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

毛治國:各縣市搶蓋捷運,將是一場災難

ankochiu wrote:
這個可能要怪那獨大的...(恕刪)

這滿奇怪的
舉更簡單的例子吧

真實性來說
北高快速的高鐵要約96分鐘
慢的約120分鐘

你人在桃園
桃園到高雄只有慢高鐵大概要98分鐘
(資料取自高鐵時刻表)

再笨的人也會去桃園坐高鐵
這還沒包含桃園到台北的時間,到台鐵站後
要買票要從台鐵站走到高鐵的時間跟精力(都沒考慮到可能背行李或是啥的)
然後買票等車的時間

事實上
台北到高雄高鐵的快車時間=桃園到高雄的時間
所以根據目前的高鐵時刻
除非是傻子
不然桃園人會到桃園高鐵站搭車

而根據時刻表顯示,不管如何從桃園高鐵站搭車的
一定會比轉台北後再搭直達車快(所以你的理論不可能成立)

所以今天不會有桃園人為了速度先轉台北再到高雄的問題
從桃園搭車到高雄的(高鐵)不但"聽起來比較高級"也"比較省錢(省火車錢 高鐵錢)"還有"比較快"
很多人都在喊沒錢,一些政府官員卻為了選票大似亂花錢!高官不知百姓的辛苦.

交通是要整體的規劃不是今天想蓋就蓋,到時就成蚊子館.

台北有機場 高雄就要有 那南部有中部也要有 所以台中也要有 再來各縣市也想要有...
高鐵不是也是如此嗎?(不過高鐵都已經設很多站了就和當初規劃不同現在應該重新規劃)

捷運我覺得很好可是要花很多錢,而且蓋時會發生很多事情,蓋好又會擔心沒人座.
台北市搭公車的人很多,停車不是很方便,交通取締也不少,自然捷運很多人搭(可以省時,又沒有騎車空氣污染)
但是其他地區也都同樣條件嗎?
要蓋當然最好但是不是都喊沒錢嗎?為何亂花錢?

這時亂花錢都是為了自己,真正做事的是好好規劃整頓目前的.以花少錢達到最大效用.
比如道路規劃,路面鋪平,免費公車(建一段捷運可以用很久/反正捷運扣除龐大人事成本會虧錢),再來甲地租車乙地還車我覺得是個好方法(比如車站,加油站,便利商店等都可加入會更方便)(因為現在大家還是為了省錢省時/不過租車如太貴那也會沒人租)

總之,都是要整體規劃才是花在刀口上.
捷運花大錢不要建,但機場線趕快做好(國家門面和方便性)(沒人地方沒整體規劃的地區就別設站以免沒人還要人事成本還要建站成本)

現在台北捷運通車許久了,台北是賺錢但是末端車站都幾乎沒什人(車站附近沒住家嗎?不是是搭捷運的少)(土城線原本要直接通到土城工業區頂埔,礙於錢和搭乘的人太少所以...)

往台北市區原則上我會搭捷運然後走路(上下班動彈不得 停車也很頭痛 廢氣又多),台北縣我會開車或騎機車(車很多但還是會動 很多地方捷運到不了).
我覺得其他縣市頂多可以參考台北縣不要參考台北市,因為真的差太多了(別以人口論)(要政府/經費和人民/習性)

中部南部 我覺得蓋了捷運又不想虧大錢 所以會有很高的票價 但是當地收入又不高 誰要搭?(除非有政策配合:比如都沒有停車位並嚴格取締開單)
鋪條平穩又有效率的道路加上 新新的公車(超便宜票價/免費),當然搭!可是如果搭到乙地就死巷(無法在到達目的地)那又是沒規劃白搭.

不然考慮一下台糖鐵路能不能使用(荒廢著)
如果大眾交通工具,便宜又方便的話,有誰不願搭乘呢?
當初台北捷運完工時,也並不都是賺錢的,整個營收由負轉正,
也是在板南線逐步完工通車後,才有今天的的情況.
豬頭官員說屁話!

紐約地鐵捷運已經超過100年了

100年前紐約的公車運量是多少?

有遠見跟馬後砲真的是 LP跟雞腿的差別!
高捷蓋起來使用量也很低白蓋的!!其他縣市蓋只是熱潮
23歲的九局下半 轉啊轉 我把帽子反戴 還在期待逆轉 青春像是一場棒球比賽 三人出局 明天還會有新的舞台
說到公車我比較想抱怨一下

站名

什麼XX新村,什麼大樓站的
我沒去過的怎會知道那裡是哪裡= =
沒有那種一目瞭然的方式嗎
我覺得問題很簡單,需不需要蓋就看有沒有使用需求,以及營運後能不能打平營運成本(不是賺錢喔)

