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

[轉貼] 911是個驚天大騙局?

bioland wrote:~~~~~~~

跑題跑真遠……………

宣不宣戰跟兩國會不會打戰並無直接關係,舉例來說
77事變後中日宣戰,但在這之前打了多少戰要我數給你聽嗎?
你知道蒙特內哥羅這個國家嗎?他從日俄戰爭就跟日本宣戰一直到2006年才休戰,所以宣戰大多只是政治上的考量,而非軍事上的主要選項,懂嗎?。
德國是三國協約的主要國家,在條約中明確規定了當締約國與其他國家發生戰爭時,彼此以政治、經濟、軍事(以領土被攻擊為前提)之一切手段互相支援,所以當美國對日本宣戰時做為協約國老大哥的德國率先跟美國宣戰也沒什麼大不了的,哪只是一種態度的表示,反倒是日本自己背棄條約,在德國與俄國宣戰後並沒有履約參戰。

在當時的國際社會,德國算是相對孤立的國家,用宣戰來爭取盟友只是一種手段而已。

在回你一下你半調子的言論
bioland wrote:
關東軍開打的部分德國有向日本提出要求嗎?沒有.不宣戰難到日本會跟俄國同盟嗎?不會. 所以你的這個理由實在很牽強.
……………………………
這不是全部的理由,我只是略舉一個而已
你知道德軍兵敗莫斯科城下除了氣候因素外還有一個重要因素嗎?當時駐防莫斯科城外的俄軍大約有一百來萬,而其中有幾乎一半是剛從西伯利亞調來的滿員的,全副寒帶裝備用來防禦日本及遠東的部隊。這些人對莫斯科戰役我不敢說有決定影響,但是確實起了非常大的作用,以戰術層面來看,關東軍不用直接攻打西伯利亞,只要把部隊警戒狀態提昇就足以牽制俄軍使其不敢西調了。

前面也提過,在德俄宣戰時日本並沒有履約宣戰,所以以德國人的立場只要日本履行條約向俄國宣戰,那俄國就會立刻面臨兩線做戰的局面。


bioland wrote:
宣不宣戰不重要嗎?對美國可是很重要的,不然是要跟美國人民說日本打我們所以我們連德國一起打吧,國會通的過嗎?當時傾向德國的勢力可不小.
……………………………
美國向德國宣戰只是時間的事,前面提過了宣戰大多事政治議題而不是主要的軍事因素,美國大可在日本攻擊英國時以援助盟友的理由向德國宣戰。
前提在於美國政客早有參戰的意願,只是礙於國內孤利主義的影響而無法參戰。

我可以再舉例,美國還未參戰前就對俄國擊英國援助大量的軍事物資,換成你是任何一個國家的領導人,你會怎看?這根本叫不宣而戰吧。

bioland wrote:
"以戰略的角度與美國的國情(減少參戰的死傷是美國參戰的頭號問題)" 跟'美國大可注意太平洋的戰事就可以'
這個是如何推出的結論 ?? 想反的以你提出的前提才適應該打歐戰就好了啊.死傷-那是歐洲人的是我美國只要提供武器就好了,要出兵也好過太平洋戰爭是美國獨打.講戰略歐洲可是當時最 進步地區如果真的被德國一口吞下消化完全,那美國就等著被侵略吧.日本的威脅比起德國來是小巫見大巫.
……………………………
太平洋戰爭從頭到尾不是美國獨自在打的嗎?前期參戰的聯軍部隊老早就被日本打光了,後期參加的英國艦隊也沒啥大做用,純粹是政治因素出來晃一下而已。

歐洲是進步的地區沒錯,但也是資源貧乏的地區,需要向全界輸入原料,以戰略而論,美國收拾了日本再以軍事物資援助英俄兩國,就可以用非常小的死傷來掠取世界資源,再來跟德國人做生意就好。只是美國想要的不是一塊大餅,而是想把餅全吞了。

打敗了德國就等於取代了英國世界霸主的地位,擁有對全世界發行貨幣的霸主地位(現在跟外國人做生意不都用美金,再早一些時候用的是英鎊,再更早就是白銀),這才是美國人想要的(當然還有猶太人因素,不過要扯很遠)。


