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

徹底解決原住民撤村問題的方法

henry999 wrote:
好話人人會說,指責別人更厲害
不要當嘴砲英雄,也不要講到經費來源就縮起來
為什麼馬英九會以懸殊差距當選,就是人民寄望能提升經濟
有本事不要只對獨厚原住民,全民也要一視同仁。...(恕刪)


沒錯呀,所以都該照顧呀

所以我說這一樓主角是原住民,所以會去討論各個角度,
就像我之前對於其它弱勢,也一樣有開樓,也是希望政府能多多照顧呀,
而且,有講到經費就縮起來嗎?我以為我們是很平心靜氣的討論事情咧。

有本事有權力的是政府,是人民給與這些能力。所以他就該好好的做,不是嗎?
雖然你不愛聽,但我還是要講,民主時代就是主人與僕人的時代,
而且這僕人權力很大,就該受到各方面的監督與批評。
就算過去八年,我也一樣是這個角度。

今天這裡講的問題,很多都是長久以來沒有獲得解決的問題,
再說,國家也不是沒錢,是錢都被用在不該用的地方了,
反而是更應該要求他們把錢花在刀口,不是嗎?
你我今天生活的很好,所以我個人覺得我就該幫忙說一點他們的事情。就這樣。



trobiawan wrote:
我們國家都是本應一視...(恕刪)


反問你到底是誰偏頗,誰的基本觀念有待調整

你有做全盤考量嗎?為何我會不想回應~是不想淪為口水

凡事一體兩面,照顧到原住民其他人也是要顧好

再次重申:撤村的決定權是老天,政府,地質專家、當地居民應盡快協調,

以最經濟、永續、減少災害損失的方式完成。


henry999 wrote:
凡事一體兩面,照顧到原住民其他人也是要顧好。


事情有輕重緩急,這次災民本身就屬第一優先,加上很多災民本身長期是社會弱勢族群,更是雪上加霜,

你看到有多少地方性立法委員跳出來幫他們說話...實際爭取權益...

只有在談話性節目出現罷了...幫自己打打形象牌...

因為他們票數少,政治效益不大...

話說,你要不要發言隨便你,但是我很確定,我已經不願意和你做任何討論了,你的發言讓我覺得已經沒有讓我想要閱讀的念頭了。(已修正) (我只是清楚表明我的態度)

敬人者人恆敬之 愛人者人恆愛之 與君共勉之

alsonliu wrote:
假設這裡不適宜居住是神的旨意,那跟人長久維繫下的生活作息,我也將會隨之改變。
所以台北市做兩百年防洪是神的旨意還是人與天鬥?
改變環境比較大的是當地居民還是開山闢土建水壩的政府

到底哪一種生活方式才是跟環境最和諧的相處,請問你知道嗎?
我不敢說我知道,但我覺得能長期生活在都市化較少的居民應該比較了解
他們此次受災,不是因為他們的作息與生活型態導致
能幫他們的,應該是協助他們找到適合他們習慣的環境
一個中文,各自表述
真覺緣體 wrote:
1.山地人原本也住平地的
是因為自稱台灣人地人趕走他們
有平原流水
誰要住險峻高山?

2.山地人只想安穩過日子
要他們遷村
反應一定很大
我之前已經建議過了
就是重造新鎮
在原村不遠處
重新以組合屋或是其他方式
建造一個新鎮
並配發給災民
也無須阻止災民回原先的好家
但在新鎮安插工作(例如清潔.農作.維護)
僅供災民工作
讓災民擁有兩個住處
颱風一來
便讓災民搬到新家
時間久了
災民就會自然而然的搬到新家住了


關於您的第一點蠻有道理的,在近代蠻多族群是被趕上山的..

不過,還真是有很早數千年前就在高山居住的原住民族...

當然他們以前遷上山是被趕的還是如何...

因為台灣南島民族沒有文字記錄,所以,真相難以釐清...

所以,第一點我們還是保留一點好了

關於你的第二點,我實在很佩服你,我覺得這真是對他們一個很好的解決模式..

有一個過渡期... 慢慢把文化由舊居住地移到新處所...

完全很實際的處理辦法...

建議您可以投書給相關單位了...
ptx wrote:
他們此次受災,不是因為他們的作息與生活型態導致
能幫他們的,應該是協助他們找到適合他們習慣的環境

這個建議也很好啊...

多希望有人能夠統整這些有建設性的建議,提供給相關單位做參考...

我想也是站方開這個莫拉克版的美意,多點建設性的東西...

偏偏我是個學文的... 這些建設工程甚麼都不懂... 無法擔此重責大任...
trobiawan wrote:
話說,你要不要發言隨便你,但是我很確定,我已經不願意和你做任何討論了,你的發言讓我覺得已經沒有閱讀的價值了。恕刪)


這言論已達到不尊重人的態度,我的發言有沒閱讀的價值,看的人自會評斷

希望你修改一下言詞。
ptx wrote:
所以台北市做兩百年防洪是神的旨意還是人與天鬥?
改變環境比較大的是當地居民還是開山闢土建水壩的政府
...(恕刪)


感覺起來大家都是在做 8年防洪

8年過關就OK啦!!

8年花了再多錢都沒關係

拍拍屁股走人....
trobiawan wrote:
關於您的第一點蠻有道...(恕刪)


因為我相信
一個村鎮應該可以自給自足
(當然鈔票還是要中央撥給)
當這些錢下來之後
對於村鎮的運用
就回到古代一樣
讓每個村民都有事做
久而久之
災民就會長住新家了
也可以解決經濟煩惱

這我已經在前幾天投書了
我是覺緣體!感覺緣分的實體 ,請不要弄錯了

trobiawan wrote:
偏偏我是個學文的... 這些建設工程甚麼都不懂... 無法擔此重責大任...
學文的應該比較能從社會文化面去了解這些住民
這點從先前你的發言就看得出來
那些人住在那裡,一定有他的歷史與文化因素存在
而不是僅僅只是住或不住的問題

就像他們之前有代表在電視上的發言,住了五十年都不曾遇過這種災害
難道過去那麼多個颱風,他們沒經歷到嗎?
一定也是有影響,但他們應該已經有一套習慣的避災方式
住在山區的危險,當地人最清楚,怎麼可能完全沒有危機感
只是這次的風災和環境的潛在改變嚴重超出當地人的預期,也一定是超出那些學者專家的預測
躲不過這場災害實在難以說是災民的責任

當你在一個地方住久了,必然會有一套習以為常的生活模式
心理學者也同意搬家這件事情是生活中的重大壓力事件之一
更何況是遷村,甚至是遇到災害而導致家園的消失
強制遷走他們,或許可以解決類似災害的問題
但是其它層面的影響呢?人難道只是有地方吃住就可以了嗎?
一個中文,各自表述
  • 1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