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哥哥 wrote:
問問有沒有聽過「梁凱恩」這個人,在下的高職同學…
我知道這個人
算是陳安之成功學課程的同學
雖然我跟他不熟 我同事有買他的書
好像跑去大陸了是嗎?
BTW,陳安之雖然也因為錢的糾紛跑去大陸了
不過他的觀念讓我有現在的小小成就
永久 安麗 Nuskin 美兆 偉新 美樂家 我都接觸過
我看到第10頁為止好像沒人提到
賣靈骨塔的 負責人好像也是叫王宗立
用的手法都差不多 取跟大公司很接近的名字
然後跟名人拍照藉以提高自己價值
號稱買了2年 可以退 實際是根本不能退
我同學還在裡面當了好幾年員工 後來才覺悟
而且還會漲價原本一個5萬 變7萬
前幾年有個12金釵透過婚友社
誆騙一堆電子工程師買塔位 好像也是他們這一個集團
前陣子又看到新聞說王宗立又因同樣事件被告
不過我想這種暴利的事業 他是不會停的
反正有無數剛畢業不懂世事的畢業生
我突然想到已經10年左右沒人找我聽傳直銷了
這種事似乎都發生在剛出社會那幾年
還有那些號稱收入幾十萬的上線真的很小氣

為何多數人不會懷疑傳統通路?
其實這個問題也有很大的討論空間
當然其中包括非常多社會、經濟及政治結構因素等
但是要做研究實在是我能力之外Orz
不過可以舉個簡單例子稍作參考:
在馬來西亞這個國家
土地面積是台灣九倍大 人口比台灣略少
列屬於開發中國家 同時也名列"新金磚十一國"之一
然而在馬來西亞這個地方 自從傳銷剛傳入國內之際
隨即訂定相關法令 對於傳銷法令限制非常嚴格
每年審核一次 若是不達標準則撤銷執照並勒令停止業務行為
所以實際上能通過層層考驗而在當地留下來的傳銷公司大多屬正派公司
同時在這樣的法律、文化環境之下 相對的也造就馬來西亞傳銷市場之成熟
所以
在馬來西亞 與當地不管是馬來人、華人等人談論傳銷
他們只會問你:你們的主力產品是什麼?
老鼠會是什麼他們根本不懂...=.=
選傳銷要看的鐵三角:公司、產品、制度
基本上他們會先問"產品"
在當地.."公司"一角基本上由於上述因素的關係
他們不太會有什麼太大的懷疑了
只會較想了解產品的競爭力及市場獲利性
因為
在他們的觀念之中認為:
『傳銷不是人人可以做的起來的 但是可以賺大錢』
相對的在台灣 為什麼觀念這麼差?
其實是因為『刻板印象』及傳銷最根本精神的『口耳相傳』:
約民國60年左右 當時傳銷傳入台灣 可是並無受到完善法令的制約
於是乎許多傳銷公司相繼冒出
但是由於不受到法令的保護 開始有公司純玩制度、拉人頭
也就產生了所謂的"吸金公司"、"非法集團"等傳銷公司
最著名的就是民國67年時的"台家事件"
由於受害的人太多 一堆人被騙 政府及各單位開始注意
可是為時已晚 投資人資金一去不復返 從此"傳銷=老鼠會"大為流傳
傳銷公司=老鼠會 變成了刻板印象
民國67年至今也有28個年頭了
當時受騙的大多數都是我的父母這一代(小弟21歲)
實際上 如果觀看文章的您現在正值28歲
當老鼠會事件在台灣上演的時候 其實您還只是個受精卵罷了
受精卵對於任何事情是不會有成見的
但是 為什麼到了我們這一代 傳銷=老鼠會還是深植我們的印象之中呢?
絕大多數的原因 是因為父母的教育 因為他們有受騙的經驗
於是告訴我們 如果以後有碰到傳銷公司 那是老鼠會 不要被騙
就像我們現在的詐騙集團一樣 未來我們也會告訴我們的下一代
如果接到不明電話 告訴你要去ATM做些奇怪操作的話 那是詐騙集團
不要被騙囉 道理其實都一樣
傳銷公司=老鼠會 就這樣口耳相傳
但是即使如此 一直到了現在
台灣的傳銷雖然已在民國81年訂定法令
但是其實台灣的傳銷公司要合法營運 只需要報備即可
什麼叫報備即可?
