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機場不是做不來,
而是要不要做的問題.
台灣轉機客並不多,
所以暫時並不一定要像韓國或是中國一些機場一樣大舉擴張.
但是最大的問題出在管理,
管理不改善,
再大再新的機場也維持不久.
日本有很多原本飛國內線後來為了提振觀光開放國際線的小機場,
規模甚至比松山機場還小很多,
也都弄得很小很溫馨.
而台灣的機場總讓人覺得很公務機關心態,
沒有為旅客著想.
看看高鐵站...其實不用說高鐵站,
拿捷運站與幾個大型購物中心來比就好了,
人家至少弄得明亮乾淨,
不會有霉味,廁所不會一堆異味然後打掃工具隨處擺放.
捷運站的清潔人員隨時再打掃,但是工具車絕對會放定位,
不像桃園機場經常看到有清掃人員的推車與機具隨處丟,
然後工作人員三三兩兩在旁邊閒聊話家常,就差沒泡茶嗑瓜子了.
鮮少國際及連鎖餐飲或商店,
台灣的便利店藥妝店很吸引人,
科技產品也不差,
至少我接待中國,東南亞客戶經常被指名要去逛光華商場,
藥妝店...
其實可以考慮設法降低門檻提高店家進駐誘因.
否則像現在有名的店不願進駐,
沒名的店一堆,賣得又比外面貴好幾成.
沒錯,以目前的運量可能不需要第三航廈,
不過除了內部改建外,
是否該預留A380等...超大型客機起降空間?
是否該考慮降低相關費用吸引廉價航空進駐?
很多可以改善的空間.
不是改裝個貴賓室,放幾盆花, 裝幾台電腦給人上網就可以應付過去的.
Uber輸入介紹碼5120b搭車享優惠. https://www.uber.com/invite/5120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