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預想免試後的情況一下.......德......怎麼評分?誰來評分?還是紅包來評分吧!智......還是考試,而且要怎麼考才公平?難不成以後國中段考也是全區聯考嗎?國中三年不就要聯考18次?體......沒想到未來建中生不但功課要排全國最前,體力也要排前頭群......同"德"育美......還是同"德""群"兩育,另外學校附近應該會多粉多"代客美勞"的新興行業出來可想見的......未來小孩一天24小時一定不夠用未來父母錢賺不夠多,交際手腕不夠好,千萬別對小孩有太多期望
其實一切的問題都出在"數量"教育部沒有辦法將過多的大學關掉,也提出不出辦法的時候就是放給他爛就好了,最受到影響的不會是她們的小孩有錢的小孩都出國當abc台灣大學升學綠早就超過100% 除了聯招以外,很多學校都會搞個獨立招生那些名額是你在聯招率取率看不到的,如果加上去,那真的是閉著眼睛都有學校來形容私校不把教學當重點,只把賺錢當目標,更不會有進去簡單出來難的可能,搞不好還掛著保證入學保證畢業招牌立在那邊.現在大家已經一起嚐到這些苦果了,想想菲律賓,那些來當台勞的 也是一堆大學 碩士畢業,我只看到她們的影子了.
johnlove wrote:免試入學看得是平時的...(恕刪) 照您上面推下拉就是有錢不會想進台大,這次的問題還是在這是國中逐步免試,以設籍抽籤平時成績來申請,變成外在的人來決定。我們的阿扁可是翻了好幾翻阿,至於有沒有要多有錢多有關係,可不可能是由他們與到時學校來來決定。您也是那很許多中的有錢人嘛,窮人或者是一般民眾所謂翻身,不見得要多有錢,只是用一般考試在未來更有能力度日。請問免試會不會大幅增加有錢或相對有錢的人在競爭與運籌帷幄的空間!
再者原本的考試就猶如開放一個競技場,提供場地與應試項目公開給多數人去爭取,管你有錢人想搞啥還是補補補,隨你便。努力就算是勞工的子女一樣有非常好的教育資源。免試呢,一樣讓多數人爭取,除了在校成績,考核的範圍就變得很有空間,首先跟老師最好很麻吉,你未來的申請在他手上耶....就跟討好老闆一樣,會不會做事不見得重要但要會做人 ,孩子做學問求學,請先學做人....,要知道如何投其所好討好老師。每個人天生悟性與個性不一樣,因成長環境也許到以後就變更外向了,但很抱歉,我就是認為您不夠好分數也打了,心裡OS案你還吐我嘲過。而且變得要親自到附設的房間去爭取,天曉得誰做了啥。為了表示公平就像廣設大學一樣,別吵,拿了個糖說各各都有學校念,念私立還補助呦,沒辦法把師資打散,沒本事就乖乖的選其他學校念。不想念,沒關係還有很多例子,沒讀書也可以變有錢人。照這理論要變得更有錢就請別重視第二代教育,難不成是因為嫌錢賺得太多不舒服!國小升國中沒考試有能力的家庭不還是補,許多學子雖然當下很快樂,就很單純自在讀就好了。升上去在程度上的差異就明顯展現出來,小孩子在國小高中啥都不懂,可能還自卑以自己就是比別人笨.....我當初在國中時就差人一大截追得很累。現在國中生高中職五專免試是不是就猶如把考試砍斷,利用人類天生的惰性,小孩子的單純,在拉大彼此間的距離。小孩子能懂這麼多嗎,大人就算懂又能做啥。出社會才發現動用關係權勢更多,這還不夠黑嗎?現在除了幫權貴們與普羅大眾能力拉開外,更幫其他人大開戶籍地、申請免試各個大門。
iimomo wrote:李家同的確是士大夫心...(恕刪) 他的重點不在於「出人頭地唯有讀書」!重點在於所謂的免試升學的評分標準是什麼!除了學校的各科分數外…先不論各校、各師的評分標準不一,才藝 加分比賽 加分.....結果是,小朋友們放學了,還是要去上各種的才藝班(有錢人才上得起),要參加各種的比賽(報名費加一加也不是一般人可以負擔),只為了上各種的明星高中(不是為了學歷?),而這些真的是小朋友的興趣或是小朋友真的有此才能嗎?如此下來不但學生的負擔沒有減輕,才能、才藝沒有得到培養,更由比較的立足點不平等,來決定一個學生能得到的教育資源,這樣的免試升學,真的是好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