鵝竿將 wrote:
台灣一年流多少錢給韓...(恕刪)
我不買南韓貨
國貨我也是看產品才買
寧可多花點錢買日貨
就算想支持國貨
慣老闆賺到錢會分一點給勞工嗎
慣老板賺到錢會想做品牌嗎
慣老闆賺到錢只想代工不想研發
慣老板只想出走壓政府
真要出走又不敢
要他們連根拔起出走敢嗎
出走後欠錢快還不要在跟台灣借錢
先向銀行借個上千億, 前幾年認真點做, 才能繼續向銀行借更多, 然後慢慢放給它爛.
幾年後, 反正一年都己經虧五,六百億,
帳面上一年多賠個幾億, 甚至是幾十億, 也才差個幾%, 想查出來也不容易.
這些差額...呵呵...

然後再繼續向銀行說要抒困, 多借個幾百億, 說幾年後會還就好!
事實上早就看出遲早要倒了, 這些錢又何必白費??? 好好分配, 上層關係打點好就好啦!!
過個幾年, 無法再持續下去, 就全民買單打消銀行呆帳就好啦!! 乾淨俐落又合法!
至於經營不下去的理由? 全球景氣老是不佳, 韓國又一直打壓嘛!!

這才是台灣人的技術!! 鈔票繼續數得笑呵呵....



以上劇本如有雷同, 純屬巧合啦!!
ryox22001 wrote:
我覺得這文章寫得很好...
DRAM本來就是半導體產業中最接近傳統產業的領域。很多人說台灣
廠商沒有掌握核心技術是競爭落敗的關鍵因素,但是其實DRAM根本沒什
麼技術門檻,台灣廠商之所以得買技術授權是受限於專利法。不管專利
法的話,幾個電機系研究生做個專題,利用奈米元件實驗室 (NDL)的儀
器就可以掌握製程技術,(恕刪)
由此看來
那個由 ptt 轉來的可以說是整篇廢文了
甚麼 dram 沒有技術門檻
找個研究生進 NDL 就可以做得出來
廢話,都告訴你該怎麼做了,你當然依樣畫葫蘆就可以做得出來
台灣就是太多這種出錢買答案就能做得出來的心態
所以,雖然dram起步比韓國早,但一路取經的結果,
關鍵技術都在韓國人手上,然後被韓國打敗
技術....能從無到有掌握專利在來講吧
讓你做出來好了,良率成本?
再從科技源頭的教育看
學生出國去經回來當教授在教學生出國取經回國再聘為教授如此無窮循環
西餐妹愛吃西餐,教育界也愛吃西餐呀
台灣就是這樣玩輸韓國的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