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

慈濟內湖保護區開發案再審 專家憂釀災

此乃閒聊版也,眾鄉民實認真,老朽怕怕矣。

其實公部門對很多災害都會進行事後的調查, 作為日後的參考.

這份資料 引用 "台北市內湖區大湖山莊街水患災害原因調查報告書1997"

大湖山莊街一三一巷二十一號即座落台北市內湖區大湖山莊街底後山,民眾私設有天然明園餐廳,並未經
主管機關核准即於前開天然明園便橋處私設電動捲門,又將餐廳前原作為沈沙池兼河道之處,擅設鐵質
圍欄護網及電動閘門,而餐廳後原有之魚池亦加以填土,減縮其範圍,改為游泳池營業使用,致該魚池亦
失去天然調節及沈沙、緩衝池之功用。

溫妮颱風來襲當日,因降雨量甚鉅,復因大溝溪上中游水土保持不當,溪水夾雜大量廢棄物及土石,卡於
其私設電動閘門及圍欄處,形成嚴重蓄水作用後,終因不堪水壓而發生潰決,至屯積之洪水及土石加速向
下游沖刷,並使經由大湖山莊街地下排放水流之溝渠發生淤積,而使大量水流漫溢至路面,洪峰直接灌入
於大湖山莊街二四一號附近,導致嚴重水患。


這份資料也顯示很多公部門為消除水患的所做的努力.


內湖案受到各界注目,亦有都市計畫專業學者對這議題提出看法

以下引用 Quovadis(http://www.wretch.cc/blog/Quovadis/1033372)在部落格之發言
(另有一文 楊重信給台北市都市計畫委員的一封公開信(11/11/2010)亦值得大家注意
(http://www.wretch.cc/blog/Quovadis/1034824))

本案基地座落於內湖區大湖公園北側之保護區,基地是池塘填土而成,基地南側與大湖僅是一路
之隔、基地西北及東側山坡地均屬潛在順向坡,北基地西北隅邊緣有基隆斷層經過、南基地東北
側為地下礦坑開採範圍,此基地不折不扣是一處高度環境敏感地區。慈濟基金會於民國86年購地
時明知此基地座落於保護區且其環境敏感性非常高,根本不適宜從事開發行為,而仍購入土地,
並且自94年起再、再而三地,仗著宗教勢力,打著「社會福利之旗幟」,企圖綁架台北市政府都
市計畫委員會同意將該基地變更為「社會福利特定專用區」,讓其可興建54,750平方公尺(約
16,562坪)之樓地板面積。本案申請單位慈濟基金會實在是居心不良:明知此基地位於保護區且
基地環境敏感度甚高,不適宜開發,而仍貪圖保護區地價較便宜,企圖挾宗教勢力強渡關山,摧
毀台北市保護區政策,此為存心不良之一;將基地面積限縮於5公頃內,規避環境影響評估,此
為存心不良二;申請開發之樓地板面積高達54,750平方公尺(以一般住家含公設50坪計算,相當
於330戶住宅之規模),此龐大量體不論是公益設施或私益設施,都一樣會對環境造成無法承受
之衝擊,慈濟基金會以「慈善、社會福利」為由,取得道德制高點,企圖轉移環境衝擊焦點,弱
化都市計畫委員對環境保護之堅持,以蒙混過關,此為居心不良之三;本案申請個案變更迄今已
歷5年餘, 96年8月至99年8月整整3年間申請作業幾乎完全停頓,外界以為有高度智慧之「上人」
已指示不要繼續申請開發了,沒想到慈濟基金會於今年9月五都選舉已進入緊鑼密鼓時刻,趁機
又再動起來,台北市都市計畫委員會也乖順的配合,密集開會,擺著一副要快速通過主要計畫之
態勢。唉!究竟慈濟在台北之勢力龐大,會員與志工眾多,一票就是一票,市府官員豈敢輕忽?
慈濟基金會利用此選舉白熱化時刻全力推動本「高度爭議」的「環境破壞」案,很難令人不會有
「趁X打X」與「趁機XX」之聯想,此為居心不良之四。慈濟基金會」設立宗旨之一在於追求
「無災無難」,而「環境保護」為該會一步八法印」之法印之一。本開發案不僅本身暴露於潛在災害
風險地區,且會加重周邊地區之潛在災害風險,以及嚴重破壞環境;因此,本案嚴重違背慈濟基金會
設立宗旨及志業。據悉證嚴上人曾經呼籲「用鼓掌的雙手做環保」、「落實環保意識於日
常生活中」、「常存對大地疼惜的心」,以及多次表達「憂心台灣生態浩劫 」,並且間接反對蘇花高
興建的立場。本案之開發明顯與上人之理念與實踐相違,慈濟基金會執行階層執意要台北市政府都市
計畫委員會通過此「環境破壞案」,勢將陷上人於不義,以及嚴重損害慈濟形象。爰此,謹在此緊急
呼籲慈濟基金會懸崖勒馬,立即撤回本申請案,並向社會道歉,以及立即停止目前之違規使用,將本
基地恢復為池塘或做合乎保護區規定之使用(作者:楊重信/文化大學景觀學系教授、澄社社員)
kuoching1010 wrote:
基地西北及東側山坡地均屬潛在順向坡,北基地西北隅邊緣有基隆斷層經過、南基地東北
側為地下礦坑開採範圍,此基地不折不扣是一處高度環境敏感地區。慈濟基金會於民國86年購地
時明知此基地座落於保護區且其環境敏感性非常高,根本不適宜從事開發行為,而仍購入土地,
並且自94年起再、再而三地,仗著宗教勢力,打著「社會福利之旗幟」,企圖綁架台北市政府都
市計畫委員會同意將該基地變更為「社會福利特定專用區」...(恕刪)