台北捷運到目前為止也只是打平營運成本而已,談到賺錢那是不可能的

算算大台北地區"每天"通勤人口

台北縣<->台北市 超過200萬
台北市內移動 超過70萬
桃園基隆 <-> 台北 超過100萬

也就是每天有800萬次基本量(上下班2次),在這樣的需求前提下蓋捷運才能營運不虧錢,高雄台中每天上班人口可能低於100萬(生活形態不同),從這些基本數字就可以看出,一個需求不足的環境是很難永續經營,再加上未來人口負成長,你說需求會大幅成長嗎??
Ramius wrote:
大家支持蓋捷運,讓城市進步是好事,但你們願意放棄你便宜的代步工具,每天花上幾倍的錢來坐捷運通勤嗎?
只要台灣一天有機車在,公共運輸的利用率就不可能高起來的。

台灣機車會那麼多主要是兩個原因
1.濫發駕照:駕照考試比玩遊戲還簡單,阿貓阿狗都考得上,有沒有嚴格的退場機制
當然多又亂。
2.使用成本過低:一直以來,政府都把機車當成窮人的交通工具看待,不用驗車只驗排氣又好過的要命,
免牌照稅,燃料費也只有換行照時幾百塊,大家當然都騎機車。
所以
1.提高考照難度,加強退場機制:現在考照難度以遊戲難度來說大概是極簡單,應該要參考國外
考試方式,把難度調到普通,或是因為地小,所以調到難。再來把吊銷駕照門檻降低,讓不守規矩
的人消失在馬路上。這樣能自己上路的人變少了,不敢無照上路的人自然就會改用大眾運輸工具。
2.打破交通工具的階級思考,機車的稅收規費回歸到跟四輪車輛相同標準,增加驗車項目,尤其是
跟安全相關的項目。然後嚴格取締同車道並行的行為,讓"可以鑽"的違規優勢消失。這樣成本提高
後,騎車的自然會變少,開車又太貴,就會改用大眾運輸工具了。

以上做法其實都不是要找機車麻煩,只是回歸到合理的規定。
也沒有什麼能不能做的問題,只是敢不敢做而已。
id2437 wrote:
看那些台鐵員工的成員...(恕刪)

台鐵其實生意不差,尤其是假日,一票難求。
而且資產龐大,都是精華地段,
只是受限法規,他不能開發。
人事包袱吃掉大部分運輸營收。
所以台鐵是最窮的財主。
沒辦法民營,是因為退休金太可怕,
沒有民間企業敢接手。

Y倫Y倫 wrote:
台北捷運跟捷運局的線...(恕刪)

不好意思,太久沒有更新訊息............多謝指正。
不過,攤提折舊是算誰的捷運局還是捷運公司?
如果算捷運公司的帳話,那捷運公司真的賺很大。

tetjk wrote:
倒因為果, 是因為沒人搭, 公車收入不好, 無法再購入新車,
來提供較多班次, 所以才會變成今天這個樣子, 台北的公車有時也要等個15-20分鐘,

我想這又是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
不過其實想想,你運輸公司是要營利,你要做的應該是想辦法吸引乘客。
而不是守株待兔等乘客自己來,什麼事都不做,沒有乘客再來抱怨乘客不多.....
像是這條路線人不多,可是還是有需求,那可以先用相對省油的小型巴士,
尖峰時間縮短班距,班次多不用等久,自然就會比較多人想搭,
難道都沒人注意連台北市很多路線都換成小巴了嗎。

我想有許多的機車族, 是沒這個耐性的.

為什麼又是機車族,好像交通不好是機車族的錯,空氣不好也是機車的錯,
連公車沒人坐都是機車的錯。

ncvt wrote:
高鐵設站並不表示得站...(恕刪)
以前還有人提議仿效南韓高鐵與一般鐵路共用軌道的方式,
讓高鐵延伸到屏東,
我覺得這就不太好了。

這個難就難在高鐵跟台鐵不同軌距,
不可能叫高鐵用窄軌,
但叫台鐵改用標準軌也是個大麻煩。
除非台鐵有技術讓列車達成可變軌距。
不然就是要台鐵全面改成標準軌,
但是高鐵若是改成標準軌,
當初就不用另外規劃高鐵了。
20080630 wrote:
我覺得問題很簡單,需不需要蓋就看有沒有使用需求,以及營運後能不能打平營運成本(不是賺錢喔)
台北捷運到目前為止也只是打平營運成本而已,談到賺錢那是不可能的
算算大台北地區"每天"通勤人口
台北縣<->台北市 超過200萬
台北市內移動 超過70萬
桃園基隆 <-> 台北 超過100萬
也就是每天有800萬次基本量(上下班2次),在這樣的需求前提下蓋捷運才能營運不虧錢,高雄台中每天上班人口可能低於100萬(生活形態不同),從這些基本數字就可以看出,一個需求不足的環境是很難永續經營,再加上未來人口負成長,你說需求會大幅成長嗎??

捷運自身就會帶動需求,現在的需求低,不代表以後也低.
  • 1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