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一秒結標前, 先判斷有無自動設定,
如果沒有, 再判斷有無超過該商品的『合理利潤』,
若沒有則由程式設定好的『虛擬投標者』搶標....
這樣的邏輯應該只要學過程式語言的就能寫出,
所以, 如果站方真的要說服別人他們沒有使用機器人下標,
應該要把投標歷程及投標者部分資訊透明化,
所謂部分資訊, 也就是投標者一些基本資料或IP,(部分較敏感資料可以隱藏)
當然也許有人會砲, 基本資料或是IP也能作假呀...
沒錯, 雖然基本資料可作假, 但至少比只做個虛擬帳號增加作假的困難度吧?
而且將來真的要請警調單位調查, 業者也要能舉出所有帳號是真實存在的,
如果有虛擬帳號, 業者恐怕觸犯詐欺罪刑...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