最後,我再重申一次,我想說的只是美國人用戰爭來自肥,你要是想筆戰自己發一篇文,別跑題跑那麼遠。



waffe wrote:
bioland wr..最後,我再重申一次,我想說的只是美國人用戰爭來自肥,你要是想筆戰自己發一篇文,別跑題跑那麼遠。
.(恕刪)

二次大戰時的美國可沒那麼強盛,軍力只普通,對歐洲是英國請求協助
日本要的是東南亞要石油航線,打當時的蘇俄又沒大利益,
中國東北9省取得的資源大於當時西伯利亞,
再者打中國及東南亞已經把部隊全用上
去那調部隊往北打,
二次大戰時中國有4億人口,日本才多少,幾千萬?
整個東亞加上部份東澳就已經拖住全國兵力,那還打得動.


PS:
據2003年的統計,日本人口達1億2千7百萬,在全世界190多個國家中排名第8。平均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338人。東京和大阪是日本人口最多的城市,人口密度分別是每平方公里5410人和4651人。跟全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市香港(6048人)比較不遑相讓。

waffe wrote:
bioland wr...(恕刪)


你根本是把現在的結果套在當時的時空,太平洋戰爭初起哪來的聯軍根本是各國各自對日本.
講資源你知道德國為何要打蘇聯吧德國在巴爾幹半島作什麼呢?更何況還有中東跟北非的資源.
宣戰是藉口大家都知道,但是不宣戰靠偷偷摸摸的國家機器要怎麼動起來,要發布動員令可不是總統說了算.德國不宣戰的話美國國會當時的氣氛要對德宣戰是很難的,單靠資源支援而且是有限制的要打贏歐戰可能嗎?何況不宣戰這個資源還被限制?

就照你說的打敗德國有那麼多好處那為何美國不直接參戰,那是在等什麼?

你舉那個蒙特內哥羅有意義嗎?怎麼不舉中共到底何時結束跟日本的戰爭狀態呢?

半吊子言論
說得真好那可是你提起的主題,既然你認為德國宣戰有關東軍的考量那宣戰後不提要求不是怪事嗎? 你想的是一回事德國人當時有這樣想嗎 你當作是在寫小說作者最大嗎都不用管時寄發生過的歷史嗎

你可能不知道資源是要開發的,放棄工業生產能力地區去占領原物料產地真是好戰略啊.還好當時美國沒有這樣神的戰略思想不然二戰結局肯定改寫.

俄軍調東線部隊回來可不是基於日本不會宣戰而是不得不為的措施,不調回來哪來100個師打莫斯科戰場的反擊.當時對關東軍實力俄國可是不看好而且也是預備要利用寒冷跟廣大國土的戰略縱深來防禦的.

算了你堅持你的史觀不管已經發生過的事實是你的自high.
既然說成筆戰,這個我沒興趣就這樣後續這個議題不在回應了

我聽到的版本是狂派在亂

而且有證據

當天美國總統有打電話給科博文 請他幫忙

那通電話中國有竊聽到 證實是有的

有證據證明布希早已提前知道 9-11 事件!

哈哈哈~~~~~~~~~~~~~~~~~

bioland wr...
你可能不知道資源是要開發的,放棄工業生產能力地區去占領原物料產地真是好戰略啊.還好當時美國沒有這樣神的戰略思想不然二戰結局肯定改寫.

攻業生產,沒有原物料是能頂個鳥用,眾所皆知的美國生產能力遠高於德國,而當時世界上的資源大多掌握在大英帝國手裡,所以你就算再會生產沒有原物料有個鳥用?

不然美國打伊拉柯救科威特是要幹嘛?不是原物料?美國現再再跟中國談稀土不是原物料?現在中國大蓋油管到處買油不是原物料?這幾年有關五金的期貨漲了多少倍,你知道嗎?不是原物料?
你以為美國吃飽了沒事幹,橫跨太平洋跟日本打什麼?而日本又為何拼了老命跟美國開打,不是原物料?


bioland wr...
俄軍調東線部隊回來可不是基於日本不會宣戰而是不得不為的措施,不調回來哪來100個師打莫斯科戰場的反擊.當時對關東軍實力俄國可是不看好而且也是預備要利用寒冷跟廣大國土的戰略縱深來防禦的.

