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lkk406 wrote:身為媒體人,我為現在...(恕刪) 不能同意您再多。很多時候,已經不是新聞專業的問題了,而是錢的問題。廣告商一年可能都花一兩百萬在媒體上,這不是一筆小數目。連官員都可以被關說了,更何況媒體呢?事件發生後,也跟了其他的媒體同業聊聊這件案子,問題是這種案子一定會被打槍。新聞部審核會過,但是一到上層主管與業務部,絕對就被打槍了,除非那業者一年只有幾萬的廣告費。除非先開砲的,是政府單位(如消保會)
這篇文章關閉了又如何?看來維大力還不知道網路的可怕...小小地貼一段影片,馬上拿掉,仍然可以被公佈。所以這篇文章早就已經不知道被轉貼到哪裡去了...這裡拿掉又如何呢?就算是商業間諜扯上了故意毀謗...這也算是一種商業手法老早已經對企業造成傷害,不管怎說沒有第一時間做最好的處理就是不對。
這公司這種態度 會出問題也是早晚罷了或許以前在網路不普及的年代這公司就已經發生過類似的事情而這公司也是這樣子的處理 然後就沒事了所以經驗告訴他們 這次這件事也是要用相同的處理方法結論是.....等一下就打給我媽跟她說一下 不然她不用網路不知道 也順便請她轉告其他親戚朋友
還蠻噁心的不過這種情形應該是不會出現第二遍啦,可是以後也不太敢喝了......我不是專業的,但是這種個案要100%預防好像也不太可能~MSN新聞好像也被合協了耶~~http://news.msn.com.tw/news1654448.aspx
llkk406 wrote:身為媒體人,我為現在...(恕刪) 對於冬參新聞的退縮反應其實我覺得還是要就他敢開第一槍鼓勵一下大家細想一下....偽大粒雖不比其他一線飲料大廠但我們在電視上看到他的廣告次數還真的不少這說明了他們咂在電視廣告上的錢的確不少媒體會有所顧忌的確是可能會發生的當然遇到公眾的利益與廣告主的施壓衝突時媒體的如何反應也會讓公眾了解到該媒體的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