這些都市混淆視聽的說法,經過實際探勘確認不存在了。如過持續使用有錯誤的資料來無限上綱,然後以「仗著政治勢力」抹黑別人「以宗教勢力」推動,這種說法實在有欠商榷。

還有當初慈濟購入這塊土地是因為大有巴士買下福和客運;不料接手福和客運之後才發現,必須額外承接福和客運負債約新台幣14億元,利息沉重;由於無法回頭推掉基隆客運,他只好硬著頭皮同時接手基隆客運與福和客運;1996年,因不堪償債壓力,他一口氣賣掉基隆客運、台北市私立景美綜合醫院與台北市私立內湖綜合醫院等產業(含慈濟現在內湖基地)籌資。

而慈濟當初並未設限要找哪一塊土地,所以才由台北市政府方面接洽認為這塊土地適合慈濟進行開發的,並且保證絕對變更、解編沒有問題。不要倒因為果,總是以一副道貌岸然的態度來指摘慈濟謀取私利,事實上以當初的歷史而言,這些言論是剛好相反的。對於過去的歷史探究不明,以「自以為是」的論點,撰寫並發表假設的意見,這種行為與某名嘴主持人沒有兩樣。

在經過這個接洽並且完成財產點交之後,市政府也順勢徵收慈濟所購買的山坡地,並予以解編了旁邊的這些團體所說的疑有礦坑的土地,開闢了東湖聯絡道路。而疑似有基隆斷層的所在,則剛好是大湖國會山莊所在的地點。請問這兩個建設是否應該要剷平並廢除該公共設施?才合乎這些團體無限上綱之後所言的環保?

真正狹著網路勢力、政治勢力的應該是這些團體,而非反過來先把自己假扮成公正的第三者,然後再繼續以錯誤並且已經被證實是謊言的文宣,率爾撰文抹黑慈濟。個人以為,就算想要為反對而反對,要找理由也請換個還沒有被證實的理由,不要繼續拿一些不存在的議題來操作。此舉在所有的假設的條件,證明不存在的證據都攤在陽光下之後,依然故我為之,實為貽笑大方。

kuoching1010 wrote:
將基地面積限縮於5公頃內,規避環境影響評估,此為存心不良二;...(恕刪)


慈濟以當地居民商討,並且以維護山林現狀的立場,本就只打算整修開發現已開發基地,範圍僅 4.6 公頃;再加以與居民諮商確認要縮減開發土地面積,增加蓄水、養水面積,範圍本就不可能大於 5 公頃,此乃先天條件之限制,何來存心不良之議?

此文予人感受,唯有「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以澄社自命為

1. 學有專長,有厚實的知識基礎﹔
2. 論事理性,有良好分析能力﹔
3. 關懷社會,有純正的動機目的﹔
4. 超然獨立,有足夠的抗壓彈性﹔
5. 有所不為,有高度的反省意願﹔
6. 胸襟開敞,有豁達的處事態度。

此六大條件來看,寫出這樣的文章,對於事實不於與深究,對於歷史不加了解,對於議題缺乏超然洞察平衡調查的能力,心胸狹隘偏頗,只求反省他人而缺法自省審查之涵養等…有違其成立之六大宗旨,不禁令人為之感到汗顏!唯望澄社當中尚有有志之士,復興澄社當初成立之宗旨,對於社賊提出針砭,不要再甘願成為某些政治人物之鷹犬。

楊先生這番言論,不禁讓人質疑其在「針對北投行義路『溫泉產業特定區』都市計畫案」17.65公頃真正高度危險並且真實處於山坡地,並且是破碎地質的開發案當中的角色立場,主張適度開放是否有其他足以「合理化」他的行為的說詞?更甚者,對於關渡平原保護區的開發案的立場,不知道楊先生如何解釋呢?因為這兩個更敏感的議題與慈濟無關,所以得以「以適度為名」進行開發?何謂適度?不知楊先生的標準是如何規範的?

