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

有當軍公教的可以出來說一下,優存額度大概多少???


maymay123 wrote:
媽媽73歲,年資35...(恕刪)


一般公務人員最高14職等計算

就算35年都是舊制來計算最多只能存1,798,740 元

看來你是媽是政務官吧


依人事行政區退休表計算出來的


https://iocs.mocs.gov.tw/precal/ADA1020000/ADA1020000_Query.asp?Hi_Method=Calculate&txtTYPE=公務人員&txtYEAR55=NOT55&txtPONTAMT=1&txtPONT=800&txtPONTE=230&txtMONEYTYPE=1&txtMoney=40500&txtProMoney=36730&txtProMoneyAvg=41280&txtProMoney2=0&txtProMoney2Avg=0&txtProMoney2Kind=0&txtLEVEL12=NOLEVEL12&txtLASTORG=1&txtRETIREYEAR=2&txtYEARBuf_OLD=3500&txtYEARBuf_NEW=0000&txtINSURANCEBEF880531YEAR=00&txtINSURANCEBEF880531MONTH=00&txtINSURANCEBEF880531DAY=00&txtINSURANCEAFT880531YEAR=00&txtINSURANCEAFT880531MONTH=00&txtINSURANCEAFT880531DAY=00&txtINSURANCEBEF840630YEAR=35&txtINSURANCEBEF840630MONTH=00&txtDEPOSIT=1&txtDEPOSITYEAR=35&txtDEPOSITMONTH=00&txtDEPOSITYEAR2=00&txtDEPOSITMONTH2=00&txtSupply=3500&txtLevel12_Buf=14528&chkPROMONEYAVG1=N&txt16156=YES16156&txt1213=0&txtRNK1213=14&txtProMoney1213=31690&txtProMoney21213=16660&txtProMoneyAvg1213=34400&txtProMoney2Avg1213=5000&txtOver12=0&txtMoneyYear=70&chkCare=N

jkh117 wrote:
200萬一年就36萬,一個月三萬,靠!

哪個黨敢說當選把18%拿掉的,我全家都投它!改成7%就差不多符合社會期待了!
...(恕刪)


哪個黨敢說把所有勞工都有18%,我全家都投它!

不要比爛,7%就是爛,不然大家都領22k好嗎?當然是爭取越多越好

不要再說債留子孫這種沒建設的話,子孫如果要靠壓榨勞工退休金過活,這種子孫你還期望什麼?

請大家來爭取所有勞工都有18%,額度依年資來計算,這樣勞工才能翻身,大家都拉下來沒什麼好處
空笑夢 wrote:
18%還有一個鮮.(恕刪)


不要再造謠了,前面已經有人說過,領18%過世的人,遺眷

是沒法再領一半的18%,但是月退俸的話,遺眷是可以領一半,

針對夫妻雙方而言.

crazymimi wrote:
眼睛瞎了嗎?圮..(恕刪)


我知道的郵局退休人員就沒有18%,這是千真萬確.
maymay123 wrote:
媽媽73歲,年資...(恕刪)


你媽應該是高官退休吧.可以有350萬的18%,真的是多.

看你還可以享受多久吧,看是你家的票多還是整個勞工的票多.

chen_2116 wrote:
現在問題是在國家制度不公平所致,公士農工商都要公平不能獨厚一方,公務體系也非都有18趴,公家機關公友算勞工沒18趴
一國家社會大家都有功勞非只是公務人員
現在台灣是個不公不義的國家社會

是是是
甚麼都要公平的後果就是邁向共產主義
至於共產主義的後果麻煩看一下北韓吧
到最後只是產生更多的不公平

台灣的農民不用繳稅也請你發表意見吧


wieter wrote:
是是是甚麼都要公平的...(恕刪)


對於他言論不利的資料和你的質疑,他會忽略的,別問了
關於軍公教人員退休制度 到底可以優存多少?
小弟花了一些時間看了公務人員退休法及施行細則規定
還有優惠存款的[辦法]---->就是行政命令
發現了一些情形 提供如下:
1.要看這些法條內容 非常吃力 也很繁雜 一般人恐怕無法充分理解
2.所謂軍公教--->人事制度並非完全相同 大致上雷同 少部分細節不同
3.所謂退休人員的退休年資計算及方式 額度 有區分84年舊制及84年以後新制+民國100年1月1日實施的[新新制]
4.所謂的優惠存款額度 其實不同情形的額度並不同
例如一次退休金的額度 兼領一半月退+一半[一次退]的額度 不一樣
得參加優惠存款的額度又區分:84年以前的年資及84年以後的年資
這要詳細的說明 會很繁雜
真正充分了解的人 就是銓敘部/退撫基金/機關中的人事人員/台灣銀行及各地分行的承辦單位 最為清楚

