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

星巴克是很高級到連服務員的態度也跟著這樣高嗎?

可能是樓主太客氣的緣故,因為台灣人吃硬不吃軟,怕壞人,下次你口氣稍微轉換一下
,用社會人士的態度對店員吼一吼,相信會有改善.

bmw_m3 wrote:
可能是樓主太客氣的緣故,因為台灣人吃硬不吃軟,怕壞人,下次你口氣稍微轉換一下
,用社會人士的態度對店員吼一吼,相信會有改善...(恕刪)

買杯咖啡喝~~~~需要用吼的?
你是哪門子的社會人士?
在mobile 01,說些無關痛癢的話就行了, 咱不能不留個心眼,以免禍從口出....
Morpheus1979 wrote:
請問,為什麼「得理不饒人」是錯的?
星巴克的店員犯了錯,為什麼我們就必須饒過他?
你知道這樣的想法就是鄉愿嗎?
你知道這樣的想法,就是為了表相的和平、而出賣了公理和道德嗎?

我沒說過"得理不饒人"是錯的
而是可為,可不為的行為
為什麼在你的世界裡
任何邏輯不是對就是錯
放下居然也可以被你解釋為是不應該的錯

你喜歡去計較任何事
那是你的生活態度
我不予置評
有人就是欣賞你這種凡事不退怯的性格

不過要提醒你們
真正的洪水猛獸就是這樣漸進而來的

今天大家如果都因為一點小糾紛
紛紛上網或尋求各種管道討伐(這在你的觀念裡似乎是該為之且該鼓勵的行為)
而社會輿論也漸漸的形成一面倒局面
哪天是不是有可能被拿來當成打擊異己的工具
因為只需要一己之詞便可成立

前面我提過
觀念被善用是好事
但如果因此而引來更多有心人的利用
那將是一場災難
猶如蝴蝶效應般的倍數擴散開
輿論壓力是有可能置人於死地
而各位敢說自己一生當中絕不會犯下無心的錯嗎
今天以這樣的方式對待別人
是不是哪天也輪到自己被別人用同樣甚至更嚴苛的方式對待

與其人人都建立在得理不饒人的架構下生活
我寧可活在鄉愿的世界裡
人性多半如此
永遠只想檢討別人的人
通常檢視小細節的標準都會特別嚴苛

因為千錯萬錯都是別人的錯
自己不會有錯
他們萬不會料想到有一天
自己也需要面對別人無情的檢視

這種人的下場多半不會太好
政壇上的例子比比皆是

而懂得虛心檢討自己的人
多半比較會用寬容的心去看待世事

我在努力的朝這目標邁進
流川 風 wrote:
人性多半如此永遠只想...(恕刪)


如果你認為「檢討別人的錯」是壞事,「檢討自己的錯是好事」,
那你對於是非的觀念真的不太成熟,而且偏差。

被指出來該檢討就是檢討、犯錯的就是錯,「別人」和「自己」當然在是非上都是一樣的,沒道理「檢討自己」就比較高尚似的。

每個人都可能犯錯,沒道理錯的都是別人,當然也沒道理錯的都是自己。
真正重要的是,不管是自己還是別人,看到錯的就該抓出來糾正,而不是盲目的把「檢討自己」當成好事、把「檢討別人」當成壞事。

社會上怎樣才會充滿各種不同的意見?當然是得先有許多「各持己意」的獨立個體。當然就是得先有許多人「覺得我是對的、而你是錯的」。

不然,什麼叫做「各種不同的意見」

如果人人都只知道自我檢討,那這世界就完了;因為這世界將只有鄉愿,而沒人追求真理。
一個成熟的社會,必然是一個充滿批評和爭論的社會。

而既有爭論,就不容易出現特定見解獨大的局面,而一旦出現獨大的局面,就會開創一個新時代、一個用新秩序建立大一統的時代。

然後,等待下一個新世代去想出新的意見,來和舊時代爭論。

正反合,無限循環。這叫做辯證史觀。
Morpheus1979 wrote:
其實這世界和你所認知的,恐怕不太一樣。。
社會上怎樣才會充滿各種不同的意見?當然是得先有許多「各持己意」的獨立個體。當然就是得先有許多人「覺得我是對的、而你是錯的」。

不然,什麼叫做「各種不同的意見」?

一個成熟的社會,必然是一個充滿批評和爭論的社會。

而既有爭論,就不容易出現特定見解獨大的局面,而一旦出現獨大的局面,就會開創一個新時代、一個用新秩序建立大一統的時代。

然後,等待下一個新世代去想出新的意見,來和舊時代爭論。

正反合,無限循環。這叫做辯證史觀。

台灣目前也充滿了批評和爭論
但是卻沒有感覺到是一個成熟的社會
人人自我的意識慢慢成長
反而比較像個漸漸失序的社會

理論
往往與現實面背道而馳

你的觀點是真的很理想化
問題在於
並不是人人都能如此理性
所以很遺憾
雖然我也蠻認同你的一些論點
但我並不看好人性
何必計較哩,星巴克有很高級嗎?
感覺就是7-11的city cafe換個包裝,服務人員點餐時說幾句英文
就可以賣比較貴
Morpheus1979 wrote:
如果人人都只知道自我檢討,那這世界就完了;因為這世界將只有鄉愿,而沒人追求真理。

這不是最好的境界了嗎
怎麼會完了?
如果人人都知道要自我檢討
就會自然形成一種自制力
那這社會將可以減少多少偏差的行為
自然也不太需要讓別人來檢討自己了
連法律規定也不需要太複雜嚴苛

你怎麼會認為世界就完了?

