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希望有一个自由的论坛能有看到海峡對岸真實的想法.
粗略的翻了好幾樓覺得這個环境很不錯.平時看帖子動不動就扯到政治上去很無聊.特意過來做客注冊了一個ID,說說自己的感覺.
住在上海有七八年之久首先談談自己居住的城市.
变化真的蛮大的,喜憂參半。
喜的是城市硬件上改善了不少。道路寬大了、地鐵四通八達、高樓在黃浦江兩岸一棟棟此起彼伏。大有趕超香港的勢頭(這一點我不敢茍同)。服務葉也更加正規,但是一切向錢看其。這源於作為大陸經濟的發動機、政府的稅收大戶,政策上的傾向性以及地緣優勢.....etc。
憂的是人文素質確遲遲未見提高,這點作為教育制度上長久的缺陷被越放越大,成了致命傷。歷史上有八股文之說,在我看來大陸的教育模式仍然沒有拜托封建時代的巨大慣性,但如果深究一下,那么甚至可以部分歸罪與文革的傷痛,這點不多說了。
隨地吐痰、甚至大小便、公共場合大聲喧嘩(部分是由於各地民風所致不可完全歸於素質差)、以及我最痛恨的地域歧視(這點在大陸各地都有程度上不一罷了)。
對於臺灣礙於時間關係一直未能成行。但是通過與臺灣同事的共事也多少能瞭解一些。
其實早就知道臺灣同胞很具有工作狂的特質。對工作很拼,很投入,臺灣能迅速崛起也很大程度上歸於此幾代人的奮鬥。我個人做不到全身心投入工作,更希望以一種相對輕鬆來過生活。對於台資企業,這邊人普遍感覺同樣是職員,大陸方很難得到升職,核心職位也不會輪到你來做,我希望求證臺灣同胞在大陸有過工作經歷的。
現在的大陸媒體對於臺灣的新聞大多關注于藍綠正營,卻很少展現臺灣的生活,這很令人遺憾,對於新聞的自由大陸方面限制頗多。
前些日子的google撤離事件,長久以來國家防火牆GFW是老生常談了。我其實要求不高,就是想看看臺灣街頭巷尾民眾是怎麼生活了,吃什麽早點,流行什麽,打什麽電動,有什麽娛樂活動.......
希望有机会能过来走走...
purplesnail wrote:
講話溫柔婉約的中國人還沒有遇到...(恕刪)
在人文素養方面,大陸的平均水平的確不如台灣,這是事實。
但另一方面,以偏概全的話總是很流行。不是僅針對你一個人,的確是一個普遍現象。
在國外,會聽到很多人說中國人如何如何臟,都不會排隊,都吐痰等等。
而在大陸自身呢,很多人又在說河南人如何如何差,陝北人如何臟,東北人男盜女娼,上海人都很小氣等等,不一而足。類似地,還經常還會聽到有很多人說韓國人如何如何,黑人如何如何。
舉個例子,如果你家鄰居裸奔,你會聽到“有人裸奔!”而不說“台灣人裸奔!”
而如果是一個大陸人裸奔,你會聽到“426裸奔!”,而不是“有人裸奔”。
同樣一件事,如果是一個台灣人幹的,台灣人都會它當成個體的笑話來看。
如果是一個大陸人幹的,卻會有部分台灣人把它當成一個群體的笑話來看,
要是有一天,你聽到外星人把地球人用幾個詞就概括了。
你可能也會說:“嘿!地球很大,地球人也千差萬別的,不要那麼極端好不好!”
再比如排隊這件事,最容易被人記在心裡的是那些低素質插隊的人群。
而那些即使要忍受5分鐘變成15分鐘的煩惱,還是很緊定地排下去的人群,卻通常會被忽視。
反過來說,台灣人的素養真的就都一般高嗎?
有些台灣人到了大陸,不也是隨波逐流,做一些在台灣不會做的事嗎。
而很多大陸人,你可以看到他們總是在堅持做正確的事,而且是真正經歷過心靈的考驗。
也就是說,因為台灣的潮水高,很多事都不容易表露出來而已。
當潮水低的時候,才能看出誰在裸泳。
我個人覺得,要把一個人真正當成一個人來看待就好了,不要用地域來區別。
最後,說到“講話溫柔婉約的中國人”,雖然我會經常遇到一些粗野的人士,但我的朋友大都很文雅。
不知道你為什麼從來遇不到?是周邊環境使然?還是高高在上的心理使你更喜歡看到、記住一些讓你產生優越感的事物呢?
A.Z. wrote:
在人文素養方面,大陸...(恕刪)
或許台灣人「平均」素質比大陸高。
但,我覺得也只「高那麼一點點」
亂都垃圾、沒有公德心、自私等太多了。
剛看看那被雜物佔滿的騎樓,還沒綠燈就過馬路,這種例子我幾乎天天看到。
要比素質請跟「平均」較高的日本人比,
不是在比爛的。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