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大才知道原來家裡不過一個車庫大小的小工廠(用對岸的話:個體戶)
一個老闆,1~2個員工
一年可以淨利400萬以上(水電、賦稅、薪資都已經扣掉)
還有親戚也是這種個體戶小工廠,10年可以賺超過1億
但是這一切都是奠基於李國鼎、孫運璿時代就決定的未來20年國家發展大方向...
連戰、郝柏村雖然總被說沒能力,但他們訂下的高鐵、雪隧等卻也是影響後世10年以上的政策
當年的產官學界結合的很好,所以整個社會很靈活,充滿朝氣與正向能量
後來大家都知道了,台灣錯過了亞太金融中心的機會,高雄港也在後來失去亞洲轉運樞紐
學界的都跑去喇政治,搞物理化學的以為自己什麼都會
公務員也不敢盡心,不小心就被扣個圖利帽子
政客除了罵人家賣台、自己作秀之外也什麼都不會..
整個社會就此失去正面能量
以前都說愛拼才會贏,現在拼下去...看不到未來啊
只有肝會先爆掉
塔綠斑網軍頭子已成淡水河浮屍,各位綠網軍繼續助紂為虐不怕成下一位?
palmp wrote:
上海成为金融中心应该是为了人民币国际化服务。
你可以说这没那么简单,但事先布局是政府决策者的重要责任吧
所以講上海可能永遠無法取代香港,而是互補.
別的不講,僅種類豐富金融產品、工具就能讓中國政府頭大

大大可能在次債後聽過:Knock Out Discount Accumulator
這只是香港金融市場冰山一角耶
但若KODA風波發生在大陸或台灣
恐怕政府會被暴民拆走

政府神經沒有比較大條的國家不適合成為國際金融中心
Jack4444 wrote:
臺灣“錢淹腳”時代大約是在1989後的十年間
記得那時候 Hennessy X.O (軒尼詩XO) 一瓶 4000 ~ 5000
大家都用乾杯的, 三個人去KTV一個晚上可以乾掉好幾瓶
在KTV裡面, 少爺, 小姐(服務生) 只要進來倒茶就可以拿小費(一百元)...(恕刪)
91年後開始走下坡~直到97年又稍有復甦跡象~但維持並不久...
那時在下剛出社會~~上店家開洋酒沒有在開一瓶的~~都是一組3瓶(2搭1)...
Hennessy X.O(葫蘆矸)~~開一組=2.5W...
跳小費通常都是一疊百鈔叫少爺一次拿走~分一分~~毛巾掛著請勿再擾...

隨心而收...隨緣而藏...
內文搜尋

X