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

假設現在是三國前期, 你想加入哪個陣營?

過鹹水 wrote:
回去前記得帶...(恕刪)


讚~~同意!!!

真的要多攜帶一些歷史課本回去...


看完大大的回話~~我一直笑不停XD

風城雲 wrote:
漢朝末年當時仍是用隸書,字體比較肥胖的這種

楷書是魏的鍾繇所開始流行之端

篆體是秦朝李斯發明的,秦漢很近,所以大概都會用


原來如此. 風城雲大真有考據史實的精神. 如此說來, 三國時期篆隸楷都能通用, 就像現在繁體簡體都被接受一樣吧.
AthenaNeptune wrote:
除了分析出頭機會, ...(恕刪)


除了魏、吳、蜀三大陣營可大顯身手之外,有些人想要其它勢力如劉璋之類的地方搏功名。
只是…那些偏安的勢力,除了比較少戰爭之外,大部份都犯了中國人的老毛病…「內鬥」!

舉例像劉表,偏安荊州才一陣子,蔡瑁一伙人就爭權了,劉璋偏安也有張松、黃權內鬥。
想要見到老闆也得靠對邊~~!要不然還沒在歷史留名,就先在石碑上留名了。

若連張松、黃權、蔡瑁等輩都沒法相處,我想…去三大陣營跟那些經大風大浪的文官、武將們,我會被電假的吧,被幹譙的第一句話:「爾等小輩!………」。

去吳、蜀比較好吧,他們都有對外的一致目標,比較單純點,在魏真的不好,除了老闆本身愛猜忌,老闆底下的兒子、權臣們各都有勢力,尤其是司馬懿…對一個早想反叛的權臣,真不曉得要如何跟他相處。也不曉得他把你當同事還是敵人,搞不好只是棋子,自已怎麼掛都不知道。

把雲體風身之術練好,不管在哪個陣營,隨時掌握鬥仙術、仙氣發勁之術....等絕活,
都會有出人頭地的機會的 (有機會還可跟武勝關羽或呂布過過招)

AthenaNeptune wrote:
除了分析出頭機會, 我覺得找個能共患難也能共安樂的老闆很重要. 另外, 投降(被併購)要看情況, 荊州劉表的二兒子就被軟禁賜死了.


劉表二兒子跟劉禪有的比...
而且~劉表舊屬降曹後也是一堆人混的不錯 如~文聘

加上~貴版開文已假設自己是文武全才 而不是根廢材
降曹後~還是會有一定發展機會

至於投蜀...劉備用人前兩名士關羽跟張飛 第三名跌破眼鏡是魏延
在蜀要發達也是要等劉備死後 才能跟孔明一樣有展翅的機會
那時...又回到前篇討論蜀該不該北伐 又如何力挽狂瀾

投吳...赤壁後只剩一大型戰爭 就是砍關羽爭荊州
武將要出頭機會又更難了 唯一機會剩文官拼治績
.
.
.
不過~投吳有可能讓自己後代活最久
五胡亂華時期 揚州算很安全了

有板友說投偏安小勢力 都有內鬥問題
但~自古以來又有多少朝代沒派系鬥爭呢???
When the Nazis came for the communists, I remained silent; I was not a communi
yqaz wrote:
劉表二兒子跟劉禪有的比...
而且~劉表舊屬降曹後也是一堆人混的不錯 如~文聘...(恕刪)


哈哈哈…我只是覺得大家讀演義和史實久了,只知道主要人物,以為一加入就能和主要人物共事。
就算本身是文武雙全…在各個陣營中要能見到老闆的面,除非你本身是「名士」。

若不是「名士」,要一步一步爬到受到重用之前,也是要和同事競爭,就算在和敵國打仗…也有可能被自已人陷害(不供糧、不派兵、供給錯誤情報等),到死了搞不好還見不到老闆一面,嗯…搞不好連丞相也見不到。
Mr. Eason wrote :
yqaz wrote:
劉表二兒子跟劉禪有的比...
而且~劉表舊屬降曹後也是一堆人混的不錯 如~文聘...(恕刪)



