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yclo0916 wrote:
我同事說正常阿 他們...(恕刪)
幾個月前,我才慕名去吃了一碗牛肉麵,夭壽骨。
有些店面,廚餘收的太乾淨、有秩序,就需特別注意了。如沒有特意擺放的廚餘桶,餐盤回收動作太優雅,如大牛老闆老闆娘一般,原來是為了再利用。一般都是快速將殘渣通通倒在一起,餐盤歸類洗(或免洗餐具),殘渣當然倒到廚餘桶子。廚餘業者也是回收去飼養豬隻用的。
有時用餐時,可稍微注意一下。
如牛肉塊是否形狀、切法都一樣,大小一致。若有特別裁剪過或軟硬混搭,那真的就要稍微留意了。
雜菜(菜尾)業怎會是稽查重點呢?去傳統市場看看,賣雜菜的已經非常少(觀感與衛生?),少到看不見。有些都還是自己煮的。取其俗名罷了。原有菜尾的一大來源--辦桌,現在也因為主人們都會主動發熱湯塑膠袋,大部分都被客人打包回去了。
反而是大家提的:火鍋店、自助餐、牛排館,及一般餐館、小吃攤等,才是重點吧。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