請楊先生謹言慎行,不要做出自己立身處世的標準的相反的行為:「我會不會過度熱中政治,而成為立場或色彩鮮明的御用學者或在野黨之打手?」

也請楊先生好好思考一下自己的學派的標準:「孟森強調是政府應該有大規模有遠見的整體計畫,另外,孟森也承認公共利益之存在,但強調『政府應介入私人的生產領域以及生活領域,提供一個發展的時空框架,作為協調發展之一部分』因此在都市計畫中,不以個別單一單項之公共建設為目地,而是著重建構一個整體框架的政策指導。」然後再看一下自己所寫的文章是否依舊符合自己所該秉持的立場?

楊重信於1994年當時提出的「國土開發利益分配:公平性措施」是孟森派的市場機制的精典論述:楊重信指出:

「台灣地區國土開發利益不公根源為土地使用管制過於嚴格,摧毀市場機能運作,使可供都市發展土地供給無法適時適地增加,此乃造成被容許作為都市發展之土地價值遠高於被限制或禁止發展土地之價值,在此一嚴苛之土地管制使用制度下,土地變更殊為不易,因此幸運者或對土地使用變更具有影響者,可借由土地使用變更而謀取巨額而不勞利得」。

如今楊先生是否正逐漸成為讓這個局勢更加嚴峻的打手之一呢?

http://1224.wwwts.au.edu.tw/ezcatfiles/1224/download/attach/2/teacher033.htm 做100分的大學老師 楊重信

偕同發表意見的「林正修說,『過去20年來,北市的保護區從未開放,不知道為何市府現在卻要開放?』」在此表示深切的質疑。台北市20年來,哪一年沒有任何一個保護區解編?或重新納編?

同時對於姚仁喜先生提議所有保護區不得開發的立場表示更深刻的質疑。姚仁喜先生本身是主持「蘭陽博物館設計」,該案就是在開發保護區。請姚先生表明自己的立場,為何昨是今非?該開發案很明顯的已經對「烏石礁遺址溼地生態」基地西北側地區造成不可回復的的破壞。

而「蘇瑛敏」過去曾為台北縣山坡地開發建築審議委員會委員,開發量體遠大於慈濟內湖園區,不知道是否對於過去主持核准的開發案要如何解釋呢?

對於文化大學環境設計學院長郭瓊瑩在202溼地問題上還強調:「環保跟開發確實可兼顧。只要不動到綠地。」但在慈濟開發案上卻採取相反的立場。不知道哪一個立場才是真實的?

澄社早已失去當初的理想光彩,以澄社為名發表文章,欠缺說服力:

http://ironhorse.coolloud.org.tw/node/13597 澄社走調 論政團體何去何從
http://blog.bcchinese.net/blackjack/archive/2006/10/31/94084.aspx 澄社社員從林忠正涉收賄關說

慈濟應該只做錯一件事情,在這個時候以往昔不介入政治的單純立場提出覆議,乃至於成為各方政治人馬用於拉抬選舉聲勢的標的。

其實我很好奇這些人為什麼對這個變更視而不見?陽明山保變住六之六土地 http://tw.mygo.com/realty/blog/CCIM-MARK/4b0d180270f86 而且,勞苦網也已經偷偷地移除了相關的報導文件。

保變住六之六案於八十三年至八十七年間,市府工務局衛生下水道工程處(衛工處)在歷次會議紀錄中,主張由開發商自行設置集中式污水處理廠及污水收集管線 (附件一),但是市府工務局(衛工處之上級機關)卻同意由衛工處負責興建污水處理廠,並允許開發單位「重劃會」將其列入85.09.10年環境響評估通過之定稿本中(附件二)。因此,本案如有「獨肥財團」情形,應係陳前市長水扁任內(八十三年至八十七年)之市府所為
FLY224 wrote:
那目前所有的統計數據幾乎都一面倒支持蘇花改(蘇花高)你又做何解釋?還是充耳不聞!...(恕刪)