說你半調子,還不服氣.........

史達林是根據間諜理查·佐爾格的情報指出日本帝國沒有進攻蘇聯的準備才下令把部隊西調的,而且哪來的100個師,我沒記錯的話12月反攻時俄國也才投入了不到60個師

最後 說別人沒搞清楚前請自己先搞清楚 謝謝指教

waffe wrote:
哈哈哈~~~~~~~...(恕刪)

標記
有空再看
有空再看有空再看有空再看

100% wrote:
[影片]:美國記錄片...(恕刪)


不管怎麼說 全世界都是這些政客的遊戲戰場

ipt193105 wrote:
高中時有位歷史老師說...(恕刪)


據說是因為高溫的燃油將建築物的鋼筋熔毀導致坍塌
電視說的



richard7416 wrote:
據說是因為高溫的燃油...(恕刪)



http://www.youtube.com/watch?v=_XlLKFT16hY&feature=related


看看影片.....大火燒融鋼筋.....大樓會慢慢歪斜傾倒..過程可能會長達一天以上...不會短短30秒..100多層就倒光....


影片看得出來...那是定向爆破引爆的....

中文發音.1

中文發音.2

中文發音.3


不過說真的....配音的人...真難聽....應該是有變音吧...


此圖是<<歷史電視頻道>>解釋控制爆破中工人正在安裝炸藥的例子。註意炸藥與鋼柱的大小對比,還有放置的角度大約是45度(切割後鋼梁容易倒下)



這是世貿中心工人清理廢墟時的照片。請留意大樓底層巨型鋼梁也有類似的切割情況

鋁熱劑,HMX,RDX(高爆炸藥)等材料的效果是一致的。這些材料經常用於溶解,切割,爆破鋼鐵材料。
鋁熱劑是氧化鐵 和鋁粉混合物。鋁熱反應的產物是氧化鋁和熔化鐵。其產生的高溫可熔化甚至蒸發鋼鐵。下面是此反應的化學式:
2Al + Fe2 O3 = Al2 O3 + 2Fe(熔化鐵), 能量和 = -853.5kJ/mole
)。
鋁熱劑加上硫,如混合燃燒劑(凝固燃燒彈材料),會大力加強其對鋼鐵的破壞力。而少量得以保存下來的世貿中心建築鋼材上就發現了硫化現象

鋁熱反應的起點溫度很高,一般的大火無法引起其反應。這是其優於其他單分子炸藥(如:TNT,RDX,PETN等)的好處。而用點燃的鎂條卻可以引起這一反應。
如此,利用這些電控鋁熱“火柴” 就可以用無線遙控鋁熱反應-----也就是說遠距離爆破建築了。


一般的樓房倒塌,並沒有足夠的能量熔化大量金屬。政府的報告中也承認建築火災不足以熔化鋼鐵
Thomas Eager教授在2001年解釋世貿中心大火不會熔化鋼鐵:
世貿中心的大火溫度並不特別,非常肯定地說那不能熔化鋼 鐵。
在空氣中燃燒的氫碳化合物(航空油) 最高燃燒溫度大約1000C--完全不足以達到熔化鋼鐵的1500C溫度。況且,這個最高溫度是很難達到的。因為沒有任何保證使彌漫火焰中的燃油和 氧化劑達到最佳比例。。。。這就是為什麽居住建築的火災通常都是500C—650C之間。世貿中心的大火是燃油過多的彌漫火焰,那些大量的濃煙就是 證明。。。。




在國標局報告中有一幅令人好奇的照片。它顯示在倒塌前幾分鐘,南樓的一角發生了極為強烈的發熱反應。
對此照片,國標局是這樣說的:
“在大火裏,有一股不尋常的火焰。其與周圍的典型的黃或橙色火焰不同。這一火焰非常明亮,並產生一股白煙。非常突出。”
“國標局(NCSTAR15A)記錄到約早上九點五十二分,在二號樓(南塔)80層的一個窗戶,也就是北墻東面第四個窗戶,出現了一個亮點。從那亮點處流出了一股發亮的液體。這一股液體持續了四秒鐘後消失。在此樓倒塌前七分鐘內,這個地方出現了許多類似的液體” 。
  • 5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5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