說法的可查證資料來源為何? 該不會真把今年初某小報引述吳姓部長的那篇報導當一回事吧? 基本上印尼絕多數國家不承認台灣的學位, 大老遠花大錢跑來唸在台灣跟本排不到名且回母國亦不承認學位的私校? 動機何在? 來台打工嗎?
3.教學卓越大學若不會是假的,那5年500億計劃又何以為假? 若以你的認知角度來看,兩者應皆只是門檻不同的分贓品目罷了.
4.他根本沒提到哪些學校是野雞大學. 用不著自己亂想.
5."你所說的野雞大學裡面還是有一些很有特色的學校,經營得也不錯"???不知道以你的認知哪些算是野雞大學?你說的有特色且經營不錯的野雞大學說幾間來聽聽好嗎?
6.您又小看台北大學囉, 北大與政大頗為類似. 但規模範圍領域更小一號. 因承襲自中興法商(全國公認僅次於台,政)的根基, 雖脫離中興獨立(法商學院向來都有自視高校本部一等的不可明說的情結,此部份可去看一下法商校友佔中興傑出校友絕勝校本部的比重即可知一二), 且校本部遷出台北市,整體聲勢不如法商時代, 但在法商領域(不管是學界還是業界)至今地位穩固程度可能遠超過您的想像.
7.公立大學因為學費優勢,即使各項數據指標皆弱的學校(如師範系統)還是不會有招生問題,雖教育部再想讓它們想消失至今仍搞不定,雖然想出併入一般普大的爛點子,但是稍有實力的大學如台,清,興等,表面上講地好聽, 到後來還不是讓它難產.哪間老普大願意背這種爛攤子,讓體質搞差(沒議價能力的東華就是個血淋淋的例子, 嘉大也毫不遜色)?要真想搞併校就得學中國那一套. 不硬著來哪會成? 問題在台灣就是硬不來, 哪個官會拿自己的烏紗帽冒險? 哪個政客會想得罪地方勢力? 連各項指標根本不能看的金門技院都有辦法升成金門大學.還有啥好講的? 困局已定, 菲律賓化早已成形.

...(恕刪)


>>龍華科大--->太平洋電線電纜,設有印尼分校.
>>您又小看台北大學囉-->何以小看,東吳 輔大跟北大也像,但那兩家都是交學頂級大學,辦學效益差被併是應該的.公立大學太多了,浪費教育資源,公立大學只要留下15家左右,其他都該被併,另外以前有名的企業倒閉也不少,所以沒必要討論甚麼中興法商,那都不是重點,一家企業一個不小心就面臨倒閉,以前就算是世界第一又怎樣?可見論點迷失,不客觀

>>金門大學有金門酒廠在撐,又有金門移民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芠淶的富商每年捐款,又靠近中國,那個有優勢一眼便知.
>>你看看台灣真正有財團背景的學校,真的不多
台灣知名企業辦的學校:
1.台塑集團:私立長庚大學,私立明志科技大學,私立長庚護理學院
2.統一集團:南台科技大學
3.義聯關係企業/燁隆鋼鐵集團:義守大學
4.太平洋電線電纜公司:龍華科技大學
5.慈濟:慈濟大學,慈濟技術學院
6.大同公司:大同大學
7.長億集團:朝陽科技大學

遠東就不說了,因為不是真辦學.
講話不用那麼學術性,閒聊罷了,何者優勢何者劣勢,依時代運轉時有起落很合理.

不合時宜就該汰換,公立大學浮濫是最該整併的,公立都無法整了,何以引導沒財團背景的學校慢慢走向整合?
取消對私校的補助就好 會不會倒 讓市場決定
bobbycomboy wrote:
>>龍華科大--->太平洋電線電纜,設有印尼分校.
>>您又小看台北大學囉-->何以小看,東吳 輔大跟北大也像,但那兩家都是交學頂級大學,辦學效益差被併是應該的.公立大學太多了,浪費教育資源,公立大學只要留下15家左右,其他都該被併,另外以前有名的企業倒閉也不少,所以沒必要討論甚麼中興法商,那都不是重點,一家企業一個不小心就面臨倒閉,以前就算是世界第一又怎樣?可見論點迷失,不客觀

>>金門大學有金門酒廠在撐,又有金門移民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芠淶的富商每年捐款,又靠近中國,那個有優勢一眼便知.
>>你看看台灣真正有財團背景的學校,真的不多
台灣知名企業辦的學校:
1.台塑集團:私立長庚大學,私立明志科技大學,私立長庚護理學院
2.統一集團:南台科技大學
3.義聯關係企業/燁隆鋼鐵集團:義守大學
4.太平洋電線電纜公司:龍華科技大學
5.慈濟:慈濟大學,慈濟技術學院
6.大同公司:大同大學
7.長億集團:朝陽科技大學

遠東就不說了,因為不是真辦學.
講話不用那麼學術性,閒聊罷了,何者優勢何者劣勢,依時代運轉時有起落很合理.

