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

小一生學什麼才藝 (參加什麼活動)好?


kopin0720 wrote:
英語是學科.不太算才...(恕刪)


英語其實是必修的,所以也沒什麼好特別討論。

但我們不願讓小孩在幼兒階段學,因為在沒有真正雙語環境下學習時,要嘛效果不彰,要嘛會影響到母語學習(特例者除外)。畢竟中文是我們思考的語言,還是需要先學好,才不會影響到其他科目的學習。當然,已經計畫小學中學就要出國唸書者另當別論。

linchishan.1 wrote:
我也是帶過兒童節奏樂...(恕刪)


原來如此。沒想到口風琴也有相當難度。

本來是覺得這個樂器鍵盤比較小,而且音階只有兩個多八度,似乎比較好駕馭。還想說不定可以組個家庭小樂團來共樂樂。不過一邊彈還要一邊吹,當然不太容易。

還是得回歸音樂的基礎。

uglycat wrote:
原來如此。沒想到口風...(恕刪)


家庭音樂娛樂
吉他或烏克麗麗也很方便
口風琴只有一隻手彈鍵盤
只有旋律
吉他跟烏克麗麗會有伴奏效果


女生中班
男生3歲

姊姊正在學畫畫跟舞蹈(小班開始)還有YAMAHA電子琴(一年多)
以前學過陶土, 圍棋

除了YAMAHA以外其他都是幼稚園的才藝課程
他看了想學我就讓他學
但是如果要上不管多痛苦一定要上完一學期(半年)
畢竟那是老娘我的錢我希望他不要有想上就可以上想停就可以停的想法

YAMAHA是我帶他去試上他說想學就開始
團體班還滿輕鬆的,一天練琴時間不會超過十分鐘。
有時練琴不順利雖然會鬧脾氣但是如果我說那不要上了好不好他一定說不行。

另外我有訂日文巧連智,因為我本身會日文。
姐姐已經學會平假名正在學片假。
從這個可以看出小孩學習能力強到令人非常訝異。
每個月底姊弟倆就會一直問說下個月的到了沒。


說揠苗助長的人可能誤會"強迫小孩學不想學的東西"跟"讓小孩學習他想學的東西"的差異
當然也有人是自己的小孩本身對於學習才藝沒有興趣,像我家弟弟到現在連畫一個圈圈都很困難,但是姊姊在同年齡時整天都在畫畫。
弟弟我目前的規劃只有六歲去踢個足球消耗體力還有選個音樂課程。
可能是因為我很沒有音樂能力我很遺憾希望他們可以有這個機會。(如果將來可以變成周杰倫孝順老木當然更好)

另外一種沒養過小孩的人說的話,就別放在心上了。

還想請問各位
都是讓小孩在哪裡學英文的?


wahaa64 wrote:
女生中班男生3歲姊姊...(恕刪)

英文..何嘉仁!

小朋友的學習很容易會因為一點挫折就放棄,可以尊重小孩的想法,但也要弄清楚癥結在哪裡,
否則小孩學到的,不是才藝&興趣,而是...不喜歡就放棄!!!

甚麼都依小孩的想法去做,那最正確的應該就是森小,但,念森小的孩子現在呢?
我們常說國外的教育如何如何,請問,有幾個人真正看過國外的教育,就算是所謂的專家學者們,也只是去那裏取經,看看而已...而且,國外的教育利基於他們國民對教育的想法,而我們呢?

很多專家學者說得頭頭是道,但去看看他們的小孩吧,真的能如他們所說的那樣嗎?


wahaa64 wrote:
女生中班男生3歲姊姊...(恕刪)


小孩之前只在幼稚園裡上。接下來小一之後考慮去外頭上。

可找區域型有口碑的家教班,或是大品牌有成套教學辦法的。前者的優點是老師就是老闆,穩定度高。後者有精美的教材與教學方法,通常可配和安親,但老師流動率可能很高。

如果要找全美語,快樂瑪麗安的學生很多。雙語的何嘉仁也很有名。學費高低基本上與每班學生人數成反比. 何嘉仁的美國小學,一班好像16-17人,瑪麗安少一些,好像12人(not sure)。

如果要高檔的,台北市有 Happy Kids, 父母都要去面試。以馬內利,凱斯,貝斯,亞伯拉罕,恰克,戈果等等都不便宜。其他縣市我不清楚.


bobbycomboy wrote:
我們比較自由派,要不...(恕刪)


人生最好的學習實際上是貧窮,而不是富裕,讓小孩早早學會獨立,求生存的本能這才是你能給予的最大資產,被刻意塑造出來的美,不過是滿足大人的虛榮心.

我就是早早學會獨立的人,以上這段話我很認同.

不過真的是知易行難...

我有一個小學4年級的兒子.從他幼稚園中班開始,學的才藝有...

直排輪--->剛好學校有在教,就幫他報名了.因為他的運動細胞很好,也不怕摔...所以馬上就

學會了.

游泳--->第一堂課被丟下水...不但沒哭還覺得好玩...一看就知道是這塊材料...學了幾個月後

因為得常當空中飛人...中斷了幾年...後來再進游泳池上課時,他只花了十個月的時間(每週游

1~2次),從三級一路晉升到七級.(如果當年沒讓他中斷的話...現在他應該是十級程度了吧)

鋼琴--->老師人太好...不給壓力,我也要求不高...所以一直就是在學"心酸的"(就是所謂的浪費

錢...)