就是說 你只要有報備 沒人出事就暫時合法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
當然還是有一堆不好的、違法的行為與公司在台灣的傳銷界流竄
行為的規範有三類:法律的約束、文化的約束、良心的約束
許多年輕稍欠經歷的青年 被金錢所誘惑 又受到上線的鼓吹
表面上的合法、組織文化的影響、良心的違背
就造就了這些青年在懵懵懂懂的狀況之下進入了
不是人人都能成功的傳銷市場、傳銷公司
許多人不明不白的在自己不懂的情況下
失去了金錢
失去了時間
也失去了人脈
於是驚覺受騙上當 氣呼呼的退出傳銷界
然後又再次發揮人的本性 『口耳相傳』
傳遞自己的失敗經驗 深勸友人千萬別輕易相信傳銷
因為公司不好、文化不好、產品不好、所以傳銷不好
傳銷公司=老鼠會 再次口耳相傳
傳銷在台灣複雜的發展史 刻板印象加上口耳相傳
簡直就是火上加油.. 一直到現在 仍然還是有很多我個人都不喜歡的公司
低價高賣、鼓勵囤貨、純玩制度拉人頭
但是實際上 傳統通路還不是有許許多多的騙局!?
傳統通路的懷疑還是會有的 只是相較之下 傳銷陷阱更多
而攤開來看其實本質都相同的
就我看來..傳銷在台灣為何觀念遲遲無法明朗
就是 刻板印象>口耳相傳>惡性循環>口耳相傳>????...
傳銷在台灣就像學校一樣
學校會有很多的好學校 也會有爛學校
但即使是一間爛學校
裡面還是會有好班級
不過在好班級裡面還是會有壞學生罷了
道理就這麼簡單
只是這樣的狀況已經透過傳銷公司以及傳銷人不斷的努力
下一個十年 我不敢像某版友說的那樣"絕對會進入家家戶戶"
但是我相信 至少傳銷在台灣的觀念會有轉變的^^
與其拒於千里之外 不如了解它
因為就算你不了解它 它也不會因為你而停下..
王永慶的長庚集團底下有一個長庚生技 主要是在研發生物科技產品
促進新世代人類的健康 透過長庚集團的強大背景做為後盾
最後再與全中國最大的直銷公司『天獅集團』合作 以"人"打造通路
那麼 傳銷公司不好嗎?傳銷賣的產品不好嗎?作傳銷的人很爛嗎?
相信各位老爺夫人心中各有答案
雖然傳銷不是人人都能成功的
但是它提供的是給每一個人一個平等的機會
所以 不了解傳直銷的朋友 真心建議您先了解它
初探傳銷的朋友我會建議您先了解某兩家公司(可來信 非廣告) 不是要您去從事
只是透過實際了解一些直銷事業 相信會比紙上談兵還來的有收穫
以後您的朋友或下一代談起直銷時 您也能夠給予其相當多有建設性的輔導
直銷事業公平、公開、公正
直銷事業合情、合理、合法
雖然不是人人都能成功 但是人人都有機會
再來
許多朋友排斥傳銷的一些問題
1.認為是不正當的工作
2.無底薪
3.無員工應有福利
4.上線抽成
5.囤貨
6.要先掏錢才能做
其實講的都沒錯
非常正確
只是
這就是一種標準"受雇者"觀點
假設跳脫這種觀點來思考 其實也沒那麼複雜
但也無須闡述什麼"老闆"的觀點
如果用一種"合夥關係"的思考模式呢?
假設我現在要賣雞排 打算開一家雞排店
然後再請兩個工讀生來幫忙
也整合了雞排供應商、耗材供應商等上游來合作
跟4Q雞排也簽訂了加盟合約
一切沒問題開始做生意
實際上我也沒有底薪
實際上我也沒有所謂的員工福利
實際上我的每月營業額還是得一直給上游抽成 包含4Q合約
實際上我冷凍庫裡也存了很多物料
實際上我也是先掏錢才能開幕 我還有可能要借貸一些
這樣我做的可能算不正常的工作(?)
反觀我的工讀生
他可能有底薪
他可能有員工福利
他可能不用給我抽成
他可能不用買一個冰箱裡面有庫存才能來打工
他可能不需要花錢就可以來就職
只是他唸到大學一小時只值80賣給了我
這樣他做的就的確是一份正常的工作
如我之前所說的..
傳銷只是一種通路罷了
通路分三種
天、地、人
"天"的通路舉凡:亞貓拍賣、廣播傳撥、陰森購物 etc..
"地"的通路舉凡:燦棍3C、8-12、天天都騙你 etc..
結果用天、地打通路就叫正常
用人打通路就叫老鼠會^^
最後分享我覺得不錯的幾句話
態度決定高度
格局決定結局
引用: http://tw.myblog.yahoo.com/jw!ywXRazSLGUU56rWD1X20wQ--/article?mid=92&pk=%E5%82%B3%E9%8A%B7
去聽過直銷大會,也遇到一些賣保險的人
發覺一件事,產品本身沒錯,錯的是人,也就是推銷的業務員
謀些業務,嘴巴真是厲害,把產品說的多好多好,
不管怎樣就是強迫你要買,或是用人情攻勢連哄帶騙,不買會後悔等
也不管你月入多少,經濟狀況好不好,就是要你買貴貴的保險
而有人本來月入4-5萬的,日子可以過的不錯,但被每年高額的保險費給套牢
只能過著很一般的日子,而保險這玩意,就是要等發生才會開始有回饋到自己身上
解約也沒剩多少錢,一直保下去,又要花高額的錢
但是保險跟直銷的產品本身就沒錯,錯的是某些業務員
很多業務根本只為了眼前的利益,狂推銷高額產品
或推銷不適用的產品給客人,根本沒為客人著想,到底適不適合、需不需要
所以到現在直銷跟保險,才會被很多人討厭吧!