5.最簡單的說明就是:
要先確定:退休人員的身分及職稱 最後一個月的職級俸點
其次確定:公務人員服務的年資
之後確定:84年前舊制及84年後新制的計算(註:有可能公務員同時適用84年前舊制+84年後新制+100年後新新制的情形)
之後再確定:是選擇何種退休方式?是一次退休金 或是部分月退+一半[一次退休金] 或是全部都是月退休金?
選擇不同的退休方式及領取退休金的方式--->得到的退休金金額 存款利息都會不一樣

6.我所知道的例子是:
大部分民國90年之前退休的公務人員---->假如服務公職40年 預設目前年齡應該是70~75歲左右
如果是選擇1次退休金的方式
因為他的84年以前舊制服務期間很長
所以他的舊制公務年資的一次退休金+公務人員保險的年資的[養老給付]--->計算基數的金額兩者相加普遍都是在350萬~~450萬之間
這一筆錢 都可以參加優惠存款
也正因如此 只要是軍職/教職/公務--->舊制年資比較多的 選擇一次退休金的人 也是有的~~

不過換算每個月的利息 通常是在5萬多~~7萬之間 其實不能算多
因為假如公務人員選擇是月退休金 也就是有[所得替代率]的限制 中等公務員月退休金也是在5萬~~7萬之間

7.會造成社會爭議的 其實只有兩種情形:
一個是月薪超過7萬的中高階官員---->因為最後職級的本俸高 加上年資久 公保年資都滿額的情況 選擇月退休金之外 還可以將公保的養老給付1百多萬存在台銀 領取優惠利率
兩者相加之下--->比退休前領得更多 這是一個爭議!~~

另外一種情形則是:政務人員的退休金計算(是要分別計算公務員年資+政務人員年資? 還是全部都以政務人員最後一年的薪資等級去換算退休金?這是有所差別的~~~~而且差別很大~~)
例如當公務員的主管 普遍月薪都是在8萬~~11萬之間而已
假如轉任當上政務官 月薪都是至少15萬以上 甚至更高
如果全部公務人員年資 都以最後當政務官的職級俸點去計算的話----->非常嚇人~~~
這也是為何會有爭議的地方~~
就算農漁民沒有直接繳稅,但事實上,只要用到錢,這個政府就把你抽一次稅.騎車加油抽稅,買包香菸抽稅,只要政府沒錢,就有辦法從你身上抽稅,管你是不是農漁民!
公務人員選擇一次退休金--->是把可以存入優惠存款的額度 存入台灣銀行
是以[一次退休金]的金額當母數 乘上優惠利率 領取利息
存入的母數不會變動
一旦將優惠存款提出 就不能再回存--->優惠利息就沒有了~

跟選擇月退休金的計算方式並不一樣
有論點提及領有月退+全部退休金又有18%優惠利率---->情形並非如此
只有選擇月退休金者--->84年舊制以前的年資可以公保的[養老給付]金額去存入優惠存款而已
還有就是選擇一半月退休金+一半退休金的人--->可以存入優惠存款的額度也是不同的

所以選擇一次退休金的人 是先拿到了幾百萬沒錯
可是如果不存入優惠存款的話
除非投資做生意
不然花上幾年時間 應該就會花完了
也正如此 大部分選擇一次退休金的公務人員比例上並不多(除非法律上規定僅能領取一次退休金)
大多數的公務人員退休 選擇月退休金的人應該是占大多數
如何選擇 其實見仁見智
都有利弊~~
只是說 選擇月退金(這是每個月拿得到的錢)+公保養老給付的額度可存入優惠存款帳戶領取18%利息是一個不錯的選項 活得越久 領得越多
以65歲退休為例 超過80歲以上---->就是領取了15年 等同是實質的生活保障
至於是否要計算[所得替代率] 是屬於公共政策的討論議題
公不公平? 合不合理?---->是可以討論的

以板大提出某人的領取每月利息6萬元為例--->其實她應該是選擇一次退休金 然後存入銀行帳戶
存款母數是不動的
假如換算一個大學教授退休時的退休年資 其實領取6萬元利息不是很多(因為她應該就沒有每個月的退休金可領取 當然是否政務官都只能選擇一次退休金或是可以領取月退休金 以及如何去計算公務人員年資+政務官年資是否都算入優惠存款的額度內--->則是另一個可以討論的議題~~)
這跟選擇月退休金的人的情形是有所不同的

一個國家的財政制度及社會福利制度如何去調整分配---->是一門大學問
國家是否富強 有競爭力 生活水準是否提高
都跟財政制度及社會福利制度密切相關
非常重要的
  • 1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