第一個,如果「人本」對於蘇花高直接貫穿學校,影響教學品質、殘害學生受教的權力的規劃,若依舊不聞不問,那我會相當驚訝人本的立場。

第二個,環境資源中心提供了非常多的資訊,用來說明並沒有一面倒的支持蘇花高、蘇花改。有時間請自行過去搜尋他們的網站。

第三個,我到現在都還沒有主張過蘇花改或蘇花高不可以蓋。

我最多只主張無論是蘇花高或是蘇花改都要持續關注道路安全問題,並非蓋好就保證絕對安全。誰敢保證今天蘇花公路的事情不會在蘇花改太魯閣公園境內,大量落石段發生?如果沒有一個良好的預警制度,遺憾還是會發生。誰敢保證北二高走山事件不會在蘇花改發生?誰敢打包票蘇花改高架段的路基,不會如同北宜高在上個颱風來的時候,險些地基流失?

我只會主張道路安全制度的建立是更重要的,就算在 2017 蘇花改真的能夠如期通車,難道這段時間內的蘇花公路道路安全就可以忽略嗎?同樣的問題,如果今天受難者是自己家屬,蒙心自問自己又該如何?生命豈是國賠賠得起的?

第四個,這與慈濟內湖案的等級完全不同。硬要把我冠上反蘇花改的帽子?我想還是免了。再說一次,我個人對於蘇花改、蘇花高的立場至今依然沒有特別偏好或主張。

moya_tseng wrote:
這些都市混淆視聽的說...(恕刪)


多謝你出來指出這些什麼楊先生這類人有問題的文章.
太多人在網路上寫爽的, 罵爽的. 等到一樣一樣立論攤開來看的時候, 才發現是假的.

更妙的是, 一大票人看到在罵慈濟的, 就見獵心喜般的添油加醋的給一起罵下去. 腦袋裡也不管資訊是真的是假的. 反正在網路上罵爽的沒差.
Sony Nex-3, Voigtlander Bessa R2A, Nikon FM2
brexchen wrote:
多謝你出來指出這些什...(恕刪)



「其實很多建商虎視眈眈地等著看。」廖本全說,「就等慈濟開發案一通過,等於是為台北市保護區解禁開大門,那將是城市造災的浩劫。」


這位先生講得太超過了,真正有問題的案子是這一個:「陽明山保護區變住宅區」六之六佔地 50 公頃,現在地主非常多都是大財團、大老闆,面積相當於五個慈濟內湖園區大,而且開發面積是五十公頃全面開發,是慈濟內湖開發的十一倍大,大安森林公園的兩倍大。而且是山坡地,重劃區內有102筆土地坡度部分超過30%以上,21筆土地坡度百分之百超過30%。加上屬於潛在活山地區,近年來被證實為活火山地區。鄰近的崁腳斷層北起萬里海邊,以約北60度東之走向,往西南經崁腳、外雙溪,延伸至士林附近沒入台北盆地沖積層之下。

2006年5月16日「回復為保護區計畫案遭三振出局,陽明山第一類山坡地維持住宅區」就已經確認了,慈濟內湖區開發不開發,通不通過變更,允不允許興建,都和廖先生說的話一點關係都沒有。早在2006年的時候,這個判例早就已經確認了。羅織一個罪名給慈濟戴,不知道廖先生的邏輯怎麼推演的?要扯漫天大謊之前,麻煩請多做一點功課。我想,廖先生對這個判例並不陌生,因為這個案子也是他主導的。為什麼要掩蓋事實來成就自己的謊言呢?

陽明山保變住六之六,全部的面積都在真正的山坡地上,慈濟的案子還只是平原區而已。保六之六真的有斷層,慈濟的案子只有「嘴砲的斷層」。因為慈濟後面沒有龐大的建商勢力,不會有黑道出面去搓湯圓,所以選擇打慈濟比較容易就是了?滿怪的,總是拿一些不符比例原則的事件來和慈濟內湖區的案子比較。

不知道廖先生敢不敢和那些建商和地主好好溝通一下?不要只在一開始的時候叫兩聲,後面就悶不吭聲了。

荒野也搞了一個[反對台北市士林區保變住六之六開發案全民連署],但是連結是沒效的。不知道後面發生什麼事情? :D 如果今天搞一個反對慈濟開發連署有四千人,那有人搞一個支持的,結果有五十萬人支持,那是不是就具有絕對的正當性?如果四千人有正當性,那我倒是滿建議慈濟搞個五十萬人連署支持的 (慈濟為什麼不搞一下啊?我滿好奇的?以慈濟的規模,應該滿容易就可以達到門檻的,而且不用連署那麼久才四千人。因為慈濟十戒最後一條:不參與政治活動,示威遊行?那未來慈濟肯定會繼續被修理好玩的吧!)。同樣了邏輯就可以看得出來,以這種粗糙的民粹連署玩法來凌駕專業的作為評估滿值得商榷的。