不合時宜就該汰換,公立大學浮濫是最該整併的,公立都無法整了,何以引導沒財團背景的學校慢慢走向整合?...(恕刪)


1.龍華科大早年是由太平洋電線電纜的孫家創辦, 但現在孫家(孫道存)怎樣? 大家都明白不用多講.且太電與龍華科大基本上早已無實質的關係.
2.龍華科大設有印尼分校? 資料來源? 況這跟你前面講的啥龍華是啥前幾志願何關?
3.台北大學基本上不算獨立後新設的(即使算比重也很低)只有法,商兩個部份.而東吳輔大都不是純一類組大學,除法商外還有歷史悠久規模龐大的文,理,工,藝術,傳撥,甚至還有醫的部份,哪來的啥相像?
4.啥叫"教學頂級大學"????教學卓越計劃哪來的啥頂不頂級? 要看這計劃請注意該校的教師與學生數.
5.辦學績效差,客不客觀都是你講的!! 請問辦學績效差怎定義? 要比SCI/SSCI台北大也不會輸規模大很多的政大很多,比教授人均篇數搞不好還小勝. 其它更不用講. 國立大學要比爛怎排都輪不到北大. 光是法商領域能夠勝過台北大的就沒幾間了.以我的猜測,您主要問題出在於了解有限造成認知偏頗.(跟前面一些議題完全一樣)
6.請問招生滿滿,比教師,學生素質,及學術表現與業界皆受度都還贏一大堆私立大學科大的國立大學是要怎倒閉? 公立大學看來太多是該整併,但該怎整併? 怎樣的學校是該被併的? 各項數據指標比最差的國立大學更爛的一堆私校怎會是你認知中不是最該被整併的?
7.金大要那麼有優勢,時間都那麼久了,怎各項數據指標怎還會那麼難看?
8.有財團背景也不一定是好事, 要母集團垮了, 連學校也一併受累, 大葉就是一例.
9.台灣一堆有宗教團體背景的學校, 你只知道慈濟嗎? 這堆私校反而相較之下是私校中較為穩定者.
10.請問何為"不是真辦學"怎樣才是"真辦學"解釋一下好嗎?
11.這哪來的啥講話學術性? 閒聊當然是OK, 但信口開河,隨口亂掰一通那就不好了.

建議您還是聊聊你可能比較了解的某部份的電子業會比較好..

realeric wrote:
取消對私校的補助就好 會不會倒 讓市場決定...(恕刪)


基本上學美國就學徹底點, 連學費都不要管...
有本事讓學生來唸就有資格收高學費
mo0928o1 wrote:
教育補助這種東西
...(恕刪)


教育補助經費就像挖馬路一樣

永遠在挖 , 但永遠挖不出什麼名堂。

產業需求與學校產出華而不實的論文報告嚴重脫節,就算純理論也遜於國際水準。

嚴加控管經費流向就是沒人在做,就像我們的道路是否真的有工程品質人員在把關?至今仍是撲朔迷離,成為台灣人民心中最大的謎團。


破費阿 wrote:
產業需求與學校產出華而不實的論文報告嚴重脫節,就算純理論也遜於國際水準。...(恕刪)


脫節是既有現象, 但倒還不一定是學界的錯
許多狀況是專利跟技術開發出來, 國內業者體質不佳, 承接不起來, 技轉困難..
尤其是台灣的生科產業更明顯
人才都留在學界, why? 業界既養不起,更不用談研發能力, 更要命的是連技轉給它都承接不來
還能說啥?