小提琴--->老師是出了名的嚴...每堂課都要求驗收...拉不好會被罵到臭頭...前幾個月我因為

受不了(別說小孩凍未條,大人也不好受)...請我先生陪我們去上課,希望他能替臉皮薄的我說出

"不學了"三個字...結果...我先生跟我說..."學下去...這種時代還有這麼認真敬業,一點都不怕

得罪家長的好老師不多,我們的兒子就是需要這樣的老師教導".所以...只能硬著頭皮撐下去...

現在他的小提琴還ok...(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所有的才藝中,我兒子最討厭小提琴...因為他是一把鼻涕一把眼淚一路拉過來的...

有一次我在他上台表演前答應他...只要他努力在舞台上盡力表演,那他就可以不必再學了.結果..

下了舞台後,他自己說還不想放棄.所以他到現在還是持續在學(只不過他還是那個不太認真的學生)

公文教室--->上國語(日語:他的母語)跟數學

足球---> 這是當時的幼稚園老師請我讓他學的,因為老師覺得一個運動神經很好的小孩不該只學一些

"靜"的才藝.(這項才藝只中斷過一年,到現在他還是足球隊的成員)

高爾夫球--->足球中斷的那一年就是因為去上高爾夫球課.(實在是太忙了...排不出時間...)

這是他自己要求的,因為他當時的同班好朋友有在上高爾夫求課,一起去上體驗課程後當場就決定

報名了.雖然只上了一年課程,但因為教練教得好,所以高爾夫球的基本功學得還不錯.

目前的才藝課還有英文,不過這也是他自己要求的...因為他喜歡外籍老師的教法.(他說現在

這位老師教得比他國際學校的外籍老師還好)

我有親戚說當我兒子很可憐...因為很多人都覺得他很忙...

可是...

我跟我先生等他放假時會帶他一起去四處旅遊~放鬆+放空.

我們的方針是..."やるときはやる、遊ぶときは遊ぶ"(該學該做的就得去做,該玩時就盡情玩)

一旦學了...我們就不讓他輕言放棄.我先生說..."要放棄很簡單,說不要不去就好了.可是這樣

可能會讓他以後碰到瓶頸就只會選擇逃避"

我記得有一次我兒子跑來跟我說..."XX君他只學小提琴,他姐學鋼琴.那我為什麼得兩樣

都學?"

我很無奈地問他..."請問你有兄弟姐妹嗎?"

我兒子回答..."沒有"

我接著說..."所以你就得都學了...因為沒有兄弟姐妹幫你學..."

kerry1688 wrote:
人生最好的學習實際上...(恕刪)


有些東西其實不算是才藝,如游泳,直排,球類其實都是運動,跟騎腳踏車是相同的,如各式球類運動,游泳,踏青,單車旅遊,基本上外出個人都會準備至少兩部腳踏車放車上,不夠的部份就用租的,良好的休閒及運動是非常好的

鋼琴--->我小孩是因為有興趣學的,不過課業壓力越來越大,變成暑假學,家裡就準備好鋼琴,想彈就去彈

我自己有三個男孩,老大是喜歡閱讀,從來不補習(他自己認為補習浪費時間),自己學會烹飪,目前國一,包辦家理炒菜,煮飯.....,老二集中力有問題,所以只要將作業寫完,假日上上英文課,洗衣,打掃照顧弟弟就可

至於球類運動都算基本,每個在幼稚園就會游泳,我自己夏天每週都會去游,所以學會很自然.老大一次都可游1000~2000m,所以都算興趣

腳踏車,每個都讓他自己摔到會,自己面對挫折,自己學會,一般是3~4歲左右就會騎.

小孩是越保護,適應力就越差,過度保護,學東學西,往往只會害了小孩,讓他學會獨立及責任,養成運動習慣,建立正確的人生觀這才是重點.

父母也要學習

bobbycomboy wrote:
有些東西其實不算是才...(恕刪)


小孩的確不能太保護,但有危險時還是得幫一把。

我女兒雖然到快六歲才學會腳踏車,但說真的他正式學騎的那天就學會了,也沒摔倒(我也沒扶他)。反而是學會後騎得不夠好摔倒了,我就坐在椅子上看他哭,然後扶起車子氣得不理我繼續騎。

運動在台灣的只重智育的大環境裡,特別需要加以重視。雖然我主題用「才藝」,但其實意思是泛指所有可參加的課餘活動,包含技能,休閒,興趣,等等。只因這是大家習慣用語。
kerry1688 wrote:
人生最好的學習實際上...(恕刪)


果然是比較重視運動的日本人家庭。

在「沒興趣就不要學」與「既然學了就要堅持下去」之間該怎麼取捨,其實不那麼容易拿捏。

越靠近左邊,小孩越容易失去堅持到底的耐力,不會珍惜機會與資源。
越靠近右邊,越像折磨小孩,同時也賠掉他(可用來學習其他事物)的時間。

而這一切恐怕都因人因時因事物而異。同樣家長對不同小孩,不同年紀,不同項目的作法都會視狀況調整。我們每個人都想因材施教吧?

看到你的末段,我笑了。

  • 1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