張曉風也透露「但她寫信給慈濟上人,到現在還沒有機會見到證嚴上人。」理論上,要見證嚴法師並不難,我見過很多次,也不會有人敢攔截啊。不過證嚴法師很忙,要配合法師的時間,不是非得要法師配合自己不可。人與人之間要有基本的尊重,不是把自己的姿態拉高了,逼迫別人就範。你是要和別人溝通理念,交換意見?或是只要別人什麼都聽你的才對?如果是後者,我是覺得時間可以省下來。

不過聽說證嚴法師好像十八日才在台灣中區行腳回到花蓮,之後這幾天剛好法師在處理水災和地震、火山爆發等後續救災的事情,如果張女士真的覺得有需要和證嚴法師溝通的需要,把一個高姿態等別人拜訪,不如自己搭車去靜思精舍見證嚴法師吧!但是我問了一下慈濟的窗口,他們表示已經和張女士當面溝通過了。或者是張女士覺得層級沒有如同馬先生一樣高規格沒資格和她說話?以前對張女士還頗尊重,現在改觀了。

而且,看起來,20日的座談會,根本也不算是座談會,根本不讓支持與贊成的人說話,只是自顧自的在講些陳腔爛調,這種模式是不可能達到溝通的效果的。不知道那封邀請書寫什麼?該不會寫成「要慈濟到場接受砲轟並認錯」吧?

至於慈濟這個團體本來就滿有趣的,你發文給慈濟,很難會有回應,因為他是一個以地區志工為主體的團體。你發文給內湖聯絡處說不定還會有人和你溝通,但是要派代表參加就難了,因為慈濟不是一個上對下的階層團體,他是一個非常扁平的組織,裡面每一個人都是平等的,也就是一樣大,沒有人可以代替(代表)別人。

你說要為慈濟人說明為什麼不適合開發,找個慈濟人集會的時間到他們的場子去好好溝通,說不定還比較有機會。如果打算用對一般傳統科層式團體那種方法去壓抑慈濟,早點睡比較實際。

就我所知,慈濟的立場是,基金會只會站在輔助社區志工的立場,而不是強制介入主導。如果社區志工認為有需要,而且得到認同,基金會才會幫忙興建;不然就繼續放著。
不知道可不可以

把開發案直接蓋到國光石化廠的預定地

一來內湖保護區 可繼續保留

二來


falco wrote:
不知道可不可以把開發案直接蓋到國光石化廠的預定地...(恕刪)


火燒厝燒過間~

台北市士林區保變住六之六自辦市地重劃案 連署
http://sow.tw/conservation/action/yangming6-6.htm

馬市長環保?■廖本全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5/new/oct/6/today-o5.htm

北市府來函 ■呂登陸(作者為台北市政府環境影響評估審查委員會執行秘書)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5/new/oct/11/today-o7.htm

當然之前我也找到內湖12條土石流潛勢溪流,沒有一條流到慈濟現有的基地。我覺得其實這就是很容易判斷該區是否為環境敏感地區。可參見行政院農委會水土保持局的介紹。
http://246.swcb.gov.tw/School/school-toknew_complete.asp

國家也用這個資訊編列防災預算,而且已經由2007年到2010年都一直採用,所以應該比北市都發局的舊資料要可靠。
其實如果照網路上的言論看,好像這整個開發案都是很草率。不過如果看都委會的歷次紀錄,其實很多相關機關都有參與。同時,可以發現其實慈濟被要求很多東西。除斷層調查外,滯洪池也加大,加做水文模擬等等。

* 臺北市都市計畫委員會 歷次專案小組記錄 發布日期:2010/11/11
http://www.tupc.taipei.gov.tw/ct.asp?xitem=1399009&CtNode=6308&mp=120021

而我想這些淹水的問題在建捷運時就應該通盤考量過了。個人在學校念過一點工程地質跟水文學,這些專家的說法無法讓我信服。只能期待專家們能提出更好的反對理由與理論,讓想要支持的人能夠更安心支持才是。畢竟現在很多東西都會上網,一不小心幹了蠢事,很容易就被大家知道了不是嗎?

當然樓上說慈濟是個很有趣的團體。我也這麼認為,特別是看了這則報導....
島國治水-台灣篇--記取納莉教訓 北市治水九年有成


  • 2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