至於國際水準, 部份領域還是在國際上頂尖的
如農學及水產養殖等領域.(這部份可是生科的根基)
但這部份就不見得為國家所重視.也或許是認為反正已夠強了,花多點錢在弱地部份吧?
fisheries wrote:
請問招生滿滿,比教師,學生素質,及學術表現與業界皆受度都還贏一大堆私立大學科大的國立大學是要怎倒閉? 公立大學看來太多是該整併,但該怎整併? 怎樣的學校是該被併的? 各項數據指標比最差的國立大學更爛的一堆私校怎會是你認知中不是最該被整併的?
...(恕刪)


1.思考又出現謬誤,公立大學用的是納稅人的錢,你最多只能批評到此,私校如何,基本上他們都財源比較自主,倒不倒也無關納稅人的事,而是部份人的權益受損
2.教育部定的指標SCI/SSCI分配財源正確嗎?我這樣說,高餐大要重視甚麼SCI???不優秀嗎???
再提一家私校,文藻外語名氣夠大吧!SCI如何?長庚護理就業率夠高吧!他又有甚麼sci?
你提到很多私立大學sci遠勝公立大學及科大,這是好問題,
這也是個大問題,成立那麼多公立大學目地為何?普及化嗎?私立大學都已經夠多了,還成立那麼多公立大學做甚麼?與民爭利嗎?利用各種手段想掌管整個教育走向,問題是這些學者夠格嗎?
3.台北大學在你認知是不錯的大學,但跟政大一樣沒半個領域進入全球前1%,若依你論點明顯出現謬誤,你一方面強調sci,一方面又認為無法進入前1%的大學是好大學這不矛盾嗎?台灣很多是私立大學及科大都進入,你應該瞭解吧!應該是38家大學.
4.若依你的標準以sci為基礎定,台灣很多大學都不合格,特別是公立大學,你認為金門大學成立很久,這基本上就出現盲點,金門大學何時有研究所?我想應該還不到11年標準吧.中興法商成立多久?台北大學又成立多久?
5.所以比較東西基本上要放在同一水平比較,比sci應該放在研究生,博士後研究人數及及教授比數上看,你拿一所台大接近萬人的研究生,博士後研究人數及及教授,去比一家只有100名教授,總學生數2000多人的學校,會不會太可笑?
6.另外閒聊一下,聽說金門大學金門縣府要直接掌管,但教育部不肯,因為金大根本不缺經費,台灣公立大學又有多少間大學有此能耐?????除了教育部同意那五家自籌款的大學外,我看了一下那五家也只有台大有此能耐,其他四家成 清 交 台科 離自主還差得遠.
bobbycomboy wrote:
1.思考又出現謬誤,公立大學用的是納稅人的錢,你最多只能批評到此,私校如何,基本上他們都財源比較自主,倒不倒也無關納稅人的事,而是部份人的權益受損
2.教育部定的指標SCI/SSCI分配財源正確嗎?我這樣說,高餐大要重視甚麼SCI???不優秀嗎???
再提一家私校,文藻外語名氣夠大吧!SCI如何?長庚護理就業率夠高吧!他又有甚麼sci?
你提到很多私立大學sci遠勝公立大學及科大,這是好問題,
這也是個大問題,成立那麼多公立大學目地為何?普及化嗎?私立大學都已經夠多了,還成立那麼多公立大學做甚麼?與民爭利嗎?利用各種手段想掌管整個教育走向,問題是這些學者夠格嗎?
....(恕刪)


1.哪來的啥思考又出現謬誤??私校或多或少幾乎都有拿政府的錢(品目龐雜),尤其是一般認知表現較佳的學校, 金額跟比重還真不小.除非完全不拿政府半毛錢否則怎不關納稅人的事?
2.為何會用SCI/SSCI?尤其是SCI,一來明確客觀, 二來SCI的學門領域大多都是高資本投入的.隨便一組普普的基礎儀器設備上億是常見的,夠文學院花好幾年了, 更不用提後續高昂的耗材等花費.這些學門花錢不一定有成果, 但不花錢一定啥都沒有. 反之如文,法,商,藝術,設計甚至你講到的餐旅都不是高資本投入的學門. 且資本投入與產出不呈正相關, 錢太多只是浪費在沒必要的項目上, 如世新的隧道電視牆就是個顯著例子. 文藻跟高餐都很有名, 尤其在南部, 基本上這兩校都不是高資本投入項目的學門, 且學校基本上不搞學術, 講白一點是以職訓為目的.這類學校搞啥SCI?
3.公立大學普設是因為一縣市一大學,政府配合地方勢力選票考量下的政治運作的結果.
4.與民爭利不是用在這邊,你該要想的是, 為何有了那麼多國立大學, 還有那麼多私校敢設立, 很多國家(如人口跟台灣差不多的澳洲)是以公立大學為主的, 私立大學很少. .



  • 1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