Morpheus1979 wrote:
如果你認為「檢討別人的錯」是壞事,「檢討自己的錯是好事」,
那你對於是非的觀念真的不太成熟,而且偏差。

如果凡事都要用你的那套邏輯去推演
不是對的就是錯的
有時結果往往只會陷入一個盲點

很多事情都沒有絕對的對或錯
只有相對的關係
在人的一生當中
不是所有對的事情都應該要去做
因為有時反而會傷害到旁人或自己
也不是所有錯的事情都不能去做
例如善意的謊言或是必要之惡

Morpheus1979 wrote:
...

如果要像你用挾義的定義去針對個別因素做文字解析
我遠不如你
我只會用廣義的定義針對人性面去做探討

我們今天就拿版主的遭遇來當個例子好了
今天同樣的情形也可能發生在
你週遭的人要替你去星巴克買杯咖啡
然後你們兩個人在一開始溝通時也可能出現同樣的雞同鴉講
這個人可能是你的家人,朋友或同事
請問被臭臉相向然後口氣又不好的對待時
你會想事後透過管道去檢舉或申訴嗎?
答案如果是的話
那當你的家人,朋友或同事可能會很累
因為與你相處可能要處處謹慎
如果不是的話
那再推回到那位服務員身上
只因為對方是不認識的人,所以事後一定要計較到底?

或許有些人會說
那是服務業,所以另當別論
那如果該服務員正好也是你的家人或朋友呢?
是不是也會去向總公司檢舉申訴?

另外設身處地想一想
哪一天我們是不是也有可能會在無意間犯下這類無心的錯
既然現在如此的不能同意別人這麼做
將來潛意識裡卻可能無意間默許自己去做
這不就是典型的嚴以待人,寬以律己(包含自己人)



再拿"據理力爭"跟"息事寧人"這兩種生活處事態度來說明
(純粹以感覺上的不悅做基準,權益受侵害或損失的案例不在此列)

基本上這兩種態度都不是錯
人的一生當中一定經常都會遇到彼此之間相處的不愉快
如果在任何的小細節當中都養成了據理力爭的習慣
任何的委屈都一定要計較到底
難保不會有一天去遇到一個蠻橫不講理的人
這樣是不是有可能就造成兩敗俱傷的局面
如果遇見的是公司裡的上司或老闆
可能因此丟了工作
如果遇見的是外面不認識的人
輕者也許只是皮肉之傷
重者可能連命都沒了

又或是遇到了弱者好欺負的人
就討公道抗爭到底
遇到強者有背景的人就縮手
這樣跟弱肉強食的人有什麼分別

而息事寧人在某些人的眼裡或許是一種懦弱的表現
但小細節不去計較太多
通常一個巴掌拍不響
也許很多的事,很多的糾紛就能因此大事化小,小事化無

或許上述兩種發展結果都不是百分之百的絕對
但大家可以自由心證一下
究竟是據理力爭踢到鐵板的機率較高?
還是息事寧人踢到鐵板的機率較高?



Morpheus1979 wrote:
被指出來該檢討就是檢討、犯錯的就是錯,「別人」和「自己」當然在是非上都是一樣的,沒道理「檢討自己」就比較高尚似的。

懂得檢討自己多於檢討別人的人
並不是想證明自己有多高尚
那只是一種生活處事態度的養成

我也不敢說自己有多清高
我也常有情緒上的反應
在討論意見上遇到立場不同的人
我也常會有一種不認輸的性格跑出來
但那種好勝心是一個心魔
所以我一直試圖努力的要去擺脫它
盡量不做情緒性的發言
慢慢學習放下

另外
息事寧人不代表凡事都要吃虧
如果真的造成我權益上面實質的損害
我還是會儘可能的據理力爭

只是由版主的遭遇看來
也許我會在當下表示我的不滿
但如果是事後
我不會去追究

情緒上的反應只是一時的
有時往往一段時間過後
就一點感覺也沒有了
多年後再去回想起來
也許還會認為自己當時怎麼如此斤斤計較


大家也可以回想一下是不是也曾有過類似的經驗
過去曾經堅持去做的事
多年以後再回想
反而覺得不是那麼必要了
都是同一個集團的東西 ~

職業掃水工 wrote:
何必計較哩,星巴克有...(恕刪)
  • 3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