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

我認為古蹟不需要修護

pwchpwch wrote:
古蹟就該有古蹟的樣子

而不是那邊修修那邊補補把它弄得很漂亮

結果原味都不見了

大家認為是不是

嗯嗯
...(恕刪)


不修會消失喔!

所以要儘量不破壞原貌去修
dolby_lin wrote:
古蹟要不要保存的定義是,這棟或這些建築群,
在當時的時代是否是一種進步的象徵。
而今要將它保留下來只有兩種理由,
1-這些建築是否繼續有人類在使用。
2-是否具有觀光價值...(恕刪)

有沒有啟發、教育的義意或許比你提的這兩點理由更為重要…

適當的保留歷史建物或可使百年後的來者有可追尋的軌跡…

使其能更深入的去探索與考研當代的歷史文化、人文內涵、科技工藝或生活方式…

歷史、文化之傳承未必均須以實用與否來決定其重要性…

然而…有些歷史建物能使其成為能讓更多人利用的多功能建築…其建築景觀又能吸引更多後人…願意主動去探索其建築演變的經過、原由與其所代表的歷史、文化意義…或也是可以考慮的做法…

e36coupe wrote:
有沒有啟發、教育的義意或許比你提的這兩點理由更為重要…

適當的保留歷史建物或可使百年後的來者有可追尋的軌跡

台灣這幾年公共工程做的很差,幾乎都是為綁樁而建設。這種政客人氣真旺..
騎單車好幾天,每天都看見基隆河,天天在挖什麼?
環境也是又髒又醜....這樣的政客,通通當上總統...

明明自行車步道,鋪柏油就好,那個光頭就是喜歡搞瓷磚,
又貴又難騎單車,害我在汐止到南港的自行車步道,碰上下雨天跌倒兩次。

現在的這個周老虎,新店溪,大漢溪,所有的違章,菜園,養雞場,砂場...
通通拆除,真的做的很有魄力與遠光。

新碧潭,三峽老街,及板橋特定區,還有新莊副都是中心,淡水新市鎮,都是不錯的百年建設。
我是台北市民,偶而過境騎車所看事實。
所以嗎?新北市替換了肯做事的縣長,那就是我說的劣幣驅逐良幣。

龍與綠蠵龜不同的就是~~
一個在天,一個在地。
上面看的見下面的一切情況。
下面的搞不清上面的真實狀況。

偶這樣算是嘴砲,算是強嗎?
偶講對了,千萬不要報馬仔,害我被關,也讓台灣看不見陽光。
沒錯!尤其是介壽館,乾脆就給他倒一倒算了...
古蹟..看的不就是他的歷史上的意義以及紀念價值..

歷史意義..不管是他的評價是正向或是反思..
這才是古蹟存在的價值
此外..
近代建築的價值..不該由我們這代來決定
畢竟...時間不夠長遠..歷史定位還未定調
還有..人都是短視近利
把遠光放遠...

是不是古蹟..就留給後代人決定...後代人自然會有所評價
拿相機來說, 大家都看得出有等級之分(NIKON D3 D2 D300 D90 D70, 各位分得出它們的好壞)

但台灣的古蹟, 就只有年代, 是不是日本人做的差別?

沒有是非的鄉愿, 這就是我的看法

留給後人, 後人還會繼續留給後人

之前不是有個文史工作者, 拉高音量八度(灑狗血表現)

地點在高雄, 他要求所有鐡道, 車站保留, 鐵路復駛

我看鏡頭內畫面, 真不知保留那一大片地要幹嘛(因為是日本製, 因為是鐡道迷?搞了一個古蹟就躺著收門票?)


我記得高市政府好像要切掉3/4轉其它用途<===我只敢講高雄的;講台北, 恐怕有人會"跳針"
應該說是補強,跟維修吧。
外觀當然不會去更變,只要是內部鋼筋補強而已。
免的到時候垮了,連看都看不到。
hihi
pipebender wrote:
實際上 邏輯上看來的...(恕刪)


台灣人還喜歡立碑

像景美人權園區, 有誰會去丫?

人權是寫在法條理,  落實在生活中, 寫到教課書里

難怪和韓國人愈差愈遠

有沒有品味, 看你家的住宅,看你家的騎樓就知,跟什麼愚不愚民無關
brandon777 wrote:
你指著偶罵"阿斗",...(恕刪)


你在前面不是指著一堆人罵阿斗

不敢認還扯到旁邊去
  • 2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