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356 wrote:
中共研發的簡體字,好...(恕刪)
很可惜的..簡體字並非中共最先研發的

簡體字
第一批簡體字表
1934年1月,中華民國教育部國語統一籌備委員會第29次常委會通過了錢玄同的《搜採固有而較適用的簡體字案》,呈請教育部施行。經教育部批準同意後,委託錢玄同主持編選《簡體字譜》。
1935年8月,中華民國教育部公布《第一批簡體字表》,收簡體字324個。這是政府第一次大規模推行簡體漢字。
1936年2月教育部奉行政院命令,訓令「簡體字應暫緩推行」。但與現在大陸正式書寫的字體有所不同,如「欧」的「乂」寫「又」
M356 wrote:
我的意思大概跟你類似...(恕刪)
對不起,簡化過度的「二簡」方案早在30多年前已經禁止在報紙、刊物、圖書上使用,20多年前就已經在法律上徹底被廢除了
而且經過 提方案-試用-收集反饋-做決定,並且廢除簡二方案,這一系列流程來看,對文字的簡化是謹慎和理性的
* 1975年5月,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擬出《第二次漢字簡化方案(草案)》,並報請國務院審閱。
* 1977年12月20日,《人民日報》、《光明日報》、《解放軍報》及各省級行政區一級報紙發表《第二次漢字簡化方案(草案)》,並廣泛徵求社會意見。次日,《人民日報》開始試用「二簡字」。
* 1978年7月,中宣部發出通知,在報紙、刊物、圖書等方面停止試用「二簡字」。
* 1986年6月24日,國務院發出《國務院批轉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關於廢止《第二次漢字簡化方案(草案)》和糾正社會用字混亂現象的請示〉的通知》,宣佈廢除「二簡字」。
一簡方案只是收集了各個朝代的常用簡體字,並給予確定法律地位而已,和中共造字有什麼關係?
張書岩、王鐵昆等學者的研究見《簡化字溯源》,在1986年《簡化字總表》選取388個字頭,取得的數據有。現行簡化字始見於先秦的有49字,佔12.63%。
始見於秦漢的共62字,佔15.98%
始見於魏晉南北朝的共24字,佔6.18%
始見於隋唐的31字,佔7.99%
始見於宋(金)的共29字,佔7.47%
始見於元代的有72字,佔18.56%
始見於明清的共74字,佔19.07%
始見於民國的共46字,佔11.86%
始見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有一字,佔0.26%
沒有核彈、航母,你是破壞地區平衡的邪惡勢力;有了10個航母群、萬顆核彈,你就是維護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