蓓兒丹娣 wrote:
所以JasonQ大很...(恕刪)
以身為一個醫療工作者和一位直銷商的角度來說,我覺得蓓兒大是抱持著一個蠻正確的態度來看待自己和自己所做的事情。
直銷就只是個能夠賺到錢的機會的工具!就是這樣而已,沒啥了不起的。
在台灣,能夠不做直銷賺到月入幾百萬的人一大把!
只是差別在於你認不認識這些人而已,還有你自己是不是這些人而已。
做直銷,有機會!但不保證絕對能!
一堆人會反感,就是誇大不實以及夢想極大化!
要做到成功,背後有很多的艱辛是不足以在這麼短的篇幅內說說完的。
說到產品部份,吃的就是吃的!用的就是用的!任何一個頭腦清楚的人都能夠分辨誇大不實的騙術。
這世上沒有仙丹,唯一被稱作為仙丹的就是5、60年代的美國仙丹--類固醇。
至今也已經被限制其用途,非到不可時醫師也不會開固醇類藥物給你吃。
歐美人士有做健康檢查的習慣,若有了解的人會知道他們癌症的檢出率比台灣高...大部分都是因為他們有這種好習慣。
要是台灣也像歐美那樣,那麼第一個受到衝擊的會是醫療院所。
因為只要早期發現幾乎都能早期治療好,所以根本不需要這麼多間醫院。
歐美人士也有吃營養食品的習慣,但也因為他們的飲食實在過於大魚大肉...所以...慢性病還是很多。
若醫學終極發展的目標是指有著健康且長壽的話,以現在的醫療科技來說...顯然我們都錯過些什麼!
我個人只是覺得,為何平均壽命延長但疾病沒有消失?
有些人甚至病死在醫院裡頭,這可是件很悲慘的事情!
但小弟也要在這邊講,你會上醫院除了急症和意外之外...
要是你是因為某種慢性疾病像是後天性的高血壓、糖尿病、肥胖...等等的原因上醫院求診。
那就只表示一件事情,你沒有善待自己的身體,而且你對於你身體的了解遠低於對手機產品的了解。
健康這件事情,有很大一部份的責任在於你自己身上!
若有個管道或是演講能夠讓你多了解這部份的知識,那真的應該多去上課。
而不是只在家裡上上網或看電視所得到的片面健康資訊就認為自己很懂!
若每個人都能透過這樣的方式就能非常了解自己的身體,我們這種人就不用花這麼多年在學校裡頭。
你要對你自己的身體負責!
各類的直銷公司都有在賣營養食品,也有其相關的營養知識等課程。
我實在很建議大家有空多去上這種課,因為要講到營養就不得不講到一些生理學的基礎。
多聽過幾次之後,最起碼你會對生理有一定的認識和了解。
這是聽這些課的目的,在於獲得知識,不在於買東西。
在於你能夠知道如何使用一些產品或是一些工具來善待你自己的身體,而不是僅僅接受電視廣告和講台上的騙術。
問題是你不夠了解就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
通常慢性疾病不是一兩天造成的,同樣地,健康的身體也是如此。
基本上,沒人逼你和拿槍指著你要買什麼東西..要不要掏錢那是你自己的決定。
本身會做直銷也無非是出自於對於上班族的厭倦和厭惡醫院和公司內的惡鬥。
出社會近十年,曾被鬥垮離職過,但不曾很風光過!有稍微威風過一段短時間。
職場如官場、商場如戰場。
撐得久的人最後都會是贏家,端看你選擇在哪裡而已...
美兆的健檢系統真的已經打出名號來了!
這可是我的健檢業朋友聊天會聊到的事情,只是很多東西不是業內人就不會知道的事情。
在直銷這個圈子裡頭,要以正確的做法來做它不是不行...只是會比較慢!
就看你寧願慢一點還是寧願忍受公司內制度的不公..個人的選擇而已,無所謂好壞對錯。
我個人是覺得,一件事情都有兩面!
有壞的就會有好的,有不正確的就會有正確的,有喜歡的就會有不喜歡的。
但是若以自己個人的論點就去說這件事情是錯誤的、不好的...那就是主觀。
當然,反之亦然。
若一件事情沒有聽過三方面各種不同的看法就聽信它,那麼就是對於真實不夠了解。
這是猶太人的書中所闡述的觀念,個人很認同這樣的做法~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