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二名都是賺錢的,只是賺多賺少
第三名勉強打平
第四五名,就是準備要被淘汰
競爭力是企業之本
危機意識推著我們前進
今天跟你競爭的,不是只有中國人
還有日本人、韓國人、印度人、、、
我們可以不要說是企業和企業的競爭
換成是國家和國家的競爭
當其他國家在往上成長,我們卻在討論本國的
企業有多操多操,這不是很沒有意義嗎?
我相信參與這討論串的很多先進,都是出社會很久了
也都有來過大陸這個世界最大的工廠基地,
一天一個樣,三天不一樣,五天一小變,七天一大變
人家做工程不分日夜,一年起一條高速公路
路又平又好,絕對不會有坑坑洞洞
也許這只是我們看到的假象,但是這假象很真實
因為我在這邊使用著它,都會害怕
競爭力兩岸的落差有多少?
當大家在討論操不操的時候,先想想我們願意付出這些嗎?
來提高執行力,來提高企業,國家的績效嗎?來讓它站上前二名
而不是只是笑傲在前五。
資本主義是弱肉強食的時代
你想往上爬,請你比別人高竿
沒有本事,就再回去練練再上擂台
沒有執行力,哪來的競爭力,沒有競爭力,哪來的好福利
~~月落華鏡花想容,風揚絲柳泛清舟,兩岸連綿疑無盡,酒唱江歌捲春愁~~
如果說願意長時間工作換取所謂的高收入, 我沒意見.
但是如果換來的是幾年後必須常常跑醫院的話, 那麼之前努力的心血等於是白費.
之後的醫藥費以及所失去的機會成本,
會把整個以前所賺的錢全部吃光.
Artige Kinder fordern nichts. Artige Kinder kriegen nichts.
這個國家觀光需要繳保證金, 之後你在裡面消費不用錢的樣子, 忘了.
這邊的國王認為國民幸福指數比國民生產毛額來得重要,
雖然大家都沒什麼錢, 甚至連電話都沒有,
但是每個國民都充滿著笑容.
沒錯, 工商業競爭是很激烈沒錯,
但是很多時候是只想著 cost down 而不是去想著如何轉型.
很多歐美國家開始有拒買中國貨的心聲,
如果台灣廠商放棄代工, 朝著精緻商品的路去走,
一些不想買劣質中國貨的人自然就會想改買台灣貨.
環境污染? 其實說難聽一點, 減少污染反而會降低成本.
因為如果你把一些原料作最大的利用, 相對來講就是增加生產的效率,
也可以減少污染.
當然台灣很多的環保抗爭後面動機不是那麼單純,
甚至有一些看不見的黑手在操縱這些抗爭.
但是這就是不把台灣當作家的原因. 很多企業就是想著哪一天台灣會不見了,
所以才不想把台灣當家.
如果有心在台灣的話, 自然就會想著如何跟當地的居民有良好互動,
就會把最好的產品技術留在台灣, 就會善待員工.
日本買到的日本製電器永遠比其他國家買到的日本牌電器品質來得好.
他們也從來不會想著如何把自己的生產線以 cost down 的名義整個搬到中國.
有的企業甚至覺得有快樂的員工才有快樂的企業.
找到自己的定位, 遠比整天想著如何鬥垮別人來得重要.
淺水魚有淺水魚的食物, 海水魚有海水魚的食物, 深海魚有深海魚的食物.
如果你是海水魚, 就不要去搶淺水魚的食物.
如果你覺得海水裡面的食物不夠了, 就想著自己如何轉變成淺水魚.
Artige Kinder fordern nichts. Artige Kinder kriegen nichts.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