哈哈哈…我只是覺得大家讀演義和史實久了,只知道主要人物,以為一加入就能和主要人物共事。

就算本身是文武雙全…在各個陣營中要能見到老闆的面,除非你本身是「名士」,一步一步爬到受到重用之前,也是要和同事競爭,就算在和敵國打仗…也有可能被自已人陷害(不供糧、不派兵、供給錯誤情報等),到死了搞不好還見不到老闆一面,嗯…搞不好連丞相也見不到。...(恕刪)



這時候書就要拿出來翻了,要怎樣驅吉避兇,搞不好對方再想什麽你都猜到了。

過鹹水 wrote:
這時候書就要拿出來翻了,要怎樣驅吉避兇,搞不好對方再想什麽你都猜到了...(恕刪)


那你那本書得記載的非常非常詳細才行…

大部份的書只記載事件發生的結果,而沒有過程,要不就是過程只是大略說明,而對人物的描述,也是後世的推論,若真的和他們相處,搞不好會讓你推翻之前對他的想法。

結果只能從書上得到的,只有百分之百的事件結果,並不能代表一定能驅吉避兇,舉個有趣例子,假使你知道加入魏陣營的某個戰役會打勝仗,領軍的是張遼,結果很高興的加入這個必勝的戰爭,卻得到領兵當誘餌的任務,必需要靠你的徹底失敗才能換取勝利,嗯…這時要怎麼當一個棋盤上被捨棄的兵,這是個學問。


Mr. Eason wrote:
除了魏、吳、蜀三大陣營可大顯身手之外,有些人想要其它勢力如劉璋之類的地方搏功名。
只是…那些偏安的勢力,除了比較少戰爭之外,大部份都犯了中國人的老毛病…「內鬥」!

舉例像劉表,偏安荊州才一陣子,蔡瑁一伙人就爭權了,劉璋偏安也有張松、黃權內鬥。
想要見到老闆也得靠對邊~~!要不然還沒在歷史留名,就先在石碑上留名了。

若連張松、黃權、蔡瑁等輩都沒法相處,我想…去三大陣營跟那些經大風大浪的文官、武將們,我會被電假的吧,被幹譙的第一句話:「爾等小輩!………」。

去吳、蜀比較好吧,他們都有對外的一致目標,比較單純點,在魏真的不好,除了老闆本身愛猜忌,老闆底下的兒子、權臣們各都有勢力,尤其是司馬懿…對一個早想反叛的權臣,真不曉得要如何跟他相處。也不曉得他把你當同事還是敵人,搞不好只是棋子,自已怎麼掛都不知道。



現在談加入哪個陣營, 勉強有個優勢, 就是當"事後諸葛"
先知道誰好猜忌, 誰容不下功臣, 誰善待下屬察納雅言, 誰剛愎自用難以共事. 哪些關鍵戰役如何發展, 哪些危地不可近. 哪些事件發生前, 該早早求去, 以求全身而退.

三國史之所以引人入勝, 實在是當代人物太精采了, 讓人神往阿.

Mr. Eason wrote:
哈哈哈…我只是覺得大家讀演義和史實久了,只知道主要人物,以為一加入就能和主要人物共事。
就算本身是文武雙全…在各個陣營中要能見到老闆的面,除非你本身是「名士」。

若不是「名士」,要一步一步爬到受到重用之前,也是要和同事競爭,就算在和敵國打仗…也有可能被自已人陷害(不供糧、不派兵、供給錯誤情報等),到死了搞不好還見不到老闆一面,嗯…搞不好連丞相也見不到。


這一版是想看看, 現代熱血青年們, 會怎麼選老闆和戰友. 赤壁後的三國, 正好是三個差異化很大的陣營, 因此拿來做典範.

確實, 在哪個時代都要競爭, 都有可能發展不如人意. 但還是要熱血阿.
  • 1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