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7803 wrote:
曾經,我跟一位非常有錢的慈濟地主在聊天,他很炫耀的告訴我,他進去慈濟後也認識某些企業家也一起「捐錢」給慈濟「積德」做善事,他的言語中,彷彿是在說「在慈濟錢捐的越多就越有地位,積的大德是最高級的,是那種能進入天堂的金字塔階層」(恕刪)
感覺像是梁武帝在跟達摩的對話內容
武帝問曰:「朕即位已來,造寺寫經不可勝記,有何功德?」
達摩回曰:「並無功德.」
武帝:「何以無功德?」
達摩:「此但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如影隨形,雖有非實.」
如果真要高調,我反而比較欣賞對岸的標哥
小綠子0822 wrote:
很少人能把自心修到聖人境界,絕大部分的人都是凡夫,都有煩惱,
所以有種種的摩擦與欲心,凡事都有總別之分,
絕大部分的人又把眼睛只看那別的境相上,忽略了總的境相,
例如大家現在討論的慈濟,只看到某某人捐大筆的錢只是為了怎樣,
蓋了這麼大的靜思堂,只看到價值不斐,不該亂花大家善心捐獻的錢,
我們都有自己的想法,由自己的想法去看別人所作的事情,有時候不一定是正確的,
但是總的境相來說呢,大家有看到慈濟所作的事情嗎?
所秉持的宗旨是什麼?在有災難發生慈濟總是第一個到現場,
慈濟秉持的意念,想法與行為是行善的,總相是以行善為出發點,
如果只專注在別相,因為這樣而影響自己,實在是沒有必要,而且也划不來,
凡事都可以觀功念恩與觀過念怨,差別是自己有沒有看到自己的這一點...(恕刪)
iamdarlong0315 wrote:
您說的沒錯!只不過很...(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