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幾年前我也是住宿學生,是新聞報導所說4成當中沒有門禁的學校。正確來說不是沒有門禁,只是我就讀學校的門禁是指非住宿學生不得進入宿舍,目的是為了保護住宿學生的人身安全、宿舍安寧以及住宿學生的權益,後者是因為不少學校非住宿學生上完體育課後混入宿舍使用衛浴設備洗澡、到交誼廳看電視、打球等,除了產生額外的電費、水費、瓦斯費、其他費用的支出,最後還是得由校方負擔外,也造成住宿學生要多花時間等候使用設備或因催促而縮減使用設備的時間。
我贊同大學設立必要且合理的宿舍門禁,但是門禁目的要正當,管制方法要具備必要性與合理性。例如,為了保護宿舍內住宿學生的人身安全,使用電子感應系統;又或者為了維持宿舍的夜間安寧,晚間12點過後關閉交誼廳電視。
時間上的門禁到底是為了達成什麼樣的目的?為了使住宿學生不要逾時在外逗留不歸,而達到保護學生的安全,可以給學生家長交代?那沒有住宿的學生學校是不是也應該基於相同的理由,每日派人查訪確認非住宿學生是否回到租屋處或自家住宅?所以以保護住宿學生的人身安全作為門禁的理由,似乎還不夠充分。另一方面,如果說是為了保護學校財產免於遭濫用,那麼是否意指非門禁時段非住宿學生也可以自由進出宿舍?最後,門禁是為了維護門禁時段內宿舍內的住宿安寧?晚回宿舍雖然通常意味著晚睡,有可能影響已就寢的人(但還是可以降低影響程度),但就算所有住宿學生都在門禁時間前返回,宿舍內的人就不會影響準備或已經就寢的人?換言之,影響到住宿安寧的情況並不是門禁時間內進出宿舍門口的聲音,而是住宿學生是不是遵守宿舍生活公約、尊重他人權利,即放輕音量儘可能不影響他人,否則,三更半夜未就寢的人還是有可能大聲講電話、打電動干擾他人睡眠。
門禁有沒有必要,應當是開放的議題,而不是以「不喜歡,就搬出去」作為支持門禁的理由。應該遵守團體內部訂定的規範,是在該團體內生活的前提,但不代表團體的規範都不能討論、反省及檢討。團體內長期以來既有的制度或現象,不代表就是合理的、正確的,不認同既有制度或現象的人當然可以提出不同意見去說服其他人以取得改變現狀的支持,否則政府如果用:「不喜歡桃園機場的現況,大可移民去機場排前幾名的新加坡、韓國、香港啊。」的說詞回應國人的訴求,那改進的機會將從何而來。
tronxic wrote:
時間上的門禁到底是為了達成什麼樣的目的?為了使住宿學生不要逾時在外逗留不歸,而達到保護學生的安全,可以給學生家長交代?那沒有住宿的學生學校是不是也應該基於相同的理由,每日派人查訪確認非住宿學生是否回到租屋處或自家住宅?所以以保護住宿學生的人身安全作為門禁的理由,似乎還不夠充分。...(恕刪)
原則上同意你九成絕大多數的看法,但是唯有這一小段"我個人"比較不能認同
住宿相當於就像你在家一樣,父母會管比較多,有門禁就像要求你回家的時間,就算你不喜歡但是還是得尊重父母
在外租屋就像你搬出去住一樣,你想幹啥就幹啥,多晚歸就多晚歸,別人管不著你,但是你也要對自己負責
宿舍是在學校的範圍,學校有義務維持一定的學生安全水準
你自行搬到校外租屋,你得自行負責自己的行為,若還要求學校負責每日訪查,這主張違乎常理
=== 分 隔 線 ===
基本上我對於學校住宿生是否需要門禁我的意見是可有可無,我不會特別反對也不會特別贊成
但是我贊成上面不少網友的看法,就是以刷卡確實考核住宿生進出宿舍的時間紀錄,應該是各方兼顧最好的方法
學校原則上不特別限制你進出,但是重點校方必須把這個進出紀錄每個禮拜寄給父母,或是開放讓父母自己上網查詢
為防止學生舞弊請人代刷卡以瞞騙父母自己進出宿舍的紀錄,最好刷卡機+指紋掃瞄(註),確認是本人刷卡

而且這種管制方式也可防止非住宿生跟人家借卡片混入學校宿舍的問題
(註):其實不只指紋掃瞄.瞳孔掃瞄也可以,甚至可以用人孔辨識系統
之前不是有某間大學研發了人孔辨識點名系統,想找人代打點名,門都沒有
免責聲明:
以上為玩笑話,其內容僅供參考,切勿當真!若有導致不可預期的結果,本人概不承擔任何責任。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