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

院長與學者反 國光石化 怎不開放 六輕 竹科 中科 南科 全面登陸

gump1971 wrote:
我就住在中油的旁邊 ...(恕刪)


+1

支持的人大多是為了自已的利益

反正心態就是別人的孩子死不完

如果這些高污染的建物蓋在自家旁看他們會不會跳腳

真的有在賺的只有財團跟官員啦

反正我們這些死老百姓只能乖乖的承擔負面的後果

palapalala wrote:
我覺得呢 還是不要建...(恕刪)


本來就不該建的呀
台灣又沒有石化資源
全仰賴國外進口
為了這一串的供應鍊
台灣又得鏟掉多少樹木水泥資源呢
蓋了
我們這一代
要留什麼給下下一代呢
現在留負債
未來可能要留一台氧氣製造機跟造水機吧


五十年前人都活得好好的
因為還在農業社會為主
現在工業科技社會
用電需求就越高
以最近我就業地方增加兩套超級電腦設備(兩個機櫃約90cm*90cm*200cm*2組)
單單要讓這兩套電腦在原廠設定的作業環境溫度18-26間
就得增加一台5rt水冷式空調來供應設備散熱循環用
冷氣只是把室內的熱能轉移到另一地方(如室外或散熱水塔再排放到大氣中)
每用掉1kcarl 約當使用掉3倍的用電量所產生的熱能
因此
科技越進步
我們在大氣中所承受的熱能就越高
五十年前夏天可能只有34度的高溫
現在增加到37-38度的高溫
人在這種環境下
會很不舒適
所以
又開了一台冷氣來吹
這樣一直循環下去
未來夏天的戶外溫度只會一直飆高吧
我也反對建
我在全世界排放二氧化碳量第一名的地方居住
我鼻毛長長的速度是以mm/12hr來計算
三天沒有修
鼻毛都跑出來了
這我試過
我去東部海邊住了半個月
鼻毛都沒超過鼻子外緣咧

當最後一條河被污染了、最後一顆樹被砍了、最後一條魚被捕了,人類才會發現金錢原來是不能充饑的/克里族印第安人預言
beck5281 wrote:
中油 有超過百分之五十的油品 都是外銷
...(恕刪)


你再去作確認吧?
Your brain has two parts:the left & the right. Your left brain has nothin
nickhus wrote:
本來就不該建的呀台灣...(恕刪)



你意思是要回到農業社會為主的年代嗎?


Your brain has two parts:the left & the right. Your left brain has nothin
ace52950 wrote:
+1 宜蘭光靠農業,...(恕刪)


如果你是宜蘭人就不會說這種笑話了
宜蘭人大部分都在外鄉打拼

六前速手排 wrote:

所以台灣有農改所跟農試所,實力不可小覷。
農業支持工業
工業發展農業
共榮共存
但現在只看到多了犧牲兩字
犧牲農業支持工業
工業發展農業犧牲


您說的都沒錯, 不過以我印象中, 台灣近年農業總產值每年好像是3000多億, 而台灣光一個國防預算
也是3000多億, 所以整個台灣農業的產值加一加只夠養個國防部, 其它部會的錢從那裡來?

政府的開支光靠農業根本無法支應, 所以整個台灣政府不論誰執政都是拼命要做高產值的工商業,
就是因為萬事都要錢錢錢....

還有政府每年花在農委會上面好像也要1000多億, 所以相形之下, 台灣農業對政府而言是個
缺乏投資報酬率的行業. 所以工業與農業相撞時, 做官的當然會叫農業退讓, 或許很多人覺得
農民很可憐, 但政府是看數字做事, 不犧牲農業難道犧牲工業? 那政府每年從那裡要稅收錢?

除非台灣能夠逐漸將製造業轉型, 或是發生世界性缺糧, 否則農業這種低產值行業的發展, 依然不會樂觀.

還有農業跟環保我個人覺得也不能畫上等號, 因為最好的環保應該是維護自然原始的生態, 但是農業
也一樣是破壞掉原來的生態才能產生可耕地阿, 如果真要講環保, 乾粹把農田廢掉還給自然萬物不是更好.
這樣一定又會有環保與農業的爭議, 總之, 這些事情真的沒那麼簡單.
我朋友
跟她老公,都是宜蘭人
除了長輩外
幾乎兩方家人都搬到台北來
只有週末才回去探望長輩
問了一下要他們回去,他們只回「瘋了嗎?哪來的工作?」
2. SS-Pz.Div. "Das Reich" Pz.Kampf.Gruppe z.b.V.
realsync wrote:
你意思是要回到農業社...(恕刪)


我只是個人看法
至於台灣未來要走到那裡去
不是我個人就能決定

但是
走回農業(農藥也是河川海洋一大污染)

請您參考一下我的簽名檔

當最後一條河被污染了、最後一顆樹被砍了、最後一條魚被捕了,人類才會發現金錢原來是不能充饑的/克里族印第安人預言
IBIZA0408 wrote:
核四停工110日, ...(恕刪)


請問哪位台電員工說延宕兩年? 請指名道姓出來
我用的是台電網站資料給你,你用的是聯合報也不知道是哪位台電員工的說法
是很賴皮的說法

你的前提認為是核四一定要興建,很多人可不認為核四一定要興建
核四的興建本身就是一個錯誤,如果當初後續停工不興建,幾百億損失
繼續建,還要投入兩千多億
這不是跟這次中科三期一模一樣的翻版嗎?兩年前判決定讞早該停工了
投錢下去才知道是無底洞,無法收拾

另外,法定備載容量,請問是哪個法,請說明
對了,我還在等你說明到底蔡英文打給除了文魯彬以外的環評委員
你不是說官方只有七票,那另外的3票到底誰接到蔡英文的電話呢?






cc0066cc0066 wrote:
對這件事 我是沒甚麼意見
但是對於部分人在民進黨執政時期當官時 看到環評也不批評
現在換政黨執政 就開始大放闕詞 大聲反對
實在是瞧不起這樣的人 對這樣的人的品德也打上一個大問號
某一個還是當過台灣最高研究機構的院長 聽說還得過甚麼世界級的獎項
另一個是當過聽說是掌管台灣民眾健康最高單位的署長 ...(恕刪)


顏色對了就沒啥好批評了


chiang :不用耍嘴皮子,有沒有違規你心理很清楚,如果不服,那也可以,等你當01老闆你想怎麼作都可以。
  • 3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