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

我不要高捷倒店啦

kenchu1109 wrote:
恩 台北人享受全台灣最好的資源
沒有高雄的重工業有今天的台灣?
高污染的產業設在別人的故鄉 繳稅在台北 讓台北人好生活
在反過來罵高雄人蓋條捷運很浪費?
你說呢?這樣算不算惹到別人?...(恕刪)

你哪根筋不對了?台北人有對不起你嗎,不知道你在不平衡什麼
只是強調「台北能、高雄為何不能?
一點意義也沒有,連「台北的媒體」字眼都跑出來...
我認為你有明顯的色彩,就此主題的討論內容來看,已經過度偏頗了

theresel wrote:
是的
多少人口也代表多少稅收
高雄人口已經流失到200萬人了
(台北1200萬人以上)
我就是不明白為什麼當初硬要蓋
是因為台北有所以高雄也要有?
還是為了南北的平衡發展?

不管是以上哪點
都忽略了真正的實用意義
南北平衡發展不會因為一條捷運而平衡
也不應該單單為了平衡而蓋


所以我先前那篇其實是有反諷意味的
若要平衡發展
那台中呢?花蓮呢?台東呢?
蓋了人就會回來嗎?蓋了就得以平衡嗎?
蓋了就表示重視嗎?

台北以外的人不需要老覺得自己被看扁
老是酸台北國東,台北國西

建設本來就是以首都優先,以人口最密集處優先
台北本來就是工作,融資,人口最密集與大量流動的地方
本來就是最需要像捷運這樣的東西
才能紓緩大量流動的通勤人口
其他地區則應視實際需求而建設
而不是為了跟台北比,或是先求有再求好的心態

很多人都愛講台北國
台北沒有比較偉大
但卻是台灣的首都,這是事實
再繼續口口聲聲台北國
不過只是自卑心引起的自大心態而已
...(恕刪)

老實說我會覺的高雄比台北適合居住
單對這篇話題,還是幫她推一下,因為基本上符合我的心聲
台北人很多,易塞車,很多人坐。
高捷,我不希望他倒,因為有高捷,我才會想去高雄玩。我不想這把年紀還騎著機車在大馬路上,很危險(在高雄騎機車超可怕),臉還會變很髒。公車不方便,但是捷運轉公車這方面還不錯。遊樂景點規劃的還不錯,比如有捷運到西子灣。很好啊。要不然都要麻煩朋友載來載去的。總不能以後老年人口多時,還一堆老人騎機車吧。沒有高鐵與高捷,減少我去高雄玩的熱情,太不方便了。
台中捷運,我也不想管他會不會倒,我贊成蓋,因 為每當我回台中時,台中市公車很糟糕又貴。常常等了大於20分鐘,還沒車。不過我想不會蓋吧,即使胡市長講了八年,也沒個影,放棄了。誰叫台中不是啥首善之區,蓋啥都會虧
ALINE
就算高捷破產
市府還是會接手
所以就不用太擔心了
ALINE wrote:
台北人很多,易塞車,...(恕刪)

中捷有要蓋囉,不過沒經過我上班的地方
站點似乎有些荒涼
theresel wrote:
很多人都愛講台北國
台北沒有比較偉大
但卻是台灣的首都,這是事實
再繼續口口聲聲台北國
不過只是自卑心引起的自大心態而已.(恕刪)


呵呵
原來自大的台北國
也是自卑引起的喔
aggregate wrote:
你哪根筋不對了?台北...(恕刪)

其實要講捷運的問題、跟台灣平衡發展的問題,根本就是一個無限迴圈
兩邊在戰的人講話永遠就在那邊輪迴

講的很好,平衡發展不是高雄、台中都給條捷運就能完成的
但是,現在的政府到底有沒有在著重平衡發展??

在這邊吵這麼多也沒用,現在的高捷以及未來的中捷都註定蓋了不會關閉的
精乘5 wrote:
長久完善的公車路網怎...(恕刪)


大眾運輸系統, 本來就是城市基礎建設的一部分, 本來就應該不會賺錢....

如果沒有政府補助經費, 單靠15元的收益, 台北市的公車系統早就廢掉了....


與其都是燒錢, 地方政府要考慮的是"對民眾幫助最大, 花錢但是效益最高的建設"

以公車運輸網和捷運聯絡網來比較, 公車的彈性大, 可以很密集, 缺點就是運量小, 時間不確定
捷運系統則相反...

所以真正要達到最佳效益, 是要兩者相輔相成 --> 人民才能感受到便利性與實用性


現在高捷已經完成了, 只能亡羊補牢 --> 把現有路網建設起來, 把人潮吸引回來
上班族有可能以機車/汽車代步, 學生在理論上不行吧(除非家長載) --> 先把學生族群的習慣改變, 再慢慢擴及到其他族群的需求...

錢是一定要花的, 既然大條的都敢花了, 沒道理省小條的 ~
大眾運輸是社會福利的一環,也是現代化都市必要的建設,試想當人口結構老化,不是每個老年人都有年輕人
陪伴,若要去稍微遠一點的地方該怎麼去呢?

捷運不是單指軌道運輸,也可以是主線軌道支線公車的方式,重點是能夠讓民眾快速便利的使用大眾運輸。

捷運系統規劃是長久之計,許多人說太早蓋捷運其實不對,應該是太晚蓋了,軌道運輸最好是在城市開發初期
就應該規劃甚至蓋好,等到整個都會都已經發展飽和了才蓋,不僅是規劃困難,而且施工不易成本大幅增加,
還會造成交通黑暗期。

如果都市開發初期就建設捷運,住宅區、商業區、工業區規劃分明,人民活動範圍集中在特定區域,都有捷運
站能夠方便通勤,無須自備交通工具。

軌道運輸不是道路交通飽和才在規劃,而是應該在要開發新市鎮時就納入考量。不知道有沒有人想過,每個
人都使用自己的交通工具,會增加多少環境成本? 光是空氣品質就差多少呢? 還有能源重複浪費的問題。

未來能源問題只會越來越嚴重,價格也只會越來越高,現在有能力開車騎車不見得以後也有辦法,眼光要放遠一
點,而且都市如果要發展,第一個面臨的問題就是交通,如果等到道路交通飽和才要建設軌道運輸,說實在已經
慢別的國家好幾年了。
theresel wrote:
台北1200萬人以上

你說明一下你台北的範圍
台北市還是台灣北部
以捷運運範圍來說頂多台北市+台北縣
目前這兩個地方+起來設籍人數為650萬
在加外來人口給你650*1.5頂多1000萬

如果你是說純台北市
260+x=1200
這樣台北市10個人當中約有約有7外地人
hahahrhr wrote:

說的好,一切都是政治因素,話說內捷可以坐了嗎?希望不要讓全國人掉淚.(恕刪)


只有內捷柵湖線嗎?

貓懶可以坐了嗎?

圓環的生意好嗎??

龍山寺地下街還在嗎?

話要是說透支,目屎就悲未離呀~